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利用反射地震水体处理技术探测东海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

发布时间:2021-06-09 13:59
  该文针对东海冲绳海槽盆地的二维地震资料,采用地震海洋学的方法,对水体反射数据进行处理,发现了典型的羽状反射流特征,结合BSR等异常,综合分析认为是渗漏型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证据,证明水体处理技术在东海冲绳海槽盆地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中是可行的、有效的。 

【文章来源】:海洋石油. 2020,40(04)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利用反射地震水体处理技术探测东海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


图2冲绳海槽盆地常规二维地震炮集数据(1.6?S以上是被直达波掩盖的弱水层反射)??2.2水体处理思路??众所周知,水体间的阻抗差异要远远小于地??恢复以及噪声消除时尽量保护有效信号

处理流程图,水体,技术,冲绳海槽


??4.??2020年12月??1.8??2.0??1.8??2.0??图5球面扩散前(左)后(右)的炮集记录??图3冲绳海槽水体处理流程??理技术:水体数据分离、水体反射信号增强去噪??技术与水体成像技术。??1.1???1.2?——?M??2.2.1?体数据分离技术??东海冲绳海槽海底地形崎岖,变化剧烈??(图4),水深从十几米变化到一千多米,用简单??的切除不能有效获得精细的水体数据。本次采用??了从导航数据里提取水深数据,拟合海底,利用??海底信息控制零偏移距的切除时间,再结合偏移??距信息拟合双曲线实施叠前数据切除,实现水体??数据的精确分离。??2.2.2?7JC体反射信号增强去嗓技术??水体反射增强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水体??反射能量的补偿,二是消除水体反射以外的其它??强能量干扰。??几何扩散而损失的能量通过常规球面扩散补??偿等方式恢复,图5是球面扩散补偿前后的炮集??展示,可以看出深层能量得到有效补偿,不同深??度能量变得均一。???[1.1??-1.2??图4冲绳海槽盆地地震剖面(可以看出海底起伏剧烈,7JC深变化大)??球面扩散补偿前?球面扩散补倭后??炮号??4?054?4?057?4?060?4?063?4?066?4?069?4?072??4?054?4?057?4?060?4?063?4?066?4?069?4?072??4567890123456??

剖面图,水体,冲绳海槽,成像


??6????%?A?h?>??2020年12月??图8冲绳海槽水体与地震成像结果叠合??从图8可以看出,在剖面上存在三个反射异??常。其中异常1比较弱,异常2和异常3表现出??非常典型的喷射状羽状流反射特征,相比水体中??温盐层所引起层状反射,这类异常显示出不同的??反射特征,呈现出雾状锥体特征,且从海底向上??逐渐发散,并伴随有同相轴下拉的特征,推测其??为气体溢散反射特征。在异常2的下方发育典型??的BSR反射特征,并伴有一定的速度异常。而异??常1和异常3的下方,BSR特征并不明显。??BSR又称似海底反射,它是水合物成矿带和??之下含游离气的低速地层之间的界面所形成的反??射。BSR虽然是识别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在水合物勘查实践中,发现BSR和水合??物赋存区不存在绝对的对应关系'曾经发现BSR??特征微弱或缺失的情况,如大洋钻探计划曾在多??个钻获水合物样品的地区发现BSR缺失现象。当??地层反射波和海底平行时,BSR的识别也会比较??困难。因此,水体反射上的羽状流反射异常,结??合下方BSR异常的解释,降低多解性。如异常2??就很可能是渗漏型天然气存在的证据;而对于下??方BSR不明显的异常(异常1和异常3),并不??能排除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可能性。??4结论??利用油气勘探采集的地震数据对水合物赋存??识别研究是一种非常经济且比较有效的方式。由??于水体中的反射能量非常弱且相对于常规油气勘??探而言,水体记录非常短,常规油气勘探地震资??料处理流程与参数不能适应针对水体数据的处理,??本文针对东海冲绳海槽的水体数据特点探索了水??体分离、7JC体信号增强去噪与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成功[J]. 天工.  天然气工业. 2020(04)
[2]冲绳海槽海底冷泉-热液系统相互作用[J]. 吴能友,孙治雷,卢建国,蔡峰,曹红,耿威,罗敏,张喜林,李清,尚鲁宁,王利波,张现荣,徐翠玲,翟滨,李鑫,龚建明,胡钰,林根妹.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05)
[3]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 景鹏飞,胡高伟,卜庆涛,徐华宁.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5)
[4]利用多道地震反射数据探测神狐海域渗漏型水合物[J]. 徐华宁,邢涛,王家生,李丽青,梁蓓雯,舒虎,张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2(S1)
[5]地震海洋学研究进展[J]. 董崇志,宋海斌,拜阳,黄兴辉,宋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01)
[6]利用地震方法识别天然气水合物[J]. 胡中平,孙建国,赵群.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06)



本文编号:3220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220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1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