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中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10 10:06

  本文关键词:中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安体育学院》 2014年

中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郭铮  

【摘要】:电子竞技运动是数字化的体育运动,结合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将体育运动从现实世界延伸到了虚拟世界。2003年电子竞技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项目,标志着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开始走上正规化的体育道路。电子竞技产业是体育产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产业链涉及计算机软硬件行业、电信行业、传媒业等,其中,电子竞技体育赛事的运营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衔接软硬件制造商、赞助商等各个环节,又通过媒体的作用将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我国电子竞技体育赛事已在国际上初具影响力,但在软硬件开发、运动员训练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短板,近年来电子竞技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和经济的支持,但我国电子竞技的监管部门较多,也存在态度不统一,覆盖面有漏洞的情况等。 本文参考了近年来有关电子竞技行业的调查报告、大型电子竞技赛事如WCG的运营状况以及国内电子竞技开展的新闻动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及逻辑分析法。首先对电子竞技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确定了电子竞技产业的研究范围。再通过文献和电子竞技赛事的官方网站等渠道获得了国内、外电子竞技较新的发展情况并归纳总结,利用两章的篇幅阐述了国内外电子竞技现状的异同,重点介绍了国内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并引出对国内电子竞技产业现状的SWOT分析,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策略。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电子竞技赛事既是大众直观感受电子竞技产业发展情况的平台,也是电子竞技产业链的核心环节。现阶段我国的电子竞技赛事规模还较小,国际影响力也相对较小,还处在发展的上升期,发展电子竞技核心产业电子竞技赛事是电子竞技运动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2、我国电子竞技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市场潜力巨大,许多电子竞技产业的从业人员都是从电子竞技的爱好者发展而来,但是我国电子竞技产业能提供的工作机会却不多,电子竞技职业化还不完善,不仅是职业电子竞技选手未来的生活没有保障,电子竞技教练员、裁判员、解说员的前途也不明朗。 3、电子竞技产业是结合了体育、信息技术、娱乐等多方面的综合产业,其产业链由软硬件开发商、运营商、赞助商、媒体等组成。我国的电子竞技产业中赛事的发展已经开始步入正轨,具备一定的国际水准,但在软硬件开发上还是存在不小的短板,我国要成为电子竞技强国就需要克服短板上的劣势。4、媒体在电子竞技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视,在大众对电子竞技产业认可度低的情况下,电子竞技产业发展低潮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传统媒体没有对大众做出正确的引导。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媒体已经扮演者电子竞技产业的正面宣传者,同时也是电子竞技产业链中将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环节。 5、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文化部等多部门联合监管,在历史上存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也存在监管没有完全覆盖的情况,但从近年来政府的投资和政策支持上看,政府相关部门在积极的促进着电子竞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89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红福;葛超;;中国电子竞技发展前景及产业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高炳俊;李明学;;对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现状及其运动员选材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单子然;陈倩倩;;电子竞技运动在现今中国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10期

4 赵进;对电子竞技的理性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5 胡健;数字体育背景下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吴桥;;对“电子竞技应当回归游戏的本质”的若干问题的质疑[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年12期

7 何慧娴;让数字演绎体育无限精彩——电子竞技运动及在中国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08期

8 朱树豪;体育休闲产业与社会发展[J];体育学刊;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黎明;邵连杰;;中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市场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6期

2 段宁;郑志强;;中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3 罗林;;从产业与文化的互动关系论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4 余千春;;高校体育课开设电子竞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5 李宗浩;;集体同场对抗类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群特征、核心竞技能力及其制胜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孔垂辉;;体育核心期刊休闲体育论文研究的现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7 李海;王斌;肖辉;;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0年07期

8 籍景花;;我国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的价值探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0年12期

9 常朝阳;;五年来我国休闲体育研究状况的综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张宇;;我国冬季群众休闲体育理论研究现状分析[J];冰雪运动;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思曈;;吉林省高校电子竞技发展现状浅析[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黄璐;;对电子竞技运动若干理论问题的商榷-兼论电子竞技运动与网络游戏的区别(续)[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3 韩思音;;我国移动互联时代下电子竞技运动发展探讨[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4 杨哲;刘婷;;我国电子竞技的发展研究—从一个资深电竞选手出发[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5 陈相可;郑晨;张宇纯;;北京体育大学电子竞技运动认知情况初探[A];2014全国体育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项贤林;我国部分高校大学生参与电子竞技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2 罗林;休闲体育的认识深化及在我国的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3 余守文;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4 朱寒笑;中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徐佶;小康社会珠江三角洲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6 王必琪;城市小学生休闲体育教育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7 张森;中美两国体育休闲产业比较分析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振丹;湖南省高校电子竞技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谭明礼;数字化教学场地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潘德伦;对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曹媛;基于昂谱分析的昆山市锦溪镇打造体育健身休闲中心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5 扶梅娟;长沙市康体休闲产品游客消费特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6 鲜春桥;高尔夫球头受力状态模拟与选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7 秦开元;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中的营销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宋伟;我国运动休闲业的管理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2006年

9 张玉华;江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黎霞芳;江西省城市居民休闲体育开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健;数字体育背景下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邹循豪,肖维青;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J];山东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3 吴家舵,戴金彪,杨烨,卢志泉;我国优秀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心理特征与运动成绩的相关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张玉萍;少儿跳水运动员若干心理因素与专项身体素质关系的初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安晓强;国际竞技新热点——电子竞技[J];天津科技;2000年04期

6 李宗浩,王健,李柏;电子竞技运动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脉络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卢元镇;关于体育产业的几个理论问题(下)[J];体育科研;2001年01期

8 朱林;射箭运动员某些心理特征的测试和训练的探讨[J];体育科学研究;2001年03期

9 何威;电子竞技的相关概念与类型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05期

10 周爱光;体育本质的逻辑学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俊;余庆东;;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马超;崔江;;电子竞技与网络游戏的概念界定[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满亚珍;楚碧洋;;当民族传统体育结缘电子竞技[J];科技信息;2009年09期

4 王明伟;;“电子竞技俱乐部”=“网吧”?[J];中文信息(网吧世界);2009年05期

5 刘思程;王林;;我国电子竞技联赛的困境与发展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年06期

6 杨思瞳;杨德仁;;吉林省高校电子竞技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马超;;论电子竞技在我国的发展[J];网络财富;2009年11期

8 耿密;;电子竞技对青少年的影响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10期

9 王玉兵;马超;;参与电子竞技对济南市中学生行为模式的影响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高志飞;;大学生与电子竞技[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金赤;;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化发展思路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郑志强;;我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颜亮;刘利鸥;;中国电子竞技发展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臧留鸿;武杰;王欢;;新疆电子竞技可持续发展研究[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5 邹金辉;;广东省电子竞技发展现状与展望[A];2007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论文选[C];2007年

6 杨思曈;;吉林省高校电子竞技发展现状浅析[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杨哲;刘婷;;我国电子竞技的发展研究—从一个资深电竞选手出发[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8 周清;;武汉体育学院设置电子竞技本科专业的论证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家华;[N];经理日报;2004年

2 实习生 李彦伟 本报记者  付毅飞;[N];科技日报;2005年

3 ;[N];兰州日报;2004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叶晨晖;[N];通信信息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雷宾建;[N];通信信息报;2005年

6 记者程武;[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7 赵雷;[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8 张曼;[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9 如辉;[N];北京日报;2006年

10 费明乾;[N];北京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项贤林;我国部分高校大学生参与电子竞技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嘉利;国腾电子竞技俱乐部发展的个案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陈灿;整合传播与电子竞技营销[D];四川大学;2006年

3 李涛;我国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西玥;我国职业电子竞技选手生涯规划探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何培奕;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现状和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李凡凡;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郭铮;中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4年

8 孙会杰;我国电子竞技赛事组织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9 党帅远;对电子竞技在昆明地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特殊效能的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琳;数字时代下的新型体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2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12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6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