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型零序环流抑制方法的T型三电平并联并网系统
【图文】:
常要求低开关频率减少开关损耗。然而控制系统延迟以及扰动将影响零序环流抑制效果。因此在不增加开关频率条件下,本文提出了双电流采样四段矢量调制法,克服控制系统延迟以及扰动的影响,零序环流抑制效果更佳。针对T型三电平逆变器存在直流侧电容中点电位不平衡固有问题[27-29],通过改变P-type和N-type小矢量作用时间实现中点电位平衡控制。通过样机验证了所提算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1三相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并联模型分析本文基于LCL滤波器的并联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系统为共直流母线和交流电网的结构,如图1所示。选取直流侧负极N为参考点,三相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平均模型为11111111111dd+++ddagaONaagbgbONbbcONcccgiiueuLiLiueuttiiueu(1)Vdc图1基于LCL滤波器并联T型三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Fig.1Topologyofparallelthree-levelT-typeinverterssystembasedonLCLfilter22222222222dd+++ddagaONaagbgbONbbcONcccgiiueuLiLiueuttiiueu(2)式中:ea、eb、ec为电网电压;iag1、ibg1、icg1和iag2、ibg2、icg2为T型三电平逆变器1和2的并网电流;ia1、ib1、ic1和ia2、ib2、ic2为T型三电平逆变器1和2的输出电流;uON为电网O点和电源负极N点的电压;L1和L2为T型三电平逆变器1和2的输出滤波电感;Lg1和Lg2为T型三电平逆变器1和2的网侧输出滤波电感;ua1、ub1、uc1和ua2、ub2、uc2为T型三电平逆变器1和2输出相电压。对于单台T型三电平逆变器,由于没有环流通路,因此零序环流为零。两台T型三电平逆变器并联的零
(8)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SVPWM由1个零矢量、6个小矢量、6个中矢量和6个大矢量组成,其中中小矢量和零矢量都存在冗余矢量,,如表2所示。开关状态和空间电压矢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表2开关状态和电压矢量Tab.2Switchingstatesandvoltagevectors矢量幅值开关状态零矢量0[PPP][OOO][NNN]小矢量dc13VP-typeN-type[POO][ONN][PPO][ONN][OPO][NON][OPP][NOO][POP][ONO][OOP][NNO]中矢量dc33V[PON][OPN][NPO][NOP][ONP][PNO]大矢量dc23V[PNN][PPN][NPN][NPP][NNP][PNP]图2T型三电平逆变器空间矢量图Fig.2Space-vectordiagramofa3LT2ISVPWM分成6个扇区,每个扇区对应的开关次序如表3所示。基准函数nl为三相电压矢量O→P→O状态变换之和,为1,I,III,V,1,22,II,IV,VIlnl扇区扇区(9)表3不同扇区对应开关次序Tab.3Correspondingswitchingsequencesindifferentsectors扇区开关序列I[ONN]→→[POO]→→[ONN]II[OON]→→[PPO]→→[OON]III[NON]→→[OPO]→→[NON]IV[NOO]→→[OPP]→→[NOO]V[NNO]→→[OOP]→→[NNO]VI[ONO]→→[POP]→→[ONO]2环流抑制的原理T型三电平逆变器每个桥臂具有3种开关状态,两台逆变器并联每个桥臂将形成9条环流回路。因此在对T型三电平逆变器环流抑制时,通常不是对每条环流回路都控制,而是通过控制零序环流实现对环流的抑制。从并联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零序环流的数学模型(式(7))能够看出,零序环流是由零序占空比、基准函数和电感决定的。对于单台逆变器,由于不存在零序环流通路,故不存在零序环流。当两台逆变器并联时,由于形成了零序环流通路,当两台逆变器零序占空比之差和基准函数之差不为零时,将形成零序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7101) 国家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基金项目(61320106011) 国家重大仪器研制专项项目(61527809)~~
【分类号】:TM464;TM7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中岳,彭耀琰;全星形变压器零序阻抗非线性对保护的影响[J];江苏电机工程;1990年03期
2 齐安新;;二次接线错误引发零序I段拒动案例分析[J];农村电气化;2014年05期
3 谭国俊;陶永正;;基于零序偏移时间的载波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J];电气传动;2007年02期
4 杨以涵,王仁洲;全星自耦变压器的零序等值电路及零序阻抗[J];华北电力学院学报;1979年01期
5 胡汉梅,贾智彬;零序方向保护中零序电压与零序电流的极性[J];水电站机电技术;2003年01期
6 庄洪波,陈剑;零序补偿系数的意义及应用[J];湖南电力;2005年03期
7 阎晓丁,佟卫东,张新华;零序互感对零序横差保护的影响[J];电力情报;1998年01期
8 韩威;;一起“零序手合加速出口”保护动作的分析[J];江西电力;2011年05期
9 张继红;;防范零序故障浅析[J];机电信息;2010年12期
10 刘元兴;;电缆零序CT安装方式讨论[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肖伟强;蔡泽祥;刘为雄;;同杆线路零序互感对接地距离保护影响的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李国富;陈维江;;配电系统零序功率选线法的可靠性分析[A];全国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与接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国友;孙建华;;云南电网110kV线路使用接地距离Ⅲ段保护必要性探讨[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1年
4 李国友;孙建华;;云南电网110kV线路使用接地距离Ⅲ段保护必要性探讨[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小东;T型三电平储能逆变器并联运行零序环流抑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田金戈;UPS中三相三电平逆变器并联零序环流及其损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曾子县;110kV输电线路间零序互感对继电保护整定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刘强强;配电网在线故障定位零序相量法的研究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5 林幼川;基于零序暂态功率方向的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障选线装置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王春娜;输电线路零序互感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实验[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7 李亚国;配电网新型零序滤波器的研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8 张波;大规模实施变压器中性点加小电抗后对零序电量的叠加影响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许侃;不对称参数同杆双回线故障分析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10 陈意;并联交错有源电力滤波器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39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539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