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发展趋势与能源科技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1-03-22 17:04
能源科技的发展将深刻地影响着未来能源格局,因此能源发展前景预测对国家政策制定和企业战略谋划都意义重大。文章在对能源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能源转型多元化、低碳化、分散化、数字化和全球化的"五化"特征,指出了2016年以来出现的中美经贸摩擦、低油价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新变化特征,并就能源领域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提出了低成本技术、信息技术和颠覆性技术3个方面的思考,以期为我国积极应对能源转型,布局未来能源科技提供点滴参考。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35(05)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1963—2017年世界GDP增速与能源消费增速的关系
在“技术为王”的时代,获取能源资源的成本或效率是决定成败之关键所在,因此发展低成本技术是未来重要趋势。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就得益于其成本的大幅降低。2018年公用事业规模光伏发电的加权平均平准化电力成本(LCOE)相较2010年降低了77%,陆上风电的降幅也有35%[8]。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美国2022年后投产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的LCOE都将低于燃气发电[9]。在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大幅降低成本和快速发展的同时,分散式发电的发展也在加速。据光伏协会公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2 320万千瓦,占比为52.7%,第一次超过了集中式光伏;2019年这种势头继续维持,而且小规模的户用分布式光伏占了将近一半。低成本可再生能源技术是能源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太阳能和风能是未来可再生能源的主体,而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成熟度和构建合适的商业模式是可再生能源未来的发展方向。在风能领域,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主要有大功率风电机组整机设计、风机运维与故障诊断、大功率无线输电的高空风力发电技术等。在太阳能领域,需要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薄膜电池技术、太阳能制氢技术、可穿戴柔性轻便太阳电池技术等[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造太阳”计划:和平利用聚变能[J]. 国际人才交流. 2019(09)
[2]我国能源技术革命体系战略研究[J]. 李立浧,饶宏,许爱东,郭晓斌,白浩. 中国工程科学. 2018(03)
本文编号:3094156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35(05)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1963—2017年世界GDP增速与能源消费增速的关系
在“技术为王”的时代,获取能源资源的成本或效率是决定成败之关键所在,因此发展低成本技术是未来重要趋势。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就得益于其成本的大幅降低。2018年公用事业规模光伏发电的加权平均平准化电力成本(LCOE)相较2010年降低了77%,陆上风电的降幅也有35%[8]。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美国2022年后投产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的LCOE都将低于燃气发电[9]。在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大幅降低成本和快速发展的同时,分散式发电的发展也在加速。据光伏协会公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2 320万千瓦,占比为52.7%,第一次超过了集中式光伏;2019年这种势头继续维持,而且小规模的户用分布式光伏占了将近一半。低成本可再生能源技术是能源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太阳能和风能是未来可再生能源的主体,而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成熟度和构建合适的商业模式是可再生能源未来的发展方向。在风能领域,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主要有大功率风电机组整机设计、风机运维与故障诊断、大功率无线输电的高空风力发电技术等。在太阳能领域,需要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薄膜电池技术、太阳能制氢技术、可穿戴柔性轻便太阳电池技术等[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造太阳”计划:和平利用聚变能[J]. 国际人才交流. 2019(09)
[2]我国能源技术革命体系战略研究[J]. 李立浧,饶宏,许爱东,郭晓斌,白浩. 中国工程科学. 2018(03)
本文编号:3094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094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