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地貌区斜坡强震动响应特征——以四川省长宁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5-06-29 17:50
前人对高山峡谷地貌区高位斜坡动响应研究较多,但对低山、丘陵地貌区斜坡强震动响应研究很少。并且,研究这类地区顺倾斜坡的地震动响应对揭示长宁Ms 6.0级地震丰富的次生山地灾害动力机理具有一定意义。在四川省长宁县丘陵地貌区典型顺倾斜坡不同部位安置强震监测仪器,捕捉到40多次余震,通过SeismoSignal软件处理典型余震数据,分析峰值加速度、阿里亚斯强度、傅里叶频谱、加速度反应谱,进而采用水平/竖直向谱比法分析局部场地效应,最后对比分析低山、丘陵地貌区与高山峡谷地貌区的斜坡动响应。结果表明:坡顶峰值加速度可达4.171 m·s-2,最大位移可达0.008 05 m,当峰值加速度大于1.0 m·s-2时,阿里亚斯强度出现陡增的趋势;局部地形的放大效应使得地质灾害以沿山脊的裂缝及小型崩塌为主,在低频2~5 Hz处,斜坡中上部易发生山体共振。以上研究揭示了砂、页岩顺倾斜坡高位放大效应,为地震山地灾害易发性区划提供地震监测资料。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54597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图9 各监测点傅里叶频谱
震动峰值仅仅表示地震动某一局部时刻强度的衡量,而地震动频谱则表示了地震动的频域特征[24]。本文通过傅里叶频谱特征来分析局部地形对于地震波的响应差异。由频谱特征分析可知:坡顶中部和临空面处地震波主频率均为3.3~5.0Hz,以低频为主;而坡脚处地震波主频率为8.0~11.5H....
图11 监测记录反应谱与设计反应谱对比
长宁Ms6.0级地震触发了大量的小型崩塌地质灾害,与芦山Ms7.0级地震触发山地灾害类型较为相似[30]。根据在单薄山梁监测到的芦山Ms7.0级地震和康定Ms6.3级地震数据[12,21],从动力学角度计算单薄山梁顶部(高程为1516m)与中部(高程为1478m)....
图1 四川长宁Ms 6.0级地震及其余震分布
1区域地质概况长宁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边缘,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区,南部为中低山地貌,中北部为丘陵地貌。由监测点与震中位置关系(图1)可知,长宁Ms6.0级地震震中位于华蓥山断裂分支断层与雅安—宜宾断裂分支断层的交汇处。余震主要往NW向雅安—宜宾断裂分支断层迁移。
图2 地震监测剖面
由于野外地震监测仪器易受到噪音以及其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干扰,需要对地震监测仪器设置响应阈值。由于监测点位于极震区,山顶处人类工程活动较少,所以山顶处响应阈值设为0.01g。截至2019年7月5日,登云亭山顶处监测点成功监测到40多次余震。将力平衡加速度计采集到的原始加速度数据进行....
本文编号:4054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054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