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西江凹陷-白云凹陷构造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5 12:45
珠江口盆地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研究区横跨从大陆架到大陆坡到深海盆地广阔的区域,不同构造单元之间由于位置、构造演化等不同,造成其构造特征差异。通过研究西江凹陷-白云凹陷构造差异,进一步探究其存在差异的原因,有利于珠江口盆地的勘探开发。本文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油气勘探资料,分析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中部西江凹陷-白云凹陷构造特征、断裂系统、构造演化规律,得出如下几条认识:(1)结构差异:构造层划分为3层:裂陷构造层、拗陷构造层、断块升降构造层。西江凹陷裂陷构造层包括文昌组、恩平组,文昌组为铲式半地堑结构,恩平组为地垒-地堑系。白云凹陷裂陷构造层包括文昌组、恩平组、珠海组,为复式地堑结构。西江凹陷拗陷构造层包括珠海组和珠江组,白云凹陷仅为珠江组,内部均发育平行-近平行反射层。断块升降构造层结构完全受大陆架、大陆坡影响,西江凹陷为薄层近平行结构,白云凹陷为大陆坡脚处明显加厚的前积挠曲结构。(2)断裂差异:西江凹陷断裂主要发育在文昌组、恩平组时期,前者主要发育NE-NEE向断层,后者主要发育近EW向和NEE向断层。珠海组时期发育近EW向、NEE向、NWW向断层。珠江组时期后断层以NWW向为主。白...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概况
2.1 区域构造格局
2.2 区域断裂构造
2.3 区域地层特征
2.4 构造运动及演化
第3章 盆地结构特征对比
3.1 研究区主要构造单元
3.2 地层特征及盆地构造层划分
3.3 西江凹陷-白云凹陷结构特征
3.3.1 西江凹陷剖面特征
3.3.2 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剖面特征
3.3.3 西江凹陷-白云凹陷结构特征对比分析
第4章 断裂特征对比
4.1 西江凹陷断裂特征
4.2 白云凹陷断裂特征
4.3 西江凹陷-白云凹陷构造样式
4.4 西江凹陷-白云凹陷断裂特征对比
第5章 构造演化特征对比
5.1 断裂活动性特征
5.1.1 西江凹陷断裂活动性特征
5.1.2 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断裂活动性特征
5.2 伸展量
5.3 沉降特征
5.3.1 各时期沉降量
5.3.2 沉降量及沉降速率特征
5.4 盆地演化过程分析
5.5 构造演化对油气的影响
5.6 西江凹陷-白云凹陷构造特征差异影响因素
5.6.1 差异伸展减薄的影响
5.6.2 区域及局部应力场的影响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中段伸展构造模型及其动力学[J]. 漆家福,吴景富,马兵山,全志臻,能源. 地学前缘. 2019(02)
[2]陆缘地壳强烈拆离薄化作用下的油气地质特征——以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白云凹陷为例[J]. 庞雄,任建业,郑金云,刘军,于鹏,柳保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01)
[3]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构造演化差异性与油气勘探意义[J]. 杨海长,陈莹,纪沫,韩银学,王龙颖,黄萱. 中国石油勘探. 2017(06)
[4]珠江口盆地(东部)探明储量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J]. 张为彪,钟辉,郑洁,夏弋峻,邹清文. 热带海洋学报. 2017(03)
[5]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主干断层活动强度及构造演化特征分析[J]. 黄峰,彭光荣,刘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04)
[6]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区不同地温梯度下储层特征响应关系[J]. 张丽,陈淑慧. 中国海上油气. 2017(01)
[7]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裂后期断裂作用:迁移、转换及其动力学[J]. 叶青,施和生,梅廉夫,舒誉,刘海伦,田巍,颜豪. 地球科学. 2017(01)
[8]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始新世中-晚期构造变革特征及成因[J]. 胡阳,吴智平,钟志洪,张江涛,于伟高,王光增,刘一鸣,王守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05)
[9]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主要盆地含油气系统及油气有利勘探方向[J]. 何家雄,张伟,卢振权,李晓唐.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06)
[10]珠一坳陷西江主洼古近系文昌组烃源岩特征及生烃潜力[J]. 丁亮,郭刚,郝建荣,王升兰,朱文奇,廖宗宝. 中国海上油气. 2015(05)
博士论文
[1]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裂陷结构:基底属性与区域应力联合制约[D]. 刘海伦.中国地质大学 2018
[2]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边界断裂生长联接及其相关褶皱研究[D]. 田巍.中国地质大学 2015
[3]南海构造演化模式及其数值模拟[D]. 张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2
硕士论文
[1]被动大陆边缘洋陆过渡带构造数值模拟及成因机制:开平凹陷例析[D]. 聂国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2]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断裂系统特征研究[D]. 陈骏.成都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31063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概况
2.1 区域构造格局
2.2 区域断裂构造
2.3 区域地层特征
2.4 构造运动及演化
第3章 盆地结构特征对比
3.1 研究区主要构造单元
3.2 地层特征及盆地构造层划分
3.3 西江凹陷-白云凹陷结构特征
3.3.1 西江凹陷剖面特征
3.3.2 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剖面特征
3.3.3 西江凹陷-白云凹陷结构特征对比分析
第4章 断裂特征对比
4.1 西江凹陷断裂特征
4.2 白云凹陷断裂特征
4.3 西江凹陷-白云凹陷构造样式
4.4 西江凹陷-白云凹陷断裂特征对比
第5章 构造演化特征对比
5.1 断裂活动性特征
5.1.1 西江凹陷断裂活动性特征
5.1.2 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断裂活动性特征
5.2 伸展量
5.3 沉降特征
5.3.1 各时期沉降量
5.3.2 沉降量及沉降速率特征
5.4 盆地演化过程分析
5.5 构造演化对油气的影响
5.6 西江凹陷-白云凹陷构造特征差异影响因素
5.6.1 差异伸展减薄的影响
5.6.2 区域及局部应力场的影响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中段伸展构造模型及其动力学[J]. 漆家福,吴景富,马兵山,全志臻,能源. 地学前缘. 2019(02)
[2]陆缘地壳强烈拆离薄化作用下的油气地质特征——以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白云凹陷为例[J]. 庞雄,任建业,郑金云,刘军,于鹏,柳保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01)
[3]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构造演化差异性与油气勘探意义[J]. 杨海长,陈莹,纪沫,韩银学,王龙颖,黄萱. 中国石油勘探. 2017(06)
[4]珠江口盆地(东部)探明储量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J]. 张为彪,钟辉,郑洁,夏弋峻,邹清文. 热带海洋学报. 2017(03)
[5]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主干断层活动强度及构造演化特征分析[J]. 黄峰,彭光荣,刘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04)
[6]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区不同地温梯度下储层特征响应关系[J]. 张丽,陈淑慧. 中国海上油气. 2017(01)
[7]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裂后期断裂作用:迁移、转换及其动力学[J]. 叶青,施和生,梅廉夫,舒誉,刘海伦,田巍,颜豪. 地球科学. 2017(01)
[8]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始新世中-晚期构造变革特征及成因[J]. 胡阳,吴智平,钟志洪,张江涛,于伟高,王光增,刘一鸣,王守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05)
[9]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主要盆地含油气系统及油气有利勘探方向[J]. 何家雄,张伟,卢振权,李晓唐.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06)
[10]珠一坳陷西江主洼古近系文昌组烃源岩特征及生烃潜力[J]. 丁亮,郭刚,郝建荣,王升兰,朱文奇,廖宗宝. 中国海上油气. 2015(05)
博士论文
[1]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裂陷结构:基底属性与区域应力联合制约[D]. 刘海伦.中国地质大学 2018
[2]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边界断裂生长联接及其相关褶皱研究[D]. 田巍.中国地质大学 2015
[3]南海构造演化模式及其数值模拟[D]. 张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2
硕士论文
[1]被动大陆边缘洋陆过渡带构造数值模拟及成因机制:开平凹陷例析[D]. 聂国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2]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断裂系统特征研究[D]. 陈骏.成都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31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73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