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延边地区石井金银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

发布时间:2020-08-13 18:57
【摘要】:延边石井金银矿床地处兴蒙造山带东端,图们江大断裂的西侧,西太平洋大陆边缘的中生代断陷盆地内,虽然发现较早,但理论研究程度较低。本文在收集分析区域地质矿产资料和矿区勘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研、室内测试分析及综合对比研究,基本查明了石井金银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流体来源等,并结合国内外相似典型金矿床的综合对比研究,确定了矿床成因,建立了成矿模式。石井金银矿区及外围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二叠系开山屯组浅变质岩系和下白垩统屯田营组和大砬子组,以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其中,屯田营组是金银矿体的主要赋矿围岩,岩石类型主要为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安山质角砾岩和角闪安山岩等。矿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断裂走向主要为东西向、南北向、北西向和北西西向。石井金银矿床主要由Ⅰ、Ⅱ号2条矿化蚀变带组成,已圈定14条金银矿体。矿体受北西向和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以贫硫化物的石英脉、石英-方解石脉赋存于屯田营组火山碎屑岩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明显。矿石中的金属硫化物含量少,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及自然金等,其中自然金主要以它形粒状赋存于石英颗粒中。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它形粒状结构、自形-半自形结构、交代溶蚀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交代假象结构和固溶体分离结构等。矿石构造有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晶洞-晶簇构造、角砾状构造等。矿体和围岩中主要发育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冰长石化和碳酸盐化等,其中,硅化、冰长石化、碳酸盐化与金银矿化关系密切。综合分析认为,石井金银矿床经历了热液期和氧化期,热液期可分为石英-细粒黄铁矿阶段、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方解石阶段,其中,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金银的主要成矿阶段。石井金银矿床含金石英-方解石脉中流体包裹体类型单一,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气液相比一般小于40%,成矿流体为中低温(240℃~280℃)、低盐度(0.18~18.10wt%NaCl)、低密度(0.57~0.97g/cm~3)、低压力(10.79~48.19MPa)的H_2O-NaCl体系,成矿深度为0.36~1.61km。石英的氢、氧同位素和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并混有少量岩浆水;碳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对比研究表明,石井矿床与延边地区的五凤-五星山、刺猬沟金矿等矿床的成因类似,同属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综上认为,燕山晚期,区域上处于古太平洋板块强烈俯冲后的伸展构造背景,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形成了延边地区的一系列弧后断陷盆地。火山岩浆活动晚期,大气降水沿火山通道及断裂下渗,与上升深部热流体混合,加热循环,不断萃取围岩中的成矿物质,形成中低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的含矿热液,上升至浅部断裂构造的交汇处因降温、减压,金银富集成矿。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51;P618.52
【图文】:

金银矿床,延边地区,研究现状,斑岩型


图 1.1 石井金银矿床交通位置图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1.3.1 延边地区金矿研究现状延边地区中生代时期地处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带,地质演化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到目前为止,已经探明金矿床(点)39 处,成为了研究我国中生代热液型金矿的焦点和焦点地区(刘凯,2017),金矿类型主要有斑岩型、中温热液脉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等。延边地区斑岩型金铜矿床以小西南岔最为典型,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显示,其成矿作用发生于晚燕山期(王可勇等,2010;任云生等,2011),成矿流体为高温、高盐度的 NaCl-H2O-CO2±CH4体系,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混有少量大气降水;成

技术路线图,研究工作,项目组成员,作者


图 1.2 研究工作技术路线图1.5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论文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如表 1.1 所示。表 1.1 论文完成实物工作量一览表项目 单位 完成工作量 备注野外样品采集 件 179 作者及项目组成员野外照片采集 张 40 作者及项目组成员薄片鉴定 片 56 作者光片鉴定 片 26 作者岩相学及矿相学照片 张 291 作者扫描电镜 片 10 作者及项目组成员

金银矿床,马鹿沟,青龙村群,五道沟群


图 2.1 石井金银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图(据 Wu et al.,2011)质背景层山秀岭组、二叠系青龙村群和五道沟群以及柯岛组、开山生代地层,总体呈残块、孤岛或带状分布于广泛出露的晚三叠统托盘沟组、三仙岭组、马鹿沟组及天桥岭组,下白组、长财组及大砬子组,以及上白垩统龙井组共同构成本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聪;任云生;赵华雷;杨群;邹欣桐;侯可军;蒋国豪;;延边东部五道沟花岗闪长岩体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8期

2 毛光武;曹亮;严卸平;舒文辉;祖俊龙;王波涛;;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研究综述[J];地质找矿论丛;2015年01期

3 胡秀琦;顾林琳;;吉林省龙井市石井金银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评价[J];吉林地质;2013年04期

4 杨利亚;杨立强;袁万明;张闯;赵凯;于海军;;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的氢-氧同位素示踪:夹皮沟金矿带例析[J];岩石学报;2013年11期

5 侯鹤楠;任云生;王超;王辉;鞠楠;;延边刺猬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找矿意义[J];世界地质;2012年04期

6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Metallogenetic Porphyry Bodies from the Nongping Au-Cu Deposit in the Eastern Yanbian Area, NE China: Implications for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12年03期

7 张锦让;温汉捷;秦朝建;王加f;;兰坪盆地连城Cu-Mo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岩石学报;2012年05期

8 许洪元;;吉林石井金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黄金科学技术;2012年01期

9 李晨辉;;延边东部杨金沟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J];黄金;2011年12期

10 任云生;王辉;屈文俊;赵华雷;褚广勤;;延边小西南岔铜金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跃武;万传彪;葛文春;陈跃军;王清海;刘欢;魏文燕;汪誉新;赵国伟;;吉林延边地区早白垩世长财组的时代及其对晚中生代火山岩年代格架的约束[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聪;延边东部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区域成矿规律[D];吉林大学;2017年

2 汪志刚;吉林东部中生代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门兰静;延边—东宁地区晚中生代浅成热液金铜矿床的成矿流体与成矿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春艳;吉林省东部古生代变质杂岩的构造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5 赵宏光;延边中生代浅成热液铜金矿床的成矿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李超文;吉林省东南部晚中生代火山作用及其深部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邹欣桐;延边刺猬沟金矿Ⅰ号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预测[D];吉林大学;2015年

2 张晓秋;吉林省汪清县九三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潘忠翠;吉林汪清赤卫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林博磊;吉林东部闹枝金矿成矿构造背景及矿床成因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万飞;延边地区中生代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特征、成因及找矿标志[D];吉林大学;2013年

6 付长亮;珲春小西南岔地区花岗岩类的时代、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D];吉林大学;2009年

7 石春磊;延吉盆地白垩纪地层序列及盆地演化[D];吉林大学;2008年

8 纪伟强;吉黑东部中生代晚期火山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2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792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d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