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锥体结构冰激振动与隔振锥体设计

发布时间:2020-06-02 16:22
【摘要】:海洋平台结构是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的基础性设施,在生产作业中长期处于恶劣的海洋环境中。随着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冰激振动对海洋平台的威胁越来越大。合理的设计抗冰振的新型海洋平台和采取措施对海洋平台冰激振动进行控制己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降低平台的冰致振动响应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提高平台结构的总体刚度,这样做显然会使平台加重而不满足经济性要求;二是对平台结构的冰致振动进行主动控制,但是此种方案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很难实施并且不会降低海洋平台的总体成本;三是对平台结构进行减振和隔振控制,相对来说,此种方案是行之有效并且经济实用的。本文的研究工作就是建立在隔振技术基础之上的。 本文首先简单对海洋平台加固定锥后冰激特点进行了概述,并引入冰力函数的概念,从冰力函数的特点来看,它是窄带的随机过程,可以看成冲击载荷。结合冲击隔振的理论,我们就可以把固定锥体设计具有隔离振源的隔振锥体了。隔振锥体的设计包括刚度和阻尼两方面的问题。选择合理的刚度和阻尼就能使平台的响应明显的降低。通过MATLAB对海洋平台锥体隔振的力学模型和用ANSYS对DCP平台进行数值仿真,得到相同的结果,即:锥体的固有频率远离平台固有频率时,减振效果是最好的,但同时还要考虑锥体允许的最大位移情况。在众多的隔振器中,我们选择了叠层橡胶支座作为锥体隔振的隔振元件。因为叠层橡胶支座因其承载力大,水平刚度适中很适合用在锥体隔振上面。同时橡胶经防腐处理其耐久性和防腐能力也很高。
【图文】:

锥体模型,隔振,隔振器


图4.2隔振锥体模型图Fig4.2the加deldr舰ingofisolatedvibrationeone结章主要介绍了隔振器的设计原则,,同时我们在众多的隔振器中选择了平台的隔振装置。本章主要介绍了橡胶支座的性能、水平刚度的计算和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P7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锋,于晓,胡玉境,岳前进;冰排在锥面上的断裂长度[J];海洋工程;2002年04期

2 段学超;仇原鹰;;柔性支撑Stewart平台自适应交互PID隔振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9年06期

3 李锋;岳前进;;窄锥结构的最不利动冰力[J];工程力学;2010年05期

4 杨樝;欧进萍;;多自由度结构的磁流变阻尼顶层隔振控制[J];世界地震工程;2008年02期

5 武文华;于佰杰;许宁;岳前进;;海冰与锥体抗冰结构动力作用的数值模拟[J];工程力学;2008年11期

6 张力;张文首;岳前进;;海洋平台冰激振动吸振减振的实验研究[J];中国海洋平台;2007年05期

7 曲月霞,王永学;海冰对近海结构物作用的随机模型[J];中国海洋平台;2000年02期

8 季顺迎;王安良;车啸飞;岳前进;;锥体导管架海洋平台冰激结构振动响应分析[J];海洋工程;2011年02期

9 岳前进,毕祥军,于晓,时忠民;锥体结构的冰激振动与冰力函数[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10 佟建峰,宋安,史庆增;冰激振动及冰荷载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海洋工程;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屈衍;基于现场实验的海洋结构随机冰荷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潘存治;含滞回非线性作动器的隔振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李锐;基于磁流变液悬置的发动机隔振方法与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张旭辉;超磁致伸缩作动器优化及主动隔振控制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5 宋春生;柔性浮筏系统的磁悬浮主动隔振理论与控制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世嵬;基于磁流变悬置的发动机主动隔振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宏波;锥体结构冰激振动与隔振锥体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于晓;渤海海冰锥体冰荷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3 马盛俊;海洋平台隔振锥体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邵鹄;基于电流变阻尼器控制的浮筏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鲁云峰;基于CAN总线空气弹簧隔振基础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姜鹏;双端质量在城市高架轨道环境振动控制中的应用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7 田静;乘用车排气系统悬挂位置设计及隔振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沈建;动量飞轮隔振平台性能仿真与最优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王月;空间运动可控多自由度隔振平台的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陈伟;微制造平台隔振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93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693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c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