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黑龙江省黑河市付地营子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发布时间:2021-01-02 03:38
  付地营子铜矿地处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碰撞交界的贺根山-黑河断裂带北端,位于伊尔施-呼玛加里东期-华力西期-燕山期-喜山期Cu-Mo-Au-Pb-Zn-W-Fe-Ti成矿带东北段,区内发育有众多金属矿床。研究区地处板块交界处,地质背景复杂,历经古亚洲洋闭合,中亚造山运动,太平洋板块俯冲碰撞等构造事件,活跃的岩浆-构造活动为本区成矿提供了动力和物质来源。区内铜及铜多金属矿床发育,找矿潜力巨大。笔者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认识及结论:付地营子铜矿矿体呈层状、透镜状赋存于矿区内一套原岩为超基性-基性-酸性的火山喷发—沉积建造中,容矿围岩主要为含辉石角闪岩、斜长角闪岩、长英质角岩。金属矿物有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及微量自然金、银,脉石矿物为石英、长石。成矿过程可划分为早期硅化+浸染状黄铁矿化,中期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晚期黄铁矿细脉三个阶段。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对容矿含辉石角闪岩进行原岩恢复,结果为超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贫硅(SiO2含量41.1%4...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黑龙江省黑河市付地营子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研究区交通位置图

流程图,项目研究,技术路线,流程图


第 1 章 绪论5图1.2 项目研究技术路线流程图(1)野外实地调查通过野外实地地质调查,对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解,并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岩矿石样品。(2)系统收集前人对本矿的地质研究资料,已经矿山生产图件,为深入研究本矿打下坚实的资料基础。(3)实验测试分析将野外采集的新鲜岩矿标本磨制成光薄片,通过显微岩相鉴定,结合野外观测,对岩石和矿石准确命名,并根据金属矿物共生关系及矿物接触关系,划分成矿阶段。对典型样品进行主微量元素分析测试,了解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对赋矿围岩进行锆石U-Pb定年,厘定成矿时代。对成矿期石英脉进行流体包裹体测试

军委,兴蒙造山带


第 2 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 2 章 区域地质背景付地营子铜矿区地处兴蒙造山带东段,兴安地块与松辽地块碰撞交界的贺根山断裂带上(徐备,2014)。矿区位于伊尔施-呼玛加里东期-华力西期-燕山期-第四u-Mo-Au-Pb-Zn-W-Fe-Ti 成矿带(武广,2014)东北端,是大兴安岭成矿省重要成部分(图 2.1)。本区地质演化历史悠久,构造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从古代以来,在兴蒙造山带演化的过程中,各种构造地质事件频繁发生,强烈的地质作用为本区的多金属成矿提供了动力来源和物质来源(李双林,199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兴安岭西北部与永新金矿有关岩浆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及成矿构造环境[J]. 李成禄,徐文喜,于援帮,李光辉,李胜荣,袁茂文,李士胜,徐国战.  现代地质. 2017(06)
[2]黑龙江省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区永新金矿热液蚀变与矿化关系定量及定位研究[J]. 袁茂文,曾勇杰,李成禄,李士胜,李胜荣.  现代地质. 2017(02)
[3]全球岛弧玄武岩数据挖掘——在玄武岩判别图上的表现及初步解释[J]. 杨婧,王金荣,张旗,陈万峰,潘振杰,杜雪亮,焦守涛,王淑华.  地质通报. 2016(12)
[4]大兴安岭北段上马场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标志[J]. 王凤博,杨言辰,薄军委,聂世嘉,李孝敏,杜丹.  黄金. 2016(09)
[5]黑龙江三道湾子金矿含金石英脉与围岩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J]. 赵书跃,庞雪娇,李德胜.  地质与资源. 2016(02)
[6]大兴安岭北段争光金矿英安斑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J]. 车合伟,周振华,马星华,欧阳荷根,刘军.  地质学报. 2015(08)
[7]黑龙江多宝山矿田争光金矿床类型、U-Pb年代学及古火山机构[J]. 宋国学,秦克章,王乐,郭继海,李真真,佟匡胤,邹心宇,李光明.  岩石学报. 2015(08)
[8]黑龙江多宝山——大新屯地区铜金多金属成矿作用及找矿方向[J]. 韩振哲,刘娜,公凡影,李永胜,李仰春,姚磊.  地质论评. 2015(04)
[9]黑龙江省铜山铜矿床英云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J]. 刘军,周振华,何哲峰,欧阳荷根.  矿床地质. 2015(02)
[10]大兴安岭北部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区域矿床成矿谱系[J]. 武广,王国瑞,刘军,周振华,李铁刚,吴昊.  矿床地质. 2014(06)

博士论文
[1]黑龙江省多宝山矿集区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研究[D]. 郝宇杰.吉林大学 2015
[2]新常态下中国铜资源供需前景分析与预测[D]. 周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3]兴安地块“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下古生界锆石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D]. 孙巍.吉林大学 2014
[4]大兴安岭中北部热液铜矿床的成矿机制与资源预测[D]. 白令安.吉林大学 2013
[5]黑龙江杂岩构造演化的岩石学与年代学证据[D]. 赵亮亮.吉林大学 2011
[6]黑龙江三矿沟铜多金属矿区(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D]. 李德荣.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7]黑龙江省主要金属矿产构造—成矿系统基本特征[D]. 谭成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硕士论文
[1]黑龙江省孟家岗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D]. 王继尧.吉林大学 2017
[2]黑龙江省嫩北农场二队勘查区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D]. 王学阳.吉林大学 2017
[3]黑龙江省建堂地区铁、金成矿特征及综合信息预测[D]. 薄军委.吉林大学 2016
[4]黑龙江省多宝山地区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D]. 王莉.吉林大学 2013
[5]内蒙古大石寨地区超基性岩带的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D]. 李剑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6]黑龙江省黑河市铜山铜矿床成矿预测[D]. 付艳丽.吉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52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2952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3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