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竖轴水轮机的漂浮式潮流发电装置水动力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预报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P743;TM612
【部分图文】: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和中国海洋大学以柔性叶片研究和应用为背景,共同研制了一款??基于竖轴柔性叶片水轮机的漂浮式潮流发电装置[6],并于2008年12月在青岛斋堂岛海??域进行了实验测试,见图1.4。该发电装置的能量转换机构为多布置三角形柔性叶片竖??轴水轮机,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能够实现自启动。载体部分采用了双浮体升降式??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和制造成本低等特点。??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哈尔滨工程大学于2012年完成了?“海能I”??号2X?150kW潮流实验电站的设计和建造,并2013年在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示范运营。??该发电装置总长24m,总宽13.9m,型深3m,吃水1.2m,为基于竖轴水轮机的漂浮式??潮流发电装置,采用双体船式载体结构,锚泊定位,双转子,竖轴直叶水轮机,可实现??电能的变化和控制,发出的电经海底电缆输向官山岛。??基于竖轴水轮机的漂浮式潮流发电装置的开发较少
蓝能(Blue?Energy?Technology)公司1281开发了一款Davis?Hydro水水轮机属于H型四叶固定偏角水轮机,四个叶片均为直叶片,对称布置,连接于,经齿轮箱传动驱动发电机发电,如图1.6所示。水轮机置于锚固在海底的水泥沉通过沉箱增强流速,提高能量转换效率。1984年蓝能公司开发了?100kW的样机,??叶轮外侧加装了导流罩,使之成为导流增强型水轮机。New?Energy?Corporation发了?EnCurrent水轮机[29],如图1.7所示。该水轮机的叶轮结构与蓝能公司的Davro水轮机相似,其中5kW和25kW的机型已经在加拿大和美国有应用,目前正在50kW的机型。??
?图丨.6?Davis?Hydro水轮机?图1.7?EnCurrent水轮机??Fig?1.6?Davis?Hydro?turbine?Fig?1.7?EnCurrent?turbine??在加拿大,蓝能(Blue?Energy?Technology)公司1281开发了一款Davis?Hydro水轮机,??该水轮机属于H型四叶固定偏角水轮机,四个叶片均为直叶片,对称布置,连接于转轴??上,经齿轮箱传动驱动发电机发电,如图1.6所示。水轮机置于锚固在海底的水泥沉箱??内,通过沉箱增强流速,提高能量转换效率。1984年蓝能公司开发了?100kW的样机,??并在叶轮外侧加装了导流罩,使之成为导流增强型水轮机。New?Energy?Corporation公??司开发了?EnCurrent水轮机[29],如图1.7所示。该水轮机的叶轮结构与蓝能公司的Davis??Hydro水轮机相似,其中5kW和25kW的机型已经在加拿大和美国有应用,目前正在开??发250kW的机型。??图1.8Kobold水轮机??Figl.8?Kobold?turbine??在意大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斌;一种超常发电装置的创意设计[J];发明与革新;2002年06期
2 曲桂娴;刘鸿涛;贺玉龙;孙小端;;行人天桥自动发电装置的设计计算[J];科技信息;2013年13期
3 陈兵;杨宗宇;Tom Bruce;;越浪式波能发电装置的水力性能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3年01期
4 宋雨泽;王项南;王鑫;路宽;杨宁;韩林生;;潮流能发电装置测试平台结构设计浅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年09期
5 王小龙;;举手投足也可发电[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年11期
6 蒋贵兴;微型发电装置的曙光[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0年12期
7 马勇;张亮;马良;陈展;;竖轴水轮机式潮流能发电装置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导报;2012年12期
8 马勇;张亮;由世洲;;潮流发电装置运动衰减特性与不规则波响应[J];力学学报;2013年03期
9 郭小天;张亮;;潮流发电装置弹性锚泊设计[J];应用科技;2013年03期
10 孙泽阳;任岚晖;徐奕林;;一种无轴式节流发电装置的设计与CFX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勇;基于竖轴水轮机的漂浮式潮流发电装置水动力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预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2 袁江波;圆盘式压电发电装置发电性能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刘娅君;碟型越浪式波能发电装置的系统设计及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杨亮;仿金枪鱼摆动尾鳍的水动力性能与推进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郭春雨;螺旋桨与舵附推力鳍相互干扰水动力性能数值计算[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陈展;摆式河流动能发电装置原理设计与水动力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7 冯佰威;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的船舶水动力性能综合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嘉文;新型海上风机浮式基础设计与风机系统耦合动力分析[D];天津大学;2014年
9 葛新发;赛艇水动力性能和运动员机能的评定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魏跃峰;浮式钻井生产储油轮(FDPSO)水动力性能及概念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锋;永磁式海洋波动发电装置的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耿超凡;压力发电装置的实用化设计与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张智博;碟式斯特林太阳能光热发电装置中的光追踪控制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邢琳琳;风光生联合发电装置结构优化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5 赵子超;多振子串联压电发电装置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雷道涛;轮机式浪流发电装置的设计与数值模拟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4年
7 白文娟;风光塔式发电装置及方法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8 高人杰;组合型振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韩光华;越浪式波能发电装置的能量转换系统设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孟维文;小型水流能发电装置设计与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71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71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