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东海溶解碳水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20-05-07 11:51
【摘要】:碳水化合物普遍存在于海洋环境中,包括海洋生物、溶解有机物、胶体、沉积物及悬浮颗粒物。碳水化合物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并可以转化成蛋白质、类脂、核酸等基本成分,它也是海洋有机碳中可鉴别组分的主要组成,因此,在海洋食物链循环和碳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中国东部陆架海区—黄海和东海为研究目标,对这些海域中溶解态单糖(MCHO)和多糖(PCHO)的浓度分布、时空变化、影响因素以及对溶解有机碳(DOC)的贡献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本论文还进行了室内藻类培养实验,研究了中国近海海域两种常见藻种生产释放MCHO和PCHO的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于2009年11~12月对黄海和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MCHO和PCHO的浓度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表层海水中MCHO和PCHO的浓度分别在0.1 ~ 52.4μmol C/L和0.1 ~214.7μmol C/L,平均浓度分别为11.0±9.9和39.8±49.9μmol C/L。MCHO和PCHO的浓度分布趋势类似,都分别明显存在几个高值区和低值区。线性回归表明,在表层海水和垂直水体中,MCHO和PCHO浓度与叶绿素之间都不存在显著线性关系,表明叶绿素并不是控制MCHO和PCHO浓度的唯一因素。秋末冬初,由于水体垂直混合加强,MCHO和PCHO的浓度没有明显规律。另外,在垂直水团的底部出现了几处MCHO和PCHO浓度的高值区,这表明底层水体或沉积物中存在碳水化合物的源。 2.于2009.12.23 - 2010.1.5(冬季)对东海海域MCHO和PCHO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海表层海水中MCHO和PCHO的浓度分别在0.7 - 11.4μmol C/L和1.4 - 20.7μmol C/L之间,平均浓度分别为4.3和8.5μmol C/L。冬季东海表层海水中MCHO和PCHO浓度的水平分布明显受到长江冲淡水和黑潮水影响,由近岸向外海总体上呈现递减的趋势。在垂直方向上,冬季东北季风引起剧烈的海水垂直运动,导致水体强烈混合,使得MCHO、PCHO和TCHO浓度在垂直方向上变化复杂,没有明显规律。另外,对长江口外的DH (01 ~ 05)、PN和DH (31a ~ 37)三个断面表层海水中TCHO浓度分别与盐度、温度和Chl-a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TCHO浓度与盐度和温度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与Chl-a浓度呈线性正相关。周日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PCHO浓度在中午12:00达到最大,在夜晚降到最低;MCHO浓度随着PCHO浓度的减少而增加,表明部分单糖是由多糖水解而来的。 3.选取了二种中国近海常见藻种,即三角褐指藻(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培养实验研究了两种海洋微藻在生长周期内生产释放MCHO和PCHO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 两种微藻都不同程度地释放出MCHO和PCHO。培养液中MCHO含量的差异为小球藻三角褐指藻;PCHO含量的差异为三角褐指藻小球藻。单位生物量内,小球藻培养液中MCHO和PCHO含量平均分别比三角褐指藻高19和1.7倍。并且MCHO和PCHO含量在指数生长期和稳定生长期内变化不大,在衰老期则迅速增加。另外,两种微藻中,MCHO和PCHO浓度分别都与DOC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而与Chl-a之间未发现线性相关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P734
本文编号:2652928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P7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伟;盐和铬对单细胞藻生理生化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2 许一;于非;张志欣;郭景松;;冬季黄海暖流的诊断计算[J];海洋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3 王保栋,王桂云,郑昌洙,梁东范;南黄海冬季生源要素的分布特征[J];黄渤海海洋;1999年01期
4 张慧;朱伟;王学辉;沈俊;章建程;刘永德;;几种海洋生物多糖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比较[J];海军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5 徐鲁强,陈建芳,郑连福;南海北部沉降颗粒物中的糖类分布[J];海洋通报;1996年04期
6 纪明侯;曹文达;裘香荃;;胶州湾可溶态碳水化合物的分布[J];海洋湖沼通报;1983年02期
7 孙林枫,任素梅,唐思齐;长江口及舟山附近海水中碳水化合物的分布特征[J];海洋与湖沼;1988年04期
8 何碧烟,戴民汉,曹莉,徐立,黄伟,王新红;气相色谱法分析海洋沉积物中多糖的组成[J];海洋与湖沼;2003年03期
9 陆道明,张再峰,张经,任素梅;雨水中碳水化合物的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1995年01期
10 张再峰,任素梅,张经;青岛地区大气沉降物中碳水化合物初步研究[J];海洋科学;199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艳萍;中国近海溶解碳水化合物的浓度分布与影响因素[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前前;东海典型赤潮藻检测的荧光光谱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52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529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