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基于专利的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14 22:06

  本文关键词:基于专利的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天津大学》 2014年

基于专利的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金笑非  

【摘要】:当前世界已进入了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也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可以说,电子信息产业是各国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同时,信息技术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需要通过技术的创新突破带动产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推动力。因此,单以经济效益、工业产值等标准分析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情况及趋势是不全面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从其技术特性分析应该更加科学。专利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技术创新的成果,体现了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的竞争力。专利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产业的竞争力。因此,本文以专利为研究的切入点,全方位阐述天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完成的工作有: 首先,根据中国知识产权网CNIPR提供的《电子信息产业行业分类》确定了电子信息产业相对应的IPC分类号,利用CNIPR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检索2008-2012年期间的专利信息。在此基础上采用描述性数据分析的方法,比较天津与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电子信息产业的综合实力、发展潜力,选取专利聚集度、热点技术分布、专利合作、专利质量等作为比较标准。 其次,根据对比分析的结果,利用SWOT分析法对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挖掘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主要结论有:天津市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以及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动力;与其他产业聚集区比较,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专利质量尚有欠缺,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的综合实力还需提高;政府日益完善的扶持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要促进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在具有优势和机会的方面,有利于产业整体的资源优化、结构调整,也有利于找寻新的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 最后,,结合现状分析的结果以及当前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26.6;F49;G30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毅夫,董先安,殷韦;技术选择、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2 洪后其,傅家骥,雷家骕;我国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1年04期

3 陈兰杰;;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比较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3期

4 王福深;王伯良;;从价值链理论看企业参与产学研结合[J];管理科学文摘;2005年07期

5 张千帆;方超龙;胡丹丹;;产学研合作创新路径选择的博弈分析[J];管理学报;2007年06期

6 森谷正规,汪婉;尖端技术开拓了从“理”到“情”的世界[J];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06期

7 易余胤,肖条军,盛昭瀚;合作研发中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8 龚荒;王元地;;中国专利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1期

9 曾昭法;聂亚菲;;专利与我国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7期

10 袁明,彭友华,向武,黄勇,刘良炎;利用专利制度促进技术创新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士博;;基于G1法的安防产品科技创新性评价研究[J];安防科技;2011年05期

2 周晓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凌岚;;浅析安徽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朱佳磊;曾繁荣;彭娜;;论技术创新项目的价值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5 梅其君;;技术环境与乡镇企业技术创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6 白波,吴永林,高洪深;企业创新过程的探讨[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7 孟昆;;论我国中医药产业国际化的政策与措施[J];北方经济;2007年14期

8 陈海秋;基于资源和管理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和统计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邓晓丹;;试论技术创新战略取向的根本性转变[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远德玉;科技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天宝;熊伟清;陈诚;;采购联盟中基于信任机制的机会主义行为演化博弈分析[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3 丁林梅;孙丽娟;;美、日、英中小企业创新支撑体系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顾海波;;论科技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谭龙;刘云;樊威;;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能力分析与测评体系的构建[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倩;纪延光;;技术经营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基于中小板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沈青;;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浙江慈溪地区中小企业创新为例[A];浙商研究2011[C];2011年

8 李晓晶;;编辑创新能力论——哲学视野中的编辑工作与文化再度创新[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9 王京;;浅论技术创新中的市场结构动因[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郑兢晶;彭福扬;;彭福扬要素重组法:一种新的创新方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登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董媛媛;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机制构建与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曹静;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段晓红;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文国;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付晔;中国高校专利产出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郑冬晓;胡锦涛经济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与提升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蒋国平;基于隐性知识创造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机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娜;技术创新中寡头垄断企业竞争策略选择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珊;浙江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荧彬;产业集群自主创新模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朱文晶;国际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外国专利申请与我国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哲丽;FDI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韩磊;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淑静;山东省畜牧业技术创新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9 戴宁;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王兆芹;基于技术创新的创业机会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风利;;我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SWOT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9年08期

2 郭凤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以生物产业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0期

3 王晓峰;张浩;彭勇;朱海英;;重庆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SWOT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胡宝娣,胡兵;中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年05期

5 王学军;郭亚军;兰天;;构造一致性判断矩阵的序关系分析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吴汉东;法哲学家对知识产权法的哲学解读[J];法商研究;2003年05期

7 罗炜,唐元虎;大学-企业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2年01期

8 龚艳萍,周育生;基于R&D溢出的企业合作研发行为分析[J];系统工程;2002年05期

9 汪小梅;白利娟;袁薇;;陕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研究[J];工业工程;2007年01期

10 吴继英,赵喜仓;江苏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东云;高校科技成果评估与转化机制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台湾电子信息产品降价声声[J];电子产品世界;2001年06期

2 董云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邵皓萍;美国经济放缓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分析[J];电子产品世界;2001年10期

3 ;挖潜创新 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高层论坛在深圳举行[J];电子质量;2001年12期

4 ;北京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1年01期

5 顾钱江;从“西进潮”看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的危机与出路[J];经济世界;2001年10期

6 陈艳华;以信息整合为目标 优化企业集成管理系统──华星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追求[J];中国信息导报;2001年06期

7 陈雅兰,雷德森;入世后闽台电子信息产业合作趋势研究[J];发展研究;2001年02期

8 ;从数字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32期

9 李敏;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透视[J];情报杂志;2002年05期

10 ;2002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继续快速增长[J];电子产品世界;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辉;游劲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人才[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2 王新川;程煜;;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合作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周子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思路[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4 李晓辉;游劲松;;面向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人才[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5 吴艳霞;党兴华;;加速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A];建设小康与高技术产业化——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第35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6 王秉科;;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展望[A];21世纪中国电子仪器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C];2004年

7 张庆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分析和出路研讨[A];促进信息通信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资料汇编[C];2005年

8 吴艳霞;党兴华;;加速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康灿华;阮飞;;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初探[A];第十二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晓辉;孙玉法;朱军;;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宝同 马继亮;[N];蚌埠日报;2007年

2 新华;[N];电子报;2007年

3 陈斯;[N];福建日报;2007年

4 主持人: 晁毓山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记者  嘉 宾: 闻 库 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司长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 怀进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 龚 克 清华大学副校长 徐智群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5 王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6 夏似飞;[N];湖南日报;2007年

7 ;[N];计算机世界;2006年

8 记者 廉士传;[N];四平日报;2006年

9 记者 江领;[N];商务时报;2007年

10 龚砚庆;[N];河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永翔;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周新;淫秽电子信息犯罪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伟;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张希荣;全球价值链下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朱文飞;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4 徐福曼;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曹洪亮;哈尔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孙慧玲;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分析与评价[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李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梁倩茜;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文杰;成都重庆两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何悦;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专利的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5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15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d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