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双钙钛矿阴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1 07:14
【摘要】:选PrBa_(0.85)Ca_(0.15)Co_2O_(5+δ)(PBCC)作为阴极材料的骨架,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EDTA-甘氨酸法和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出PBCC阴极材料,对材料的热分析、物相、压条截面和粉体的显微结构、电化学性能等进行测试,探究PBCC用来作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阴极骨架的优势以及采用哪种方法用来制取的效果更好。经热重-差热(TG-DTA)分析可知,为保证四种方法制备出稳定的双钙钛矿复合材料,对胶体及沉淀物的焙烧温度定为1000℃。XRD测试显示:制备的PBCC阴极材料经处理后,没有杂质相出现,均形成了四方型的双钙钛矿相。扫描电镜(SEM)的微观结构说明:溶胶-凝胶法制得材料的粒径最小且颗粒形状分布最规整,烧结性能好,有利于提高化学性能。电导率的测试知道:在大气环境下,400-800℃温度范围内,溶胶-凝胶法制备PBCC的电导率高于其它三种方法的,其中在800℃最高,达到928 S/cm,最低是400℃的431 S/cm,共沉淀法的电导率最低为250S/cm,满足不低于100 S/cm的要求。阴极材料由共沉淀法制备的热膨胀系数最低为19.3×10~(-6) K~(-1),溶胶-凝胶法的低于其它两种方法的,鉴于溶胶-凝胶法制备PBCC的优良电化学性能,相对高些的TEC,可以通过与SDC复合掺杂过渡金属元素制备出所需要的IT-SOFC阴极材料。为了研究过渡金属元素的掺杂范围,将其比例定位1:1,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出PrBa_(0.85)Ca_(0.15)CoMO_(5+δ)(M=Fe、Mn、Ni、Cu)阴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直流四电极法、热膨胀系数(TEC)测试的手段测试。研究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BCCM(M=Fe、Mn、Ni、Cu)均为双钙钛矿结构,阴极粉体颗粒小而且分布均匀,在温度从400℃逐渐升高到800℃的过程中,PBCCM的电导率一直在减小,这与类金属的导电机理相一致,掺杂Cu材料的电导率大于掺杂Fe、Mn和Ni的,在400℃最大达到451S/cm。Mn、Ni、Cu元素的掺入都能明显的降低PBCCM阴极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效果以Cu为最佳。对Cu系列阴极材料进行范围大些的掺杂,以Pr(NO_3)_3·6H_2O、Ba(NO_3)_2、Ca(NO_3)_2·4H_2O、Co(NO_3)_2·6H_2O和Cu(NO_3)_2·4H_2O为原料,EDTA-氨水溶液为络合剂,柠檬酸为辅助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可用来作为SOFC阴极材料的PrBa_(0.85)Ca_(0.15)Co_(2-x)Cu_xO_(5+δ)(x=0.2、0.4、0.6、0.8、1;PBCCC),通过热重-差热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直流四电极法,热膨胀系数(TEC)、交流阻抗等测试。研究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BCCC阴极材料在1000℃煅烧一段时间后形成了稳定的双钙钛矿结构,Cu的掺杂促使粉体粒径变小、颗粒形状规整、致密度高,烧结性能好。在大气环境下,400-800℃的温度范围内,PBCCC阴极材料的电导率最高为648S/cm,最低也满足不低于100S/cm的要求,并且在兼顾电导率高的情况下,热膨胀系数明显下调了很多,其中PrBa_(0.85)Ca_(0.15)Co_(2-x)Cu_xO_(5+δ)(x=1)的TEC为16.21×10~(-6) K~(-1),是其中综合性能最好的,该系列阴极材料中电导率最高的PrBa_(0.85)Ca_(0.15)Co_(2-x)Cu_xO_(5+δ)(0.4、0.6、1)的极化阻抗都很小,便于阴极材料对氧的运输。对Fe、Mn、Ni元素采取小比例的掺杂,制取的阴极材料进行同样的表征分析发现三者的加入的确能够降低阴极材料的TEC,但是相比于骨架PrBa_(0.85)Ca_(0.15)Co_2O_(5+δ)(PBCC)的电导率降低了很多,对TEC的降低幅度并不是很大,结合前期研究得出制备的PrBa_(0.85)Ca_(0.15)CoCuO_(5+δ)是性能最好的阴极材料。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614.334;TM911.4
【图文】:

工作原理图


图 1.1 SOFC 工作原理图1.3.3.2 SOFC 的优点SOFC 所用的电解质以固体为主,它们可以是 YSZ、SDC 或者 GDC 等固体化合物,该应用与液态电解质相比,不会出现腐蚀其他组件材料的现象,因此使用起来安全系数更高,SOFC 不仅仅具有这一项特长,还有如下的优点:(1)与传统能源利用相比,SOFC 少了热力学效率低的干扰,不受卡诺循环制约,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从而跳过了先转换为热能再到机械能的繁琐过程,于是效率更高;(2)燃料选择不再,氢气(H2)、烷烃类化合物如丙烷(CH3CH2CH3)、醇类如乙醇(CH3CH2OH)、居家过日子的煤气都可以作为燃料,如果将燃料完全使用氢气,那么产物只有水,不会再有污染的发生,纯绿色。(3)SOFC 归属于第三代燃料电池与第一,二代燃料电池相比,它的电流和功

流程图,溶胶-凝胶法,粉体,阴极


图 2.1 溶胶-凝胶法制备阴极粉体的流程图法沉淀法制备PrBa0.85Ca0.15Co2O5+的流程图,称取适量的NO3)2·4H2O、Co(NO3)2·6H2O 后,将其全部溶于适量其完全溶解得到均一的粉色混合溶液,然后加入氨水 8-9;用去离子水多次洗涤沉淀物,再用乙醇抽滤洗涤干燥处理,将得到的固体物质置于研钵研磨,最后放入马h,得到 PBCC 阴极粉体。

流程图,粉体,阴极,流程图


图 2.1 溶胶-凝胶法制备阴极粉体的流程图2.3.1.2 共沉淀法图2.2为共沉淀法制备PrBa0.85Ca0.15Co2O5+的流程图,称取适量的Pr(NO3)3·6H2O、Ba(NO3)2、Ca(NO3)2·4H2O、Co(NO3)2·6H2O 后,将其全部溶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搅拌一段时间使其完全溶解得到均一的粉色混合溶液,然后加入氨水,越慢越好,调节溶液的 pH 为 8-9;用去离子水多次洗涤沉淀物,再用乙醇抽滤洗涤几次,洗干净后在 120℃条件下干燥处理,将得到的固体物质置于研钵研磨,最后放入马弗炉中在 1000℃条件下煅烧 5-6h,得到 PBCC 阴极粉体。图 2.2 共沉淀法制备阴极粉体的流程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克强;黄刚;徐波;张立红;;基于铁电阴极材料离子源的结构设计[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3年02期

2 徐红梅;;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年13期

3 邵宗平;;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J];化学进展;2011年Z1期

4 周洪英;;日立开发出新型长寿命锂电阴极材料[J];功能材料信息;2010年02期

5 吴万祥,陈爱娣;钍一钨阴极材料碳化工艺研究[J];应用科技;2002年05期

6 金开生,王忠,张国栋;离子交换膜电解槽活性阴极材料的研究概况[J];矿冶;2001年03期

7 王发展;张晖;丁秉钧;;钨阴极材料及其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1年06期

8 ;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尖晶石结构Li_(1+x)Mn_(2-x)O_4的研究[J];电化学;1998年04期

9 谢原寿,柳全丰;水溶液电解新阴极材料Ni-Co-S-Mo合金的研究[J];电化学;1998年04期

10 夏定国,魏秋明,朱时珍,刘庆国;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阴极材料[J];中国稀土学报;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晓佳;纪岩龙;张华;;La_2Ni_(1-x)Zn_xO_(4+δ)的性能研究[A];2015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会议暨第三届全国固态离子学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2 翟鹏;冯宪平;卫子健;;氮掺杂石墨烯阴极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英文)[A];第四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3 刘孝娟;孟君玲;袁娜;姚传刚;孟健;;高性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设计的新自由度:阳离子有序度[A];第十三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4 张文强;于波;徐景明;;掺杂CeO_2高温共电解阴极材料的制备与电性能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5 樊星;许兴燕;夏长荣;孟广耀;;溶胶-凝胶法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A];全国第三届溶胶—凝胶科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俞小花;谢刚;吕霖;王达健;李荣兴;李永刚;;氧化铝凝胶-硼化钛阴极材料的电性能研究[A];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刘效疆;陆瑞生;宋文斌;;长寿命热电池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8 刘佳;王鑫;冯玉杰;;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中新型空气阴极材料及效能评价[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9 刘伟;马玉民;黄汉年;;阴极电子发射材料高压测试系统[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10 曾萍英;周嵬;顾红霞;邵宗平;;新型高性能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用阴极材料[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邀请报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看镍与电池密不可分的关系[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7年

2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巧用病毒制电池[N];科技日报;2009年

3 记者 魏双林;我国电解铝阴极材料生产技术有新突破[N];中国冶金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陆双平 张燎原;“世界钪王”科学发展“十一五”[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5 纪涛 高校记者站记者 刘冰;中国强势资源稀土钼 终可取代百年钍钨[N];北京日报;2005年

6 罗晔;韩国庆尚北道大力发展碳素产业[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6年

7 林琳;“冀炭”科技创新挑战买方市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8 魏双林;跳起来,才能摘到好果子[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9 钱宇;京杭大运河的驿站[N];中华建筑报;2014年

10 杨裕生;“电极”与“电池”存储的能量别混淆[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清;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新型阴极界面材料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2 李金霞;新型有机二硫聚合物作锂二次电池阴极材料的基础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黄端平;层状结构La_2NiO_(4+δ)体系混合导体的化学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张兰;凝胶注模工艺在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吕洪;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型阳极及阴极材料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李强;类钙钛矿结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7 孙雪丽;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8 付大伟;碱土与过渡金属掺杂的双钙钛矿结构阴极材料及其性能[D];吉林大学;2016年

9 吕世权;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钴基阴极材料的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马文会;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掺杂阴极材料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宝国;Nb、Ta共掺杂BaCoO_3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曲亮武;Ni基类钙钛矿结构阴极材料的制备与掺杂改性[D];中国民航大学;2019年

3 赵忱;类钙钛矿结构阴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9年

4 苏彦靖;钙掺杂调控双钙钛矿结构阴极材料理化特性及电化学行为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5 刘建伟;类钙钛矿型钴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设计与电化学性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9年

6 于亚泽;双钙钛矿结构LaBiMn_2O_6阴极材料的优化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9年

7 王晓;钙钛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制备与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8 王文移;Sr_2Fe_(1.4)Ni_(0.1)Mo_(0.5-x)Nb_xO_(6-δ)材料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及脱硝催化剂的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9 李向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双钙钛矿阴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年

10 李舒婷;CeO_2掺杂SrCoO_(3-δ)基钙钛矿阴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77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77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0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