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埋藏—成岩演化过程

发布时间:2017-12-09 05:29

  本文关键词: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埋藏—成岩演化过程


  更多相关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 大牛地气田 致密砂岩 成岩演化 流体充注


【摘要】:综合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包裹体测温和拉曼分析等资料和方法,从地层埋藏历史、地温、压力、储层成岩特征、储层流体差异和物性演化等方面对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成藏过程进行细致解剖。研究表明: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埋藏成岩过程可划分为强机械压实阶段、复杂成岩演化阶段、储层定型阶段和抬升—弱改造阶段。四者对应的典型特征分别为储层强烈减孔(压实率约22.2%~97.5%);发生两期油气充注(距今约200 Ma和180 Ma),同时成岩演化类型多样,深刻影响储层物性;发生第三期油气充注(距今约150 Ma),并且多数储层达到致密化程度(孔隙度小于10%);构造大幅度抬升,张裂缝弱发育。油气充注早于储层致密化,微裂缝的发育可能为储层渗透率提升的关键。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化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方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石化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气厂;
【基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2)~~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0引言致密砂岩储层因其巨大的油气储量成为非常规能源中的主力部分,对其研究也日趋成熟。但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对诸如油气充注机制、油气运移模式和储层物性下限等一些问题,常规储层研究方法的运用效果并不显著。典型致密砂岩如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储层、四川盆地上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庆明;;大牛地气田累计产气180×10~8m~3[J];石油石化节能;2013年12期

2 方军成;王念喜;尹超;;大牛地气田一点法产能结果评价[J];天然气工业;2007年12期

3 袁红军;吴时国;王箭波;董宁;周小鹰;刘俊洲;夏红敏;佘刚;于文芹;;拓频处理技术在大牛地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8年01期

4 卜彩霞;姜海燕;;大牛地气田气井套管腐蚀因素及状况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年10期

5 张健,王念喜;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低渗致密气藏生产井动态预测模型[J];河南石油;2005年04期

6 张卫华;;大牛地气田盒3段富气储层反射模式及预测[J];天然气工业;2009年04期

7 王栎霖;闫长辉;易小燕;徐卫峰;王贵生;;大牛地气田产水层段的识别[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27期

8 李功强;孙俊;柴文广;邓钰英;;大牛地气田水平井测井施工工艺及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3期

9 陈利雯;赵永刚;李保华;温伟;;储层综合特征参数预测大牛地气田盒3段产能[J];天然气工业;2009年06期

10 杨智;何生;邹才能;李奇艳;陈召佑;;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牛地气田成岩成藏耦合关系[J];石油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袁晓东;蒋云箭;;修正威利时间序列声波方程在大牛地气田的应用[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张松扬;王晓畅;李军;李浩;;大牛地气田重点未动用储量区测井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李良;李仲东;;大牛地气田压力封盖特征及其地质意义[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苑书金;;大牛地气田致密储层地震描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金强;曲寿利;董宁;周小鹰;;AVO技术在大牛地气田煤系地层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6 王付斌;贾会冲;;大牛地气田太原组沉积模式研究[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郝蜀民;李良;尤欢增;;大牛地气田石炭-二叠系海陆过渡沉积体系与近源成藏模式[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楠 汪辉;大牛地气田水淹井复产工艺获突破[N];中国石化报;2011年

2 记者 蒋世廉 马献珍;华北分公司走出大牛地寻找接替资源[N];中国石化报;2010年

3 刘明辉 隋明政;大牛地太1段显高油层[N];中国石化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吝文;大牛地气田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2、盒3段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2 侯国伟;大牛地气田盒2和盒3段河流相储层描述与建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3 杨辰雨;大牛地气田大17井区上古生界砂体精细刻画[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谭晨曦;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沉积相及储层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杜伟;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山西组层序地层、沉积相与储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恩来;大牛地气田老区山1气藏气水分布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汤婧;大牛地气田盒3气藏压后储层渗透性变化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孔为;大牛地气田山2段低渗透气藏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4 黄巍;大牛地气田氮气泡沫欠平衡水平钻井工艺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翔;大牛地气田盒3段开发地质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6 陈威;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山一段储层特征及气层分级评价标准的建立[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王光强;大牛地气田致密砂岩储层成因及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8 覃伟;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流体特征与天然气运移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薛敬桃;大牛地气田山1气藏产能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海波;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西南缘盒3+2段气藏描述[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69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269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0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