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气论文 >

非隔离混合光伏微型逆变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5 05:46
  在光伏交流模块领域,虚拟直流母线反激微型逆变器,因结构紧凑、控制简单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与青睐,但该拓扑的变压器匝比和漏感量较大,变压器的利用率不高,因而削弱了逆变器效率。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非隔离虚拟直流母线结构,提出一种混合升压-反激(BF)/反激(F)微型逆变器。该电路拓扑在半工频周期内交替工作于BF模式和F模式:当工作于BF模式时,在低的变压器匝比和漏感量下,获得了高的电压增益和低的电压应力,此外,还提供了固有的无损吸收电路,漏感能量得以回收利用,实现了主开关管的电压钳位;F模式解决了BF模式不能降压的问题,使得在直流母线处产生直流正弦全波成为可能。采用具有软开关特性的临界模式(BCM)峰值电流控制,详细分析了混合BF/F逆变器的工作原理与拓扑特性,并推导了一种参考电流数学公式,提高了并网电流的电能质量。鉴于BCM混合BF/F微型逆变器在低功率或低瞬时功率时带来的高开关频率,对混合BF/F逆变器拓扑稍加改进,并引入临界模式/断续模式(BCM/DCM)双开关模式调制策略,构建一种混合BCM-BF/DCM-F微型逆变器:工作于BF模式时采用BCM调制,保留了主开关管的零电压(ZVS...

【文章页数】:14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直流母线结构

图1-1直流母线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jetpropulsionlaboratory)[9],但直到近十多年来才开始大规模商业应用。围绕变换效率、功率密度、可靠性、经济性等标准,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微型逆变器的电路拓扑,根据直流母线的位置和结构特点,将这些拓扑分为三类:1)....


图1-2基于直流母线结构的拓扑

图1-2基于直流母线结构的拓扑

第一章绪论3(b)(c)(d)图1-2基于直流母线结构的拓扑Fig.1-2Topologieswithdc-link器件数量最少,有助于微型逆变器成本的降低和可靠性的提高,但无论是DC-DC级还是DC-AC级都采用了硬开关策略,很难获得理想的变换效率。图1-2(a)、1-2(b)....


图1-3无直流母线结构

图1-3无直流母线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4交流方波电压调制为工频交流正弦电压。图1-3无直流母线结构Fig.1-3Withoutdc-link图1-4示出了三种无直流母线微型逆变电路拓扑,其中,图1-4(a)利用H桥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压调制为高频交流电压,然后通过阻抗-导纳转换将高频交流电压调制为....


图1-4基于无直流母线结构的拓扑

图1-4基于无直流母线结构的拓扑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4交流方波电压调制为工频交流正弦电压。图1-3无直流母线结构Fig.1-3Withoutdc-link图1-4示出了三种无直流母线微型逆变电路拓扑,其中,图1-4(a)利用H桥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压调制为高频交流电压,然后通过阻抗-导纳转换将高频交流电压调制为....



本文编号:3981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981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c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