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官庄地区沙三—沙四段沉积与成藏特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13
【图文】:
图 1-1 技术路线图1.4 完成的工作量1、资料收集论文研究自开展以来,进行了以下资料的收集工作:(1)收集物性数据 1 套,试油资料一套;(2)收集录井图、录井数据、测井数据 80 余口井;(3)收集并阅读相关文献资料 67 份;(4)观察描述岩心 12 口井,累计长度 200 余米,拍摄岩心照片 300 余张。2、层序地层研究(1)声波时差分析图 4 张、SP 镜像图 8 张、测井小波分析图 5 张、层序界面标志图 6 张;(2)单井层序划分图 2 张;
图 2-1 陈官庄地区构造位置图2.2 构造演化特征新生代时期济阳坳陷构造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古近系裂陷阶段、新近系馆陶组裂后坳陷阶段、新近系明化镇组到第四系构造活化阶段。第一阶段裂陷期和第二阶段裂后坳陷期构成了一个盆地级别的构造沉降旋回,盆地经历了初始裂陷期、强烈裂陷期、裂陷晚期和坳陷期四个阶段,充填地层形成河流相-浅湖相-深湖相-浅湖相-河流相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东营凹陷与济阳坳陷的其他凹陷一样,早、中侏罗世末的燕山运动Ⅱ幕形成了断陷盆地的雏形和晚白垩世前燕山运动Ⅳ幕发生的挤压导致基底反转控制了东营凹陷的基底结构,第三系裂谷盆地就是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负反转盆地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东营凹陷在裂陷阶段,由四个裂陷充填组成,这四个裂陷充填代表了在一定的构造应力场下一组层序的生长发育过程。孔店-沙四时期为伸展半地堑充填阶段,对应于裂陷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 层序地层格架研究地层格架是描述和研究盆地沉积充填序列的基础。它是盆地内在垂向上不同层位以及横向上同时期的展布特征。本文研究的目的层段为陈官庄地区沙三-沙四段。3.1 层序界面的识别3.1.1 地震资料的应用地震资料是对地层间接触关系的一个良好的反映,它还能对沉积体的大致轮廓做出相应的反映[13-15]。在地震反射中有一些是具有年代意义的,它们往往反射较强烈,对地层格架的建立有着良好的指示作用。在地震界面的追踪过程中,比较明显的层序界面标志有上超、剥蚀、顶超等。陈官庄地区的地震剖面上可识别出 6 个层序界面(图 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LOVE茹;向美丽;;淮海战役的一个细节[J];晚报文萃;2016年12期
2 王晓艳;;论红色旅游的品牌化发展——以河南省永城市陈官庄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年02期
3 司玉笙;;淮海故战场“轶事”[J];北京纪事;2000年09期
4 孙红蕾;;陈官庄地区沙四下红层沉积及成藏综合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3期
5 王萍;欧方军;;东营凹陷陈官庄地区构造精细研究[J];中国石油勘探;2008年04期
6 ;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烈士陵园规划方案[J];建筑与文化;2008年03期
7 井小琴;李宁;邵忠瑞;;陈官庄水源地开采环境地质问题分析[J];地下水;2014年06期
8 丁晓明;;东营凹陷陈官庄地区下第三系沙四段断裂系统分析[J];内江科技;2009年04期
9 蔡宏兴;赵海燕;王延章;路达;闫瑞萍;李静雯;;陈官庄地区沙四下亚段红层输导体系运移能力定量表征方法[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10 柴浩栋;罗荣涛;宋艳阁;;陈官庄地区断裂特征及控藏作用[J];油气地球物理;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竹心;;靠群众掩护脱险[A];老兵话当年(第四辑)[C];2003年
2 严德天;王华;肖敦清;王家豪;廖远涛;;黄骅坳陷中部沙三段沉积体系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五卷)[C];2008年
3 蒲秀刚;陈长伟;高勇;;歧口凹陷沙三段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王硕;戴俊生;;渤南油田五区沙三段现今地应力方向异常原因探讨[A];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四)——专题56空间大地测量与地壳动力学[C];2015年
5 丛友滋;韩树桥;;沙三段磁性地层测量分析结果及意义[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赵卫卫;查明;杨剑萍;尹兵祥;;东营凹陷永安镇油田沙二、沙三段砂体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邵珠福;钟建华;栾锡武;柳成志;冉伟民;邢子浩;;辽河西部凹陷沙三段深水重力流沉积示踪证据[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8 张建锋;欧光习;张敏;邱林飞;;张20井沙三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单衍胜;张金川;毛俊莉;;辽河西部凹陷沙三段页岩油气富集条件及分布模式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10 张关龙;陈世悦;鄢继华;袁文芳;;郑家、王庄地区沙三段高岭石矿物特征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尧;解放军陈官庄勇歼顽敌[N];人民政协报;2018年
2 潘楷文 穆荣彬;攻心为上,决胜陈官庄[N];中国国防报;2017年
3 马基随;市领导赴陈官庄革命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N];商丘日报;2008年
4 记者 李艾凌 孔慧;陈官庄、后台入选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N];商丘日报;2008年
5 记者 王平;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新馆开馆[N];河南日报;2011年
6 本报通讯员;思想要真统一 工作要真落实[N];菏泽日报;2008年
7 记者 李艾凌 常炳章;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纪念馆全景画彩稿创作完成[N];商丘日报;2010年
8 陈剑江;市领导到陈官庄查看淮海战役纪念活动筹备情况[N];商丘日报;2008年
9 张浩;单警装备成为民警“护身符”[N];人民公安报;2008年
10 记者 刘健 訾红旗;黄河:年减沙三亿吨[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军;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沙三段沉积储层特征与油气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孙利;东濮凹陷白庙及其周边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深层沙三中—下段储层有效性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3 晁静;沾化凹陷罗家地区沙三下泥页岩储集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邵珠福;辽西凹陷南段沙三段重力流沉积与致密储层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李庆;冀中坳陷束鹿凹陷中南部沙三下亚段砾岩及泥灰岩致密储层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张洪;欧北—大湾地区沉积层序特征及储层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鑫;陈官庄地区沙三—沙四段沉积与成藏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2 白东昆;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沙三段层序地层及沉积微相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年
3 赵琪;东营凹陷南斜坡王家岗地区沙三段沉积体系与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4 李佳;东营凹陷永8西地区沙三段储层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高栋臣;东濮凹陷南部沙三段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陈国龙;垦利10-1沙三段高精度层序地层及优质储层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7 赵麟天;高升探区沙三、沙四段沉积体系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8 许小琼;惠民凹陷临西地区沙三段储层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9 於奇;东营凹陷郝家油田沙三中储层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10 康海亮;东濮凹陷北部沙三上沉积体系研究与有利砂体发育区带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本文编号:2763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6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