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新型二氰胺类自燃离子液体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3 18:24

  本文关键词:新型二氰胺类自燃离子液体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离子液体 自燃 四甲基乙二胺 硼氢化合物 模拟计算


【摘要】:自燃推进剂作为一类化学点火的液体推进剂,可简化发动机设计及实现万次无故障点火,是火箭及太空飞行器的重要动力,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自燃离子液体显示出了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燃烧性能,具有替代传统推进剂燃料(肼及其衍生物)的应用潜能,受到含能材料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以四甲基乙二胺和三甲胺硼烷络合物为反应底物,设计合成了4种四甲基乙二胺类和10种双(R-基咪唑)硼烷类自燃离子液体。通过1H和13C NMR、IR和元素分析(或高分辨质谱)综合表征,确认了所得离子液体的结构;通过密度、粘度、热稳定性、点火性能测试及相关计算,系统表征了离子液体的结构-物性关系。对于四种四甲基乙二胺类离子液体,计算模拟的振动光谱与实验相符,为离子液体结构确认提供了理论支撑。阳离子烷基侧链对离子液体性质有显著影响,呈现规律性。该类离子液体热稳定性好,分解温度均在200oC以上,生成焓在85.1~154.4 kJ·mol-1之间。其中,2-(二甲基胺)-N,N,N-三甲基乙二胺二氰胺的燃烧性能较好,点火延迟时间84 ms,比冲158 s。对于十种双(R-基咪唑)硼烷类离子液体,阳离子的烃基侧链对离子液体性质也有规律性的影响。该类离子液体密度在1.04~1.27 g·cm-3之间,生成焓在12.4~484.9kJ·mol-1之间,分解活化能在74.72~130.82 kJ·mol-1之间。其中,双(烯丙基咪唑)硼烷二氰胺的燃烧性能较好,点火延迟时间18 ms,比冲176.7 s。设计合成的离子液体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良好的自燃燃料特性,是肼及其衍生物的潜在替代产品。2-(二甲基胺)-N,N,N-三甲基乙二胺二氰胺和双(烯丙基咪唑)硼烷二氰胺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有望成为双组元自燃推进剂的绿色燃料。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5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友军;周阳;周磊;;离子液体及其应用进展[J];辽宁化工;2008年11期

2 杨雅立,王晓化,寇元,闵恩泽;不断壮大的离子液体家族[J];化学进展;2003年06期

3 耿卫国;李雪辉;王乐夫;段红丽;潘微平;;多羧基咪唑离子液体的酸性表征[J];物理化学学报;2006年02期

4 高云;赵继阳;;对称性咪唑类离子液体结构与熔点关系的探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刘伟山;陶国宏;何玲;寇元;;功能化的离子液体:手性离子液体的合成与应用[J];有机化学;2006年08期

6 雷群芳,侯虞钧;液体结构与热导率模型[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1年06期

7 张锁江;姚晓倩;刘晓敏;王金泉;;离子液体构效关系及应用[J];化学进展;2009年11期

8 王学军;唐军柯;王丽;张恒;;含氟离子液体与功能材料[J];有机氟工业;2013年03期

9 赵旭;邢华斌;李如龙;杨启炜;苏宝根;任其龙;;离子液体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1年11期

10 马征;董晓霞;胡玉峰;张柏松;徐长英;刘艳升;;由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研究离子液体结构对有机反应的影响(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金森;李鸿雁;王大喜;窦荣坦;刘靖疆;;烷基吡啶型离子液体结构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勇;朱霄;张力群;高艳;李浩然;;内酰胺型离子液体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信息学与化学计量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蒋子江;齐力;;含离子液体结构的低分子量电解质的结构表征[A];第十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董娴;谢辉;李梅;陈卓;;一种新型咪唑型手性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窦荣坦;王大喜;高金森;刘靖疆;;氯化三烷基铵盐离子液体结构性质的密度泛函计算[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刘卉;陶国宏;张美芹;邵元华;寇元;;离子液体结构与电化学稳定性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7 焦真;吴永良;王冠楠;吴有庭;张志炳;;用于CO2吸收的新型离子液体的合成[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8 王大喜;王鹏;高金森;董坤;徐春明;刘靖疆;;烷基三氯化铝咪唑盐离子液体结构和红外光谱的模拟计算[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大喜;窦荣坦;高金森;刘靖疆;;烷基三氯化铝季铵盐离子液体结构的模拟计算[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慧勇;张士彪;王键吉;;离子液体[C_nmim]Br(n=8,10,12)在二甲亚砜中的体积性质[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李晓岩;离子液体:为化工注入新鲜血液[N];中国化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仝宇;离子液体液相体系萃取金钯铂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王怀有;系列含镁类离子液体性质、结构及电化学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14年

3 单海霞;新型烷基咪唑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应用[D];江南大学;2010年

4 刘崴崴;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与纺丝成形[D];东华大学;2008年

5 于桂琴;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康丽琴;基于功能离子液体的高效平行纯化与可回收催化剂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7 陈玉娟;水溶液中离子液体与单糖的相互作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魏小锋;离子液体结构及催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蒋栋;离子液体的构效关系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拓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舒杨;基于离子液体萃取分离蛋白质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文;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酸性与结构的关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蒋永飞;聚醚羰基铑离子液体制备表征及催化作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3 付绍辉;工业用离子液体溶剂的计算机辅助选择[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孙雅钗;离子液体吸收CO_2的量子化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5 卜晓雪;离子液体的极性测定及估算[D];辽宁大学;2016年

6 费腾;新型二氰胺类自燃离子液体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7 李淑彩;离子液体数据库及结构—性质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8 王远东;离子液体的粘度与阻抗特性及其分析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欣;咪唑类离子液体合成及铝的电沉积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9年

10 王晓铭;咪唑类离子液体合成及其电沉积的应用[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49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249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7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