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中国台湾经济学家邢慕寰的经济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06 16:17

  本文关键词:海峡两岸省域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复旦大学》 2014年

中国台湾经济学家邢慕寰的经济思想研究

陈勇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台湾经济学家邢慕寰的经济思想。邢慕寰(1915-1999)是中国台湾地区的杰出经济学家,作为最早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的台湾本土学者,不仅有着卓越的学术成就,而且将经济思想和政策实践结合起来,积极参与推动台湾经济的自由化进程,同时为台湾经济学界培养了众多人才,对促进台湾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章导论介绍了邢慕寰的生平事迹及相关的文献综述和研究背景;第二章论述了邢慕寰在大陆时的经济思想,分为国民所得的编制、介绍西方经济学理论和对世界经济和政府政策的评论三个小节;第三章分析了邢慕寰在台湾时的主要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以及他为培养人才所做的贡献;第四章为结论与启示。本文系统地论述了邢慕寰主要的学术贡献和经济思想,以及他在台湾的政策主张,特别是将他在中国大陆时期与在台湾时期的经济思想贯通研究,对全面认识邢慕寰和深入研究包括台湾地区的中国经济思想史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总结的邢慕寰关于中国台湾的发展理论对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092.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巫和懋;;中国经济学一百年:经济学在台湾的发展[J];经济学(季刊);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锦宇;;“法和经济学”在台湾[J];边缘法学论坛;2007年02期

2 刘镭;;现代农业发展的台湾道路:服务型现代农业的实践与价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3 任保平;岳永;;中国经济学话语体系二元冲突与现代转型[J];学术界;2011年02期

4 林星;;严复与台湾[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12期

5 何安华;陈洁;;台湾粮食供给保障与宏观调控的经验及启示[J];台湾研究集刊;2014年02期

6 高月华;韦素琼;陈松林;;海峡两岸省域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14年05期

7 李细珠;;大陆学界台湾史研究的宏观检讨[J];台湾研究;2014年05期

8 张顺;;台湾青年世代政治参与的动向与影响[J];台湾研究;2015年02期

9 吴锦宇;;略论中国台湾地区“法和经济学”研究[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锦宇;;“法和经济学”在台湾[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野马;;略论中国台湾地区“法和经济学”研究——一个大陆法系的“毛豆”(部分初稿)[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野马;;略论中国台湾地区“法和经济学”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利田;台资企业祖国大陆投资及区位选择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单宇航;山东与台湾出口贸易政策及环境之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萍;台湾经济成长背后的环境代价台湾经济[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0年04期

2 檀江林;大地震后台湾经济前景不容乐观[J];台声;2000年01期

3 ;台湾与大陆贸易额创新高[J];中外鞋业;2000年09期

4 杨建明;;震后复苏台湾经济全速前进[J];财经界;2000年01期

5 陈克明;世纪末的台湾经济产业升级任重而道远[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1年02期

6 陈文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台湾经济的影响[J];开放导报;2001年01期

7 蒋成;影响台湾经济走出低谷的四大病因[J];两岸关系;2001年09期

8 张丽芳;民进党执政一年台湾经济回顾与评估[J];台声;2001年07期

9 王鹏;美国“9·11”事件对台湾经济的影响[J];厦门科技;2001年06期

10 刘建兴;台湾经济开始下沉——台湾经济回顾与展望[J];统一论坛;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振良;;略论明清时期晋江人对台湾的开发和经营[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2 薛军力;徐鲁航;;台湾文化的形成与特点[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高群服;;浅谈台湾传统产业——借鉴和启示[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莫世祥;;台湾开放陆资入台的政策演进[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梁永郭;;台湾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大陆中小企业的启示[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刘国深;;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代序[A];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5年庆暨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阿荣;;公民意识与民主政治的辩证发展:以台湾为例[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8 徐晓望;;论荷据时期台湾市镇的性质[A];五缘文化与两岸关系[C];2009年

9 周翔鹤;;日据初期台湾企业形态及社会经济形态的变迁[A];日据时期台湾殖民地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吴惠敏;;台湾标准与验证及其启示[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啊宽 本报记者 林恒雄 杨宏生;[N];中国商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杜榕;[N];人民日报;2010年

3 张漪;[N];新华日报;2010年

4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 石正方;[N];团结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高杨;[N];人民政协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李炜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7 本报记者 任成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8 任成琦;[N];团结报;2014年

9 特约记者 孙立极 发自台北;[N];国际金融报;2002年

10 石莹;赵卫;[N];国际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峰;冷战后台湾与东盟国家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2 阮思华;清代台湾农业经济研究(1683~1895年)[D];暨南大学;2003年

3 叶明阳;国际劳务流动视角下台湾外籍劳工问题之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4 曾文利;台湾服务业发展与竞争力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5 吴聘奇;台湾IC产业的发展模式与空间扩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澈元;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下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蔡明典;台湾地区信息家电零售业结构、企业营销行为与经营绩效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8 甘露泽;产业群聚与台湾工业园区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林坚;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高宏华;台湾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兼论两岸经济互补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姮;福建承接台湾制造业转移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2 刘培;台湾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时空演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陈勇;中国台湾经济学家邢慕寰的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陈雷;日本对伪满和台湾殖民统制政策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5 赵丹;《全台诗》视野下的清代台湾移民社会转型[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 亓萌;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七次“修宪”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取荣;论台湾“南向政策”之因果及启示[D];暨南大学;2004年

8 田玉律;台湾乡镇市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德林;台湾意识的形成与新型的两岸关系[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10 南志涛;台湾生命教育探究[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海峡两岸省域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0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10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4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