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微通道换热器研究及应用进展

发布时间:2022-10-03 19:31
  微通道换热器以换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可控性好、噪声低、运行稳定、承压能力好和节约成本等优点逐渐替代传统换热器。但微通道换热器在应用中还存着一些问题:作为蒸发器时出现结霜现象;制冷剂的分流不均匀;微通道内两相流动的换热机理和流动传热计算没有一致定论;制造方面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等。以上问题是制约微通道换热器推广应用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建议利用相变蓄热技术改善结霜状况;采用仿生学原理(如血管、肺泡等)设计微通道换热器集管,改善制冷剂分流不均匀问题。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 言
1 微通道换热器
    1.1 微通道内单相流动
        1.1.1 对流传热
        1.1.2 流动阻力
    1.2 微通道内两相流动
2 微通道换热器的应用
    2.1 除霜问题
    2.2 微通道制冷剂分流
        2.2.1 集管水平、扁管竖直布置
        2.2.2 集管竖直、扁管水平布置
    2.3 其他微通道换热器
3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带经济器的热泵型纯电动客车空调系统结霜特性研究[J]. 周光辉,禹佩利,李海军,时帅领,常桂铭,刘盼盼,张东京.  低温与超导. 2019(08)
[2]入口节流微通道换热器内相变传热特性[J]. 袁俊飞,王林,王占伟,张敏慧.  低温与超导. 2019(08)
[3]微通道换热器不同风速下换热及其流动特性研究[J]. 陈华,李戈,杨杭,李明瑞.  低温工程. 2019(04)
[4]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流量分配均匀性研究[J]. 袁培,常宏旭,李丹,刘子扬,吕彦力.  低温与超导. 2019(03)
[5]双层Y形分叉仿生微通道换热性能及优化设计[J]. 马欣荣,白鸿武.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24)
[6]换热器微通道内纵向涡流发生器的层流流动及换热特性研究[J]. 李恒,刘焕玲,王鹏,贾梦川,安小康.  轻工学报. 2018(03)
[7]集流管结构对微通道蒸发器流量分配均匀性影响[J]. 池帮杰,代苏苏,鲁进利,韩亚芳.  制冷与空调. 2018(04)
[8]航空航天冷却微通道制造技术及应用[J]. 邓大祥,陈小龙,谢炎林,黄青松.  航空制造技术. 2017(Z2)
[9]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结霜特性及除霜策略[J]. 梁志豪,巫江虹,金鹏,李会喜.  兵工学报. 2017(01)
[10]空气预冷发动机及微小通道流动传热研究综述[J]. 汪元,王振国.  宇航学报. 2016(01)



本文编号:3684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684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2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