贾家山隧道洞口边坡失稳破坏机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贾家山隧道洞口边坡失稳破坏机理研究
【摘要】:在建隧道工程中,洞口边坡失稳破坏的案例屡见不鲜。边坡失稳破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地质过程,伴随着一系列的宏微观变形,其影响因素也很复杂。位移是边坡变形过程中的重要信息,位移监测可为分析滑坡成因、预测滑坡及发展趋势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利用贾家山隧道洞口边坡的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对贾家山隧道洞口边坡失稳破坏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性强降雨是贾家山隧道洞口边坡失稳破坏的主导因素,核心土开挖和边拱施工对边坡失稳有一定的影响,其他施工工序影响很小。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边坡 隧道 降雨 施工 沉降
【分类号】:U452.11
【正文快照】: 在建隧道工程中,洞口边坡失稳破坏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研究隧道洞口边坡失稳破坏的特征和机理是十分必要的。隧道洞口边坡是在隧道进洞前进行一定的场地开挖整平时形成一定高度的边坡。隧道进洞施工造成山体坡脚开挖卸荷,开挖破坏了山体原有的植被层,且山体表层岩土体一般风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赖桂华;;基于位移监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现代矿业;2014年03期
2 刘小伟,刘高,谌文武,韩文峰;降雨对边坡变形破坏影响的综合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S2期
3 王国欣;谢雄耀;黄宏伟;;公路隧道洞口滑坡的机制分析及监控预报[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4 祝玉学;;露天矿边坡监测设计[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8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俊,汪忠明,方高倪;基于带有偏差单元的IRN模型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预测与控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郭长辉;鲍东杰;何宇;;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3 吴军,梁冰;基于粗糙集和自适应神经网络集成理论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4 王祥秋,杨林德,高文华;桩基极限承载力与沉降量的神经网络预测[J];地下空间;2003年01期
5 贾东远,阴可,李艳华;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J];地下空间;2004年02期
6 赵洪波;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预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S1期
7 孙海涛;丁德馨;刘东燕;杨挺拔;;隧道喷射混凝土衬砌构筑时机的数值模拟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8 董永;张子新;;强度折减法进行公路隧道边仰坡稳定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9 徐冲;刘保国;刘开云;;基于改进SVM的隧道位移监测非线性预报模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10 向安田;朱合华;丁文其;贾明辉;;偏压连拱隧道洞口仰坡失稳机制的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冲;分岔隧道设计施工优化与稳定性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郭小红;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风化槽衬砌结构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日勖;抚顺西露天矿北帮滑坡监测预报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辉;珠三角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非线性预测[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杨文东;复杂高坝坝区边坡岩体的非线性损伤流变力学模型及其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6 方薇;残积层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曹吉星;钢纤维混凝土的动态本构模型及其有限元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秀珍;潜在滑波的早期稳定性快速判识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王智超;高填方路堤流变沉降本构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10 彭念;原位扩建隧道围岩力学响应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宁,朱合华,苏生瑞;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及相应措施的分析[J];地下空间;2003年02期
2 舒家华,闫天俊,谢超美;复杂地层隧道洞口施工方案设计要点的探讨[J];地质科技情报;1999年S1期
3 黄润秋;许强;;突变理论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1993年01期
4 李维朝;戴福初;刘汉东;武富强;;对边坡位移监测曲线振荡起伏的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2期
5 朱合华,李新星,蔡永昌,丁文其;隧道施工中洞口边仰坡稳定性三维有限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S1期
6 潘卫东,张鲁新,朱元林,吴亚平;坡体病害地段利用隧道变形规律预测山体灾害的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年04期
7 张鲁新,周德培;蠕动滑坡成因及隧道变形机理的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年02期
8 卢肇钧,张惠明,陈建华,冯满;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与膨胀压力[J];岩土工程学报;1992年03期
9 陈志波,简文彬;位移监测在边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05年S1期
10 刘小兵,彭立敏,王薇;隧道洞口边仰坡的平衡稳定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正刚,彭锋;小德江2~#隧道洞口山体滑坡成因及综合治理[J];西部探矿工程;2000年03期
2 关向群;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手法[J];中国勘察设计;2001年08期
3 关向群;隧道洞口景观设计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10期
4 张梅,张晟,张久伟;安徽某隧道洞口山体滑坡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年03期
5 韩凤江;公路下超薄覆盖层隧道洞口施工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08期
6 黄伦海,蒋树屏,张军;公路隧道洞口环保型设计施工现状及展望[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7 李奎;蒋文;;高速公路隧道洞口的正确驾驶与洞口优化设计[J];交通与运输;2005年06期
8 关向群;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实用方法和工程应用[J];铁道学报;2005年01期
9 王国欣;谢雄耀;黄宏伟;;公路隧道洞口滑坡的机制分析及监控预报[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10 欧阳心和;付励;徐爱民;杨宏武;;隧道洞口景观设计[J];中南公路工程;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荣锋;;隧道洞口施工技术[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2 吴荣锋;;隧道洞口施工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林尔姬;仇文革;;隧道洞口景观多媒体数据库的编制[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伟;焦玉勇;郭小红;;隧道洞口滑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治措施[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5 郭春生;;浅谈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施工技术[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6 段海澎;邹正明;赵建军;;受软弱结构面控制的隧道洞口稳定性评价及工程措施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7 汪世,
本文编号:718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718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