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渤海海域溢油应急基地多目标优化选址方法

发布时间:2018-04-20 03:15

  本文选题:海洋溢油 + 应急基地 ; 参考:《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摘要】:针对渤海海域日益严峻的溢油风险问题,在对渤海海域溢油事故历史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渤海海域溢油源离散为有限个溢油点,采用事件树分析法确定各溢油点的风险等级,评估各溢油点对应急力量的需求,并对渤海周边可建立应急基地的具体位置进行费效分析,确定各应急基地的总灾难转移费用指标。还结合溢油点和应急点的位置关系,探讨了渤海海域溢油应急基地的多目标优化选址问题,采用遗传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绥中、塘沽、龙口3个溢油应急基地的基础上,在东营、营口、大连3个地方规划建设溢油应急基地,是渤海海域海上应急基地设置的最优化方案。
[Abstract]:In view of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of oil spill risk in Bohai Sea area,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data of oil spill accident in Bohai Sea area, the source of oil spill in Bohai Sea area is discretized into a limited number of oil spill points, and the risk grade of each oil spill point is determined by event Tree Analysis metho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total disaster transfer cost index of each emergency base, the demand of emergency force for each oil spill site is evaluated, and the specific location of emergency base around Bohai Sea is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loc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il spill point and the emergency point,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location problem of the oil spill emergency base in Bohai Sea is discussed, and the genetic algorithm is used to solve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 the basis of the three oil spill emergency bases in Suizhong, Tanggu and Longkou, it is the optimum scheme to set up the offshore emergency bases in Bohai Sea area b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ng the oil spill emergency bases in Dongying, Yingkou and Dalian.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天津海事局船员考试中心;国家安全水运中心;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479156)
【分类号】:X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再升;渤海海域将成为我国东部石油稳产的重要基地[J];石油科技论坛;2000年04期

2 王修林,邓宁宁,李克强,石晓勇,祝陈坚,韩秀荣,张传松,王磊;渤海海域夏季石油烃污染状况及其环境容量估算[J];海洋环境科学;2004年04期

3 张云;李雪铭;张建丽;景昕蒂;;渤海海域重点产业围填海发展结构与模式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年11期

4 邱楠生;魏刚;李翠翠;张媛;郭永华;;渤海海域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年04期

5 蔡乾忠;渤海地区油气普查的成果及展望[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9年03期

6 林曼曼;张勇;薛春汀;于开宁;刘珊珊;毕世普;胡刚;;环渤海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评价[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3年06期

7 余一欣;周心怀;徐长贵;吕丁友;魏刚;王桂华;;渤海海域新生代断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2期

8 吴秀杰,,滕学春;四种典型方向谱模式在渤海海域的应用[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5年03期

9 龚强,张淑杰,韩玺山,孟莹;1998年渤海赤潮发生与气象条件关系初探[J];辽宁气象;1999年02期

10 欧进萍,段忠东,陆钦年,刘春厚,杨国金;渤海海域的风特性统计分析[J];海洋通报;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永华;;烃源条件对渤海海域天然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的新认识[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吴姗姗;刘容子;齐连明;梁湘波;;渤海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3 运倩茹;沈琴;;渤海海域主要油气藏油源、充注与运移的地球化学研究[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姜培海;徐长贵;杨波;;渤海海域油气勘探历史回顾与其重要意义[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5 张棣;徐兴平;王言哲;蒋文春;于舰;;沉垫自升式平台渤海深水区作业可行性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6 田立新;;地球物理技术在渤海海域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左银辉;邱楠生;;渤海海域热史及烃源灶演化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文志刚;唐友军;徐耀辉;李浮萍;别旭伟;;渤海海域中西部地区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气源研究[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李宁;张庆河;;渤海海域表层硝酸盐含量变化分析[A];第九届全国河口海岸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任福安;殷佩海;;渤海海域船舶及相关作业的污染源调查[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湖;渤海海域绿色航运政策研究课题通过评审[N];中国船舶报;2005年

2 通讯员 张春昌;“实施渤海海域绿色航运政策研究”通过评审[N];中国水运报;2005年

3 记者 林钺峰 实习记者 陈宗瑞;有效整合增强渤海海域管理服务能力[N];边防警察报;2008年

4 安蓓 张艺;渤海海域获油气发现[N];中国化工报;2009年

5 记者 安蓓 张艺;中国发现渤海海域新油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6 周志全 付强;泛渤海海域实现通信网络全面覆盖[N];人民邮电;2004年

7 安蓓 张艺;中国海油在渤海海域获得两个油气发现[N];中国石化报;2009年

8 特约记者 贾全欣;我国在渤海海域发现油气田群[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孟雨;渤海是油库[N];中国矿业报;2000年

10 王敬东;渤海海域建立船污应急联动机制[N];中国交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修鹏;渤海海域水色遥感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季有俊;渤海海域泥沙输运对季节性因素及地形变化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支鹏遥;主动源OBS探测及地壳结构成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t

本文编号:1775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775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a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