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长江口潮滩沉积物—水界面营养元素N的累积、迁移过程

发布时间:2025-07-02 00:06
  长江口滨岸潮滩受潮汐、径流双重影响,是一个典型的海陆交互作用地带,其特有的河口过程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国际河口与海岸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选择高强度作用下的城市化河口——长江河口滨岸潮滩为研究对象,以其自然环境变化特征为基础,运用现场测试与实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从环境地球化学的角度,对滨岸潮滩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N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早期成岩过程进行研究,并探讨了由潮汐循环引起的干湿交替过程以及底栖藻类等因素对界面营养元素氮交换产生影响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取得了如下认识: (1) 应用Eh、Fe3+/Fe2+值和OC等环境特征指标,首次对长江口滨岸潮滩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环境进行了研究,在不考虑沉积物OC含量时对长江口滨岸潮滩表层沉积物进行环境分区划分,结果表明长江口滨岸潮滩过渡区和咸水区的表层沉积物基本处在氧化或弱氧化环境中,其余采样点处在弱还原与还原环境中。 (2) 长江河口潮滩沉积物-水界面附近N的赋存形态和累积特征显示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Eh、可交换态氮以及上覆水营养盐的含量不同程度的影响沉积...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河口滨岸带沉积物-水界面N的研究进展
        1.2.1 河口滨岸带水体环境中N的来源输入及收支研究
        1.2.2 河口滨岸带水体环境N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累积特征
        1.2.3 界面间N的动态交换过程研究
        1.2.4 理化环境因子对潮滩沉积物-水环境中N循环的影响
        1.2.5 潮滩N循环过程中的底栖生物效应研究
    1.3 技术路线和主要成果
        1.3.1 技术路线
        1.3.2 论文创新点与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区域背景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长江口滨岸潮滩环境特征
        2.1.1 长江口自然特征
        2.1.2 采样断面概况
    2.2 采样与样品分析
        2.2.1 样品采集情况
        2.2.2 分析方法及测试技术
第三章 潮滩环境因子特征分析与环境分区
    3.1 上覆水体环境因子特征分析
        3.1.1 盐度与电导率
        3.1.2 水温与DO
        3.1.3 pH
        3.1.4 小结
    3.2 沉积物环境因子指标与环境分区特征
        3.2.1 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3.2.2 表层沉积物氧化还原环境
        3.2.3 柱样沉积物氧化还原环境
第四章 潮滩沉积物-水界面N的累积特征与扩散通量
    4.1 上覆水中N的累积与环境因子变化
        4.1.1 时空变化规律
        4.1.2 无机态N与水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4.2 表层沉积物孔隙水中N的累积与影响因素分析
        4.2.1 时空变化规律
        4.2.2 孔隙水中无机态N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界面间N的扩散通量
        4.3.1 扩散通量方程
        4.3.2 扩散系数修正
        4.3.3 应用实例
        4.3.4 影响扩散通量的因素分析
    4.4 表层沉积物中N的累积与影响因素分析
        4.4.1 可交换态无机N与TN的时空变化
        4.4.2 OM、TN、粒度的时空分布与相关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潮滩柱样沉积物中N的早期成岩过程
    5.1 浒浦(XP)
        5.1.1 溶解态无机N的剖面分布
        5.1.2 可交换态无机N的剖面分布
        5.1.3 TN、OM及粘土含量的剖面分布
    5.2 浏河口(LHK)
        5.2.1 溶解态无机N的剖面分布
        5.2.2 可交换态无机N的剖面分布
        5.2.3 TN、OM及粘土含量的剖面分布
    5.3 吴淞口(WSK)
        5.3.1 溶解态无机N的剖面分布
        5.3.2 可交换态无机N的剖面分布
        5.3.3 TN、OM及粘土含量的剖面分布
    5.4 朝阳农场(CY)
        5.4.1 溶解态无机N的剖面分布
        5.4.2 可交换态无机N的剖面分布
        5.4.3 TN、OM及粘土含量的剖面分布
    5.5 讨论
        5.5.1 溶解态无机N与可交换态无机N
        5.5.2 OM、TN与可交换态NH4
+-N
        5.5.3 可交换态NH4
+-N与溶解态NH4
+-N
        5.5.4 孔隙水中NH4
+-N的早期成岩模式
    5.6 结论
第六章 沉积物-水界面N交换的影响因子研究
    6.1 暴露-浸没对表层沉积物N迁移转化的影响
        6.1.1 崇明东滩
        6.1.2 朝阳农场
        6.1.3 小结
    6.2 潮汐循环对上覆水体营养盐变化的影响
        6.2.1 崇明东滩
        6.2.2 东海农场
        6.2.3 各因子关系讨论
        6.2.4 小结
    6.3 底栖藻类效应研究
        6.3.1 样品采集
        6.3.2 室内模拟
        6.3.3 实验模拟结果
        6.3.4 小结和认识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54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4054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d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