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REVENT实验的气溶胶再夹带模型适用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4-05-22 00:04
  在核反应堆事故后卸压等特定场景下,安全壳内液体大量蒸发,液相中气溶胶在蒸汽作用下被夹带回气相中的现象称为再夹带。本文基于Revent实验结果对Kataoka&Ishi’s和Cosandey’s再夹带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估。首先将模型转化为程序语言,针对实验建立分析模型并对不同工况开展模拟研究;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评估了在不同压力、气体组分条件下,Kataoka&Ishi’s各夹带区域模型预测可溶性气溶胶再夹带行为的适用性,Cosandey’s模型预测可溶性、不可溶性气溶胶再夹带行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Cosandey’s模型更适用于预测核电厂事故工况下安全壳内不同种类气溶胶粒子再夹带行为。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1再夹带区域在高度方向上的分布

图1再夹带区域在高度方向上的分布

Kataoka&Ishi"s模型[9]认为沸腾池上部不同区域影响再夹带的主要因素不同,按照距离液面由近到远可分为三个区域:表面附近区域、动量控制区域和沉积控制区域,再夹带区域在高度方向上的分布如图1所示。表面附近区域仅限于池面附近,在这一区域所有脱离水池表面的液滴均会再夹带,此区....


图2动量控制区域Kataoka&Ishi"s模型模拟(纯蒸汽)

图2动量控制区域Kataoka&Ishi"s模型模拟(纯蒸汽)

模型计算的Revent实验动量控制区域上限为0.11~0.16m,且实验在动量控制区域为低速气流,故依据式(4)模拟得到动量控制区域再夹带因子。表2为Kataoka&Ishi"s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预测的0.1m高度处再夹带因子与实验测量再夹带因子拟合较好,不存在量级....


图3动量控制区域Kataoka&Ishi"s模型模拟(空气-蒸汽)

图3动量控制区域Kataoka&Ishi"s模型模拟(空气-蒸汽)

图2动量控制区域Kataoka&Ishi"s模型模拟(纯蒸汽)气溶胶行为模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水洗效率预测为实验值的0.1~10倍均为可接受范围[12],部分通用的分析程序对气溶胶沉降行为的预测误差超过100%[13],对气溶胶再悬浮行为的预测误差超过200%[13]。故认为....


图4Cosandey"s模型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可溶性-纯蒸汽)

图4Cosandey"s模型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可溶性-纯蒸汽)

通过对比分析Cosandey"s模型针对Revent实验不同工况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值,认为模型可适用于可溶性气溶胶、不可溶性气溶胶在纯蒸汽、空气-蒸汽混合条件下的再夹带行为模拟,且对于纯蒸汽条件下的预测结果优于空气-蒸汽混合条件下的预测结果。图5Cosandey"s模型模拟与....



本文编号:3980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3980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1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