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城市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23 04:35
城市地表形变主要分为抬升效应和沉降效应,当形变效应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成为一种地质灾害。其中地表沉降灾害在城市区域中最为普遍存在,它不仅会造成建筑基础设施的损害,还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和经济的损失。现今对于地表形变研究仍是以传统手段为主(GPS网、水准网等),但由于传统监测手段存在面采样困难、耗费人力物力大和监测周期长等限制因素,还是难以满足城市地表形变精细化监测的要求。基于此,新型遥感时序InSAR监测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该技术拥有全时段、高精度、全覆盖观测和低成本的特点,使得该技术已经成为监测城市地表形变研究的应用热点。福州市由于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复杂,同时也承受着东南沿海地震带和各类大型地上地下建设规划工程的综合影响,存在很严重的潜在地表沉降风险。过往对于福州市的监测地表形变研究工作仍显稀缺,运用新型InSAR监测技术对该地区近时段地表形变信息进行提取显得很有研究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利用InSAR技术和TerraSAR雷达影像数据重建了监测时段内最新的地表高程数据模型(DEM),再以时序SBAS-InSAR技术联合重构DEM模型和TerraSAR数据集提取了2013年至2015年期...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星载SAR系统
1.2.2 InSAR技术发展状况
1.2.3 InSAR处理软件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结构安排
第二章 InSAR技术原理
2.1 前言
2.2 InSAR技术基本原理
2.3 干涉相位成分分析
2.4 最小二乘方法
2.5 小基线集方法
2.6 永久散射体方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时序SBAS-InSAR技术的福州市地表形变监测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福州市地表形变监测现状
3.3 研究数据源
3.3.1 SAR影像数据源
3.3.2 DEM 数字高程模型
3.4 基于InSAR技术DEM的处理及分析
3.4.1 实验数据
3.4.2 数据处理及成果分析
3.5 基于SBAS-InSAR技术数据处理
3.5.1 基线估计
3.5.2 差分干涉
3.5.3 轨道精炼和重去平
3.5.4 形变反演
3.5.5 地理编码
3.6 沉降区域分析
3.6.1 点线式沉降分析
3.6.2 点面状沉降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BAS-InSAR技术成果精度评定
4.1 水准监测数据
4.2 GPS监测数据
4.3 精度评定技术路线
4.4 数据时空基准的统一
4.4.1 时间基准统一
4.4.2 空间基准统一
4.5 数据提取和分析
4.6 精度分析与评价
4.6.1 基于水准数据的In SAR成果精度分析与评价
4.6.2 基于GPS数据的In SAR成果精度分析与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41228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星载SAR系统
1.2.2 InSAR技术发展状况
1.2.3 InSAR处理软件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结构安排
第二章 InSAR技术原理
2.1 前言
2.2 InSAR技术基本原理
2.3 干涉相位成分分析
2.4 最小二乘方法
2.5 小基线集方法
2.6 永久散射体方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时序SBAS-InSAR技术的福州市地表形变监测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福州市地表形变监测现状
3.3 研究数据源
3.3.1 SAR影像数据源
3.3.2 DEM 数字高程模型
3.4 基于InSAR技术DEM的处理及分析
3.4.1 实验数据
3.4.2 数据处理及成果分析
3.5 基于SBAS-InSAR技术数据处理
3.5.1 基线估计
3.5.2 差分干涉
3.5.3 轨道精炼和重去平
3.5.4 形变反演
3.5.5 地理编码
3.6 沉降区域分析
3.6.1 点线式沉降分析
3.6.2 点面状沉降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BAS-InSAR技术成果精度评定
4.1 水准监测数据
4.2 GPS监测数据
4.3 精度评定技术路线
4.4 数据时空基准的统一
4.4.1 时间基准统一
4.4.2 空间基准统一
4.5 数据提取和分析
4.6 精度分析与评价
4.6.1 基于水准数据的In SAR成果精度分析与评价
4.6.2 基于GPS数据的In SAR成果精度分析与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41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zhicehuilunwen/4041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