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吕宋海峡上层海洋对于台风Nanmadol响应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试验

发布时间:2021-09-29 06:56
  本文对2011年8月1111号台风南玛都(Nanmadol)三次登陆两次入海的反复过程着重从台风水汽供给与再发展机制进行了探讨,并试图总结出吕宋海峡地形对台风生消的作用。再利用2011年开始运行的最新CFSV2(Climate ForecastSystem Version2)海洋场预报资料就吕宋海峡对南玛都的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进一步研究了吕宋海峡响应台风的海流场、SSS(SeaSurface Salinity)、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以及垂直速度特征。首先,本文利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统计了西北太平洋近51年(1961-2011)热带气旋频数的年际变化和月际变化,研究发现热带气旋的频数有减小的趋势,且一年中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7、8、9三个月。然后,本文分析了南玛都背景环流形势和风场结构,研究发现台风气旋式结构的风场中右侧的风速要大于左侧;同时着重分析了超级台风中水汽收支与台风发展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充足的水汽使得台风得以迅速加强和发展,台风登陆后水汽供应减少是台风衰减的主要原因。同时,利用CFSV2的预报场,分析了...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吕宋海峡上层海洋对于台风Nanmadol响应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试验


961年~2011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年际变化(Y轴:频数,X轴:年)

吕宋海峡上层海洋对于台风Nanmadol响应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试验


961年~2011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月际变化(Y轴:频数,X轴:年)

吕宋海峡上层海洋对于台风Nanmadol响应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试验


图1.3台风结构垂直剖面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面温度变化影响台风“海棠”强度的数值研究[J]. 马艳,华锋,陈丽娟,陈尚,曲媛媛.  海洋科学进展. 2007(04)
[2]黄、东海海洋对于台风过程的响应[J]. 黄立文,邓健.  海洋与湖沼. 2007(03)
[3]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登陆我国台风特征的分析[J]. 曹楚,彭加毅,余锦华.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04)
[4]Observation of ocean current response to 1998 Hurricane Georges in the Gulf of Mexico[J]. LAI Ronald J,HUANG Norden E,LIU W Timothy.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06(01)
[5]西北太平洋暖池区台风对海表盐度的影响[J]. 许东峰,刘增宏,徐晓华,许建平.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5(06)
[6]台风Dan(9914)的水汽输送特征[J]. 邓国,周玉淑,于占江.  热带气象学报. 2005(05)
[7]2000年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产量分布及其与表温关系的初步研究[J]. 陈新军,刘必林,王跃中.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5(01)
[8]2001年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产量分布与表温关系的初步研究[J]. 刘必林,陈新军.  海洋渔业. 2004(04)
[9]卫星遥感速报北太平洋渔场海温方法研究[J]. 毛志华,朱乾坤,潘德炉,龚芳.  中国水产科学. 2003(06)
[10]南海上层流场对Frankic(9606)强热带风暴响应的数值计算[J]. 李东辉,张铭.  海洋预报. 2003(04)



本文编号:3413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413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3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