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尾山高速远程滑坡运动特征及数值模拟分析
本文关键词:鸡尾山高速远程滑坡运动特征及数值模拟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在对鸡尾山高速远程滑坡的详细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滑坡地质环境背景特征、滑源区特征和堆积区特征。将滑坡后破坏运动主要分为失稳下滑、碰撞解体和滑行堆积3个阶段的运动特征,建立鸡尾山高速远程滑坡运动特征的地质模型。结合DAN-3D数值软件,选用FVF组合模型对该滑坡的运动特征进行了模拟,最后得到了滑坡堆积、铲刮区域和滑动距离等方面的特征。通过对比分析,鸡尾山滑坡模拟后的运动特征与所建立的地质模型基本符合,模拟的堆积形态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由此可以说明,该分析方法可以为高速远程滑坡成灾范围进行早期评估及预测,为该类滑坡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关键词】: 高速远程 滑坡碎屑流 动力学特征 DAN-D 数值模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72295,41302246)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编号:2012BAK10B01) 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220140,12120114079101)资助
【分类号】:P642.22
【正文快照】: 0引言2009年6月5日,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红宝村发生特大型岩质滑坡灾害,造成了74人遇难,8人受伤的特大灾难。鸡尾山滑坡滑体体积约500×104m3,由于在运动过程中不断解体,形成了体积约为700×104m3的滑坡堆积体,水平堆积长度约为2150m。鸡尾山高速远程滑坡主要的失稳模式为“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凤元;樊峗峗;梁力;金佳旭;;基于动力条分法的滑坡运动过程模拟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3年S1期
2 宋彦辉,聂德新;黄河上游某电站~#1滑坡运动特征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03期
3 詹铮;龙羊滑坡运动机制[J];四川地质学报;1989年04期
4 杜永彬;;太大公路徐家寨滑坡运动的数值模拟[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5 汪洋;殷坤龙;刘艺梁;姜治兵;;考虑水阻力的涉水滑坡运动速度计算模型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6期
6 吴凤元;樊峗峗;梁力;崔广庆;;滑坡运动过程模拟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7 殷坤龙,姜清辉,汪洋;滑坡运动过程仿真分析[J];地球科学;2002年05期
8 王建锋;滑坡发生时间预报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年02期
9 吴勇,李自停,李勇健;四川省溪口滑坡运动特征的离散元模拟[J];山地研究;1997年03期
10 徐进军,丁窘辋;岩崩滑坡运动模型的建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6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发武;松本树典;前川晃一;;高速滑坡运动模型及影响范围预测[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余宏明;朱明发;;滑坡位移观测数据序列的系统建模及隐含规律分析[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3 李先华;陈晓清;胡凯衡;张登荣;朱红旗;李梅;赵军;石火生;林晖;;GIS支持下的滑坡动态研究及其数字仿真[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唐志政;新滩滑坡运动过程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曾耀勋;场地条件对滑坡运动的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4年
3 邓建丽;基于FVM的滑坡运动三维动态仿真及应用[D];兰州大学;2008年
4 田黎明;基于DAN-W模型不同规模滑坡运动特性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5 张龙;鸡尾山高速远程滑坡运动过程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6 高杨;高速远程滑坡铲刮动力学分析[D];长安大学;2014年
7 黄亮;滑坡的三维可视化模拟[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照广;基于GPS和电阻率监测的多年冻土地区滑坡运动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鸡尾山高速远程滑坡运动特征及数值模拟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0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80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