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大型风力机传动系统故障预示及运行安全性预测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9 22:44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风力发电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的应用。风力机各部件的故障诊断和运行安全性预测是影响风力发电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传动系统是风力机的核心部分,其运行的稳定性对整体风力机设备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影响风力机稳定运行的重要元件,传动系统故障诊断准确性的优化与提升对提高风力机工作效率,降低风力机运行维护成本有着重大的研究价值,并对风力发电的进一步普及和应用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与环境意义。风力机传动系统中不同部件的特征频率不同,差异较大,需根据不同工况条件进行分类研究,以达到准确提取各类故障特征的目的。目前在风力机运行安全性预测方面仍缺乏理论基础研究,无法实现对其运行状态的预测,这也使得风力机的运行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风电行业的发展。本文的研究工作首先针对传统随机共振方法在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系统参数选择的盲目性和应用频率范围的局限性,引入了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了能够根据不同输入信号调整系统参数的自适应随机共振。之后又引入了频率信息交换方法,使高频特征信号能够被转移到随机共振较为敏感的低频参考信号处,解决了随机共振对高频信号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还将随机共振与变分模态分解相结合,使两种方法能够在信号处理中发挥出各自的优势,通过仿真分析证实了自适应随机共振与变分模态分解相结合进行特征提取的适用性与精确性,为进一步地实现对风力机传动系统的故障预示提供了理论基础。以随机共振、量子粒子群优化和变分模态分解三种方法为理论基础分别对风力机电机轴承和主轴承进行了故障诊断方法研究。针对风力机电机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较高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频域信息交换的量子粒子群自适应参数匹配随机共振方法来实现故障的预示,并考虑了风速变化对故障特征提取的影响,扩展了频率信息交换方法的应用范围。针对风力机主轴承背景噪声比较复杂的特点,采用基于自适应随机共振降噪和变分模态分解的风电机组轴承故障提取方法来实现故障预示,并考虑了风速变化引起的优化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变尺度随机共振方法,提高了故障诊断的效率。针对风力机传动系统运行状态预测方面的问题,基于时间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提出了联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不仅充分考虑了状态特征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还考虑了参数之间的互相影响与制约,通过对所采集的样本数据的计算,证实了联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优于时间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空间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提高了预测精度。针对风力机传动系统预测过程中计算结果数据量庞大不便于观察的问题,对比了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流形学习方法两种降维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流形学习方法在降维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保留有用信息,最终选择用流形学习方法对特征参数矩阵进行降维处理,使故障特征可以通过直观的三维图形呈现出来,实现了对风力机传动系统运行安全性方面的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315
【图文】:

实验平台,幅值,故障,时域波形


图 2.14 QPZZ-Ⅱ旋转机械振动故障实验平台Fig. 2.14 QPZZ-II rot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 fault test platform图 2.15 实验轴承的时域波形和频域谱图Fig. 2.15 The time domain waveform and frequency domain spectrum of the experimental bearing实验轴承原始振动信号由 VMD 分解,将由 VMD 得到的分解信号进行包络处理,然后对包络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VMD 分解结果和 FFT 变换结果分别如图 2.16和图 2.17 所示。VMD 分解结果表明,VMD 方法解决了模式混合现象,但该分量仍然0 0.1 0.2 0.3-101采样时间/sa 时域波形幅值/(m-s·2)0 2000 4000 6000 800000.10.2频率/Hzb 频域谱图幅值/(m-s·2)

信号采集,设备


风力机参数 数值型号 D70额定功率 1.5 MW额定风速 12.5 m/s切入风速 3 m/s切出风速 25 m/s转速范围 11-22 r/min扫风面积 3904 m2电机额定转速 1500 r/min频率 50 Hz传动比 1:90.11齿轮箱结构 1 级行星轮和 2 级斜齿轮功率调节 主动变浆、主动偏航、双馈变速变桨距控制工况温度 -30℃-40℃冷却方式 空气冷却服役时间 2 年表 3.2 测试轴承型号及参数Tab. 3.2 Type and parameters of the test bearing承型号 轴承名称 内径尺寸 外径尺寸 节径尺寸 滚动体数61824绝缘深沟球轴承120 mm 150 mm 135 mm 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艳;潘嘉宁;王振宇;林葵庚;蒋建群;;风力机启停机过程中的振动特征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3期

2 路颜;程光威;;垂直轴风力机三维气动性能研究及优化设计[J];机械与电子;2018年09期

3 练继建;燕翔;王海军;;新型重力式海上风力机基础结构动力特性分析[J];太阳能学报;2016年06期

4 汤金桦;李春;丁勤卫;杨阳;;不同工况下漂浮式风力机整机动态特性对比分析[J];热能动力工程;2016年11期

5 金大桥;耿瑞光;陈树海;刘颖;苗淑杰;;小型风力机结构设计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6 周红杰;李春;郝文星;叶舟;;半潜式平台浮式风力机的动态响应[J];热能动力工程;2017年02期

7 柯世堂;余玮;王同光;;基于大涡模拟考虑叶片停机位置大型风力机风振响应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7年07期

8 陈忠维;史文杰;赵慧娟;张磊;;舰船风能应用安全性影响因素研究[J];能源与环境;2017年02期

9 张家安;刘宁;吴林林;李志刚;刘辉;孟心怡;;基于风力机功率特性的风资源评估δ指标体系[J];太阳能学报;2017年02期

10 赵振宙;郑源;左璐;郭苏;;风力机原理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风能;201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建勇;刘沛清;;H型风力机自启动机理试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2 程友良;李帅领;渠江曼;;风浪联合作用下近海风力机动力响应分析[A];2018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摘要集[C];2018年

3 王同光;;风力机气动性能计算面临的挑战[A];第九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4 史书睿;张吉;包大恩;;风力机功率曲线与尾流的关系[A];风能产业(2017年第4期 总第93期)[C];2017年

5 杨雄杰;徐文举;;风力机安全链电路分析及安全控制策略的探讨[A];《风能产业》(2015年第12期)[C];2015年

6 贺德馨;;风力机设计软件包[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7 朱方剑;王振宇;刘国华;章子华;;沿海某滩涂风力机抗震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8 张亮;吴海涛;;海上浮式风力机技术现状及难点[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2013年度论文集(上)[C];2013年

9 俞铠;;对中小型风力机卸荷时偏航或晃动现象的分析[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中小型风能设备与应用2013年度论文集(上)[C];2013年

10 周胡;万德成;;下风向风力机塔影效应的非定常数值模拟[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浦敏琦;南航在锡组建首家风电实验室[N];江苏科技报;2009年

2 上海玻璃钢研究所总工陈余岳 供稿;风力机玻璃钢/复合材料叶片[N];中国建材报;2004年

3 苟保平;甘肃风力机研究中心揭牌[N];甘肃日报;2008年

4 ;我国风力机发展驶入“快车道”[N];中国农机化报;2002年

5 记者 马效军 实习生 郜峰;全国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学术会在兰召开[N];甘肃日报;2005年

6 李新生;风力扬水机的类型及特点[N];云南科技报;2004年

7 记者周龙;兰州理工大景泰风力机外场实验基地运行良好[N];白银日报;2010年

8 记者 贺耀堂;曾培炎来连调研考察[N];连云港日报;2007年

9 孙华泰;首季泉头龙源风力发电1500万千瓦时[N];铁岭日报;2008年

10 李新生;新型风力扬水机面世[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晓娇;大型风力机传动系统故障预示及运行安全性预测方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年

2 张霄;半圆形叶片垂直轴风力机的三维CFD数值模拟[D];西北大学;2018年

3 袁仁育;基于多尺度耦合模式的风电场流动及运行特性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4 冯放;具有升阻复合启动结构组合型垂直轴风力机气动特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5 张三霞;风力机尾迹流动特性以及噪声和振动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6 杨志强;面向低风速风力机的风轮气动参数与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的一体化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7 王海鹏;风力机非定常气动特性及优化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8 梁迎彬;直翼竖轴风力机构型与变桨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9 关新;双馈式风力机传动系统流固载荷及振动特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6年

10 樊亚军;以海水为介质的液压型海洋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博;风能直接制热器运行特性及系统效率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9年

2 蔡润博;张力腿型浮式风力机气动—水动—非线性刚度耦合动力响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3 肖姚;翼型绕流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及其应用研究[D];西华大学;2018年

4 渠江曼;风浪联合作用下近海风力机动力响应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

5 胡超;半潜浮式风力机平台概念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6 安琪;严寒C区户用分布式风电供暖匹配特性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年

7 张然;结冰对风力机气动和噪声特性影响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

8 路婷婷;基于大涡模拟的风力机对区域大气边界层特性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

9 马海鹏;驱动热泵压缩机的垂直轴风力机设计选型[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10 王猛;不同风剖面对建筑物顶面风力机微观选址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21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21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6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