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新疆北部石炭系高演化烃源岩加氢催化裂解实验

发布时间:2018-05-03 14:13

  本文选题:加氢催化裂解 + 高演化 ; 参考:《石油实验地质》2017年01期


【摘要】:针对新疆北部石炭系高演化烃源岩常规索氏抽提物含量低的特点,开展加氢催化裂解实验,对比分析两者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提高烃源岩的沉积背景及母源特征研究的可靠度。结果显示应用氢解产物的正构烷烃和甾烷化合物指示母质来源效果更好。浅部泥岩的正构烷烃呈nC_(18)和nC_(22-24)的双峰型分布,表明远洋水生浮游动物的贡献大,而深部泥岩呈主峰碳为nC_(18)-nC_(24)的单峰型分布,指示以低等菌藻类水生生物贡献为主;抽提物中C_(27)和C_(29)规则甾烷含量相当,指示混合母质来源,而氢解产物中规则甾烷以C_(29)为主,明确指示单一的母质来源。此外,氢解产物中含有更加丰富的βα-莫烷及ββ-升藿烷系列化合物,丰富了烃源岩的母质信息。研究明确石炭系烃源岩发育于较还原的沉积环境,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在下段,以菌藻类等单一的水生生物为有机母质来源,具备良好的生烃的背景及物质基础。实验也进一步证实氢解实验能够获取更多的生物标志物信息,对常规抽提方法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content of conventional Soxhlet extracts from high-evolution Carboniferous source rocks in northern Xinjiang, hydrocatalytic cracking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ir biomarker characteristic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sedimentary background and 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source roc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n-alkanes and steranes with hydrogenolysis products are more effective in indicating the source of the parent material. The distribution of normal alkanes in shallow mudstones is of the pattern of nCSP 18) and nCCJ 22 24),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pelagic aquatic zooplankton is great, while the deep mudstone has a single peak distribution of main peak carbon of nCSCH 18- nCCN 24), indicating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low algae aquatic organisms is dominant. The regular sterane contents in the extracts are similar, indicating the source of the mixed parent material, while in the hydrogenolysis products, the regular sterane is the dominant one, indicating a single source of the parent material. In addition, the hydrogenolysis products contain more abundant 尾 伪 -mordane and 尾 尾 -beta-alkane series compounds, which enrich the source rocks' parent material information. It is clear that the Carboniferous source rocks are developed in the reduce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the high quality source rock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lower section, and the single aquatic organisms, such as algae and bacteria, are used as the source of organic materials, which has a good background and material foundation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t is further proved that the hydrogenolysis experiment can obtain more biomarker information, which is a useful supplement to the conventional extraction method.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课题(2011ZX05002-002) 中石化重大科技攻关课题(P12035)资助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彦胜;王圣柱;李艳丽;张奎华;;乌伦古地区石炭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J];特种油气藏;2016年02期

2 柳波;贾梦成;黄志龙;陈旋;申英;吴红烛;;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系烃源岩识别与预测[J];石油实验地质;2015年04期

3 董臣强;;车排子地区火成岩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关键技术[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5年02期

4 张奎华;李艳丽;张关龙;白仲才;;乌伦古拗陷石炭系烃源岩再认识[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5 吴亮亮;廖玉宏;方允鑫;耿安松;;不同成熟度烃源岩的催化加氢热解与索氏抽提在生物标志物特征上的对比[J];科学通报;2012年32期

6 王庆涛;江林香;刘奇宝;曾建;卢鸿;刘金钟;彭平安;;柯坪剖面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催化加氢裂解产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化学;2012年05期

7 岳长涛;李术元;凌瑞枫;;川东北地区过成熟烃源岩催化加氢热解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5期

8 余腾孝;曹自成;徐勤琪;潘泉涌;薛会;刘士林;解国军;;准噶尔盆地北部古生代构造演化与石炭系烃源岩[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0年01期

9 国建英;李志明;;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特征及气源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9年03期

10 靳军;张朝军;刘洛夫;刘河江;张立平;;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构造沉积环境与生烃潜力[J];新疆石油地质;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丽;林会喜;;新疆北部石炭系高演化烃源岩加氢催化裂解实验[J];石油实验地质;2017年01期

2 史美超;白洪海;雷国明;李昌;徐杰;秦守武;余磊;贾子超;安文涛;;新疆北部和什托洛盖盆地石炭系太勒古拉组烃源岩特征[J];新疆地质;2016年04期

3 王千军;;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沙湾组“断-毯”输导性量化评价[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6年06期

4 王千军;;乌伦古坳陷构造地层新认识及勘探潜力分析[J];西部资源;2016年05期

5 操应长;姜伟;王艳忠;金杰华;徐涛;葸克来;陈林;;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石油实验地质;2016年05期

6 张林;杜小弟;李锋;李昭;孙相灿;李清瑶;唐勇;;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主力烃源岩分析[J];中国矿业;2016年09期

7 刘磊;胡雪冰;;车排子地区东北部火山岩岩性-测井相特征及识别[J];河南科学;2016年06期

8 房忱琛;戴金星;吴伟;刘丹;冯子齐;;中国晚古生代煤系相关的气田及其在天然气工业上的重要意义[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6年06期

9 曲彦胜;王圣柱;李艳丽;张奎华;;乌伦古地区石炭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J];特种油气藏;2016年02期

10 高岗;向宝力;任江玲;张维维;马万云;何文军;;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北部—乌夏断裂带天然气成因与来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传智;王秀坤;杨勇;曹刚;崔小朵;;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期层间径向钻孔油藏工程优化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年05期

2 胡振华;;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沙三段火成岩成因及储集特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年04期

3 刘爱永;李令喜;杨国臣;邓已寻;郑敏;;查干凹陷苏红图组火山岩储层及其油气成藏特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年04期

4 张波;吴智平;刘华;;火成岩在阳信洼陷油气成藏中的地质意义[J];特种油气藏;2014年04期

5 葛岩;刘成林;谢英刚;胡云亭;马寅生;公王斌;;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前景[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年02期

6 李江海;王洪浩;李维波;周肖贝;;显生宙全球古板块再造及构造演化[J];石油学报;2014年02期

7 袁彩萍;徐思煌;薛罗;;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主力烃源岩测井预测及评价[J];石油实验地质;2014年01期

8 刘传虎;;准噶尔盆地隐蔽油气藏类型及有利勘探区带[J];石油实验地质;2014年01期

9 万丛礼;金强;李钜源;缪俊茜;;裂谷盆地岩浆活动控制油气概论[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年01期

10 赵磊;孙樯;季建清;何国琦;;新疆西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残余洋盆生烃潜力[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丽娜;;烃源岩测井识别在渤海湾石油开发中的应用[J];科技导报;2011年21期

2 刘芳;陈恭洋;李光来;;模糊聚类分析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3年01期

3 朱卫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4 张志伟,张龙海;测井评价烃源岩的方法及其应用效果[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年03期

5 曹寅;钱志浩;张渠;;烃源岩评价分析项目的优化组合[J];海相油气地质;2008年03期

6 王宗礼;李君;罗强;邵丽艳;李向阳;;利用测井资料精细评价冀中坳陷廊固凹陷烃源岩[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2年03期

7 金凤鸣;师玉雷;罗强;董雄英;钟雪梅;;廊固凹陷烃源岩精细评价研究及应用[J];中国石油勘探;2012年06期

8 杨涛涛;范国章;吕福亮;王彬;吴敬武;鲁银涛;;烃源岩测井响应特征及识别评价方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3年02期

9 肖贤明,刘德汉,傅家谟,申家贵;烃源岩显微荧光变化研究及其在油气评价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1年02期

10 王贵文,朱振宇,朱广宇;烃源岩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一涛;王忠;;潍北凹陷烃源岩的评价及原油的生成、运移研究[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张利;;利用不同测井模型评价烃源岩的研究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赵玉婷;黄党委;单玄龙;;松辽盆地南部伏龙泉断陷烃源岩地化特征[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张明峰;妥进才;张小军;吴陈君;陈茹;郭力军;;柴达木盆地乌南—绿草滩地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离退休和其他部门[C];2013年

5 王淑芝;俞萱;;松辽盆地石炭-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特征研究[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李瑞江;付立新;杨桦;梁锋;邓以清;;江西萍乐坳陷西部下二叠统烃源岩评价[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宋换新;文志刚;唐友军;;南陵、无为盆地下二叠统栖霞组烃源岩评价[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饶松;唐晓音;朱传庆;胡圣标;汪集e,

本文编号:1838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838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9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