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柴油机喷雾油束宏观特性测试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10:14

  本文关键词:柴油机喷雾油束宏观特性测试系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柴油机 喷雾 宏观特性 光学测量 数字图像处理


【摘要】:柴油机一直以其良好的热效率在各领域被广泛的应用。作为混合气形成的主要手段,燃油的喷雾特性对其经济性与排放特性有重要的影响。由于柴油喷雾的高瞬态、强湍流特征,需要采用准确可靠的测量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本文以纹影成像原理为基础,设计并搭建光学成像系统,对柴油喷雾锥角以及贯穿距等宏观特征的测量效果进行实验研究。调整光路原件中的滤光片波长范围、光栅尺寸、刀口布置、透镜相对位置等因素,优化高速摄影机获取的喷雾图像质量。同时,为进一步准确提取喷雾图像中的有效信息,提高测试精度,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数字图像处理方法:仅提取喷雾图像中油束边界信息,以此确定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锥角。针对喷雾图像中油束边缘卷吸难以识别这一难点,本文在预处理中通过图像作差法获取完整燃油喷雾油束,以中值滤波过滤图像噪点,将RGB图像转换为灰度图以简化后期处理过程,以大律法结合二阶Canny算子获取喷雾轮廓线,以开运算对图像进行数学形态学处理,以霍夫变换拟合油束轮廓边界线,最终量化图像坐标,提取喷雾宏观特性,随后的校核实验证实本方法具有较高测量精度。为进一步验证本测量方法在柴油喷雾研究中的可行性,以柴油单次喷雾实验平台为基础,在不同油泵转速、喷射背压、喷孔直径等条件下,对喷雾宏观特性的动态发展过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证实:同一喷射条件下,随时间的发展喷雾锥角呈先增大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喷雾贯穿距则逐渐增大,且增长幅度逐渐减缓;随油泵转速的增大,喷雾锥角和喷雾贯穿距都逐渐增大;随喷射背压的增大,喷雾锥角逐渐增大,而贯穿距逐渐减小;随喷孔直径的增大,喷雾锥角和贯穿距均逐渐增大。实验结果与喷雾学理论完全一致,证实本方法在柴油喷雾宏观特性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关键词】:柴油机 喷雾 宏观特性 光学测量 数字图像处理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4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2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喷雾宏观特性参数定义10-12
  • 1.3 喷雾宏观特性测试方法12-17
  • 1.3.1 直接摄影法12-13
  • 1.3.2 平面激光米氏散射法13-14
  • 1.3.3 激光诱导荧光法14-15
  • 1.3.4 纹影摄影法15-17
  • 1.4 数字图像处理17-20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20-22
  • 第二章 喷雾实验系统设计22-42
  • 2.1 纹影系统的基本原理22-23
  • 2.2 纹影系统灵敏度分析23-25
  • 2.3 成像系统设计25-35
  • 2.3.1 拍摄方法的选择25-27
  • 2.3.2 光源的选择27-29
  • 2.3.3 透镜的设置29-31
  • 2.3.4 物平面设置31-32
  • 2.3.5 狭缝的设置32-33
  • 2.3.6 刀口的设置33-34
  • 2.3.7 滤光片的设置34-35
  • 2.4 光路模拟分析35-41
  • 2.4.1 像差介绍35-37
  • 2.4.2 平行光场模拟37-39
  • 2.4.3 系统像差分析39-41
  • 2.5 本章小结41-42
  • 第三章 喷雾图像处理42-73
  • 3.1 图像类型42-43
  • 3.2 图像质量评定43-44
  • 3.3 图像预处理44-47
  • 3.3.1 图像作差44-45
  • 3.3.2 滤波处理45-47
  • 3.4 图像分割47-52
  • 3.4.1 阈值分割48-50
  • 3.4.2 迭代法求阈值50-51
  • 3.4.3 大律法求阈值51-52
  • 3.5 边缘检测52-61
  • 3.5.1 边缘特征分析52-53
  • 3.5.2 边缘像素梯度53
  • 3.5.3 一阶微分边缘检测算子53-58
  • 3.5.4 二阶微分边缘检测算子58-60
  • 3.5.5 各算子处理效果对比60-61
  • 3.6 数学形态学处理61-64
  • 3.6.1 结构元素61
  • 3.6.2 腐蚀和膨胀61-64
  • 3.6.3 开运算与闭运算64
  • 3.7 霍夫变换64-67
  • 3.7.1 霍夫变换原理64-66
  • 3.7.2 结果分析66-67
  • 3.8 图像宏观参数分析67-72
  • 3.8.1 图像数值描述67
  • 3.8.2 喷雾锥角测量67-69
  • 3.8.3 喷雾贯穿距测量69-70
  • 3.8.4 误差分析70-72
  • 3.9 本章小结72-73
  • 第四章 柴油喷雾实验结果分析73-88
  • 4.1 不同转速下的柴油宏观特性78-82
  • 4.2 不同孔径下的柴油宏观特性82-85
  • 4.3 不同背压下的柴油宏观特性85-87
  • 4.4 本章小结87-88
  • 结论与展望88-90
  • 全文总结88-89
  • 工作展望89-90
  • 参考文献90-9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96-97
  • 致谢9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毅强;陈皓;秦静;周建伟;李翔;刘斌;胡铁钢;吴学松;;直喷汽油机喷嘴积碳对喷雾的影响[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5年04期

2 邓鹏;黄荣华;马寅杰;张永林;黄胜;孟宪超;;强化混合条件下乙醇柴油和柴油的喷雾混合特性[J];内燃机学报;2014年02期

3 安彦召;黄豪中;苏万华;毛立伟;梁源飞;;燃油属性和环境密度对柴油机混合燃料喷雾的影响[J];内燃机学报;2013年02期

4 汪东生;;微小狭缝的制作方法[J];科技视界;2012年24期

5 张玉银;张高明;许敏;;直喷汽油机燃烧系统开发中的喷雾激光诊断技术[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1年04期

6 叶继飞;金燕;吴文堂;蒋冠雷;;纹影技术中光源的选择与设计方法[J];实验流体力学;2011年04期

7 鄂亚佳;许敏;曾纬;张高明;张玉银;;基于平面激光Mie散射技术的乙醇喷雾特性研究[J];内燃机工程;2011年02期

8 朱斌;许敏;张玉银;张高明;;乙醇汽油喷雾特性研究及低压直喷喷嘴优化[J];车用发动机;2011年01期

9 周敬;;图像分割中阈值法的研究[J];机电技术;2010年01期

10 郝鹏;吴一辉;张平;刘永顺;张科;黎海文;;一种基于MEMS微硅多狭缝分光光度计[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侯军兴;二甲醚—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喷射及发动机燃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张辉亚;二甲醚喷雾特性与燃烧过程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孙双花;视觉测量关键技术及在自动检测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樊玉赢;激光测距仪光学系统设计及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2 毕超;高温锻件视觉测量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王延翔;基于均值算法的混合噪声图像滤波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濮正国;基于图像分析的视频监控系统信息存储技术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49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849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a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