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2009年

发布时间:2016-12-21 14:43

  本文关键词:有限元模型静力—模态协同修正技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2009年

蜂窝板GA-PSO模型修正

孔宪仁  秦玉灵  罗文波  

【摘要】:蜂窝板是航天工业设计中一种理想的热防护结构,用遗传-粒子群算法修正蜂窝板结构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该算法即使利用所测得的低阶不完全模态,也能修正高阶模态。遗传-粒子群算法在前期能利用遗传算法搜索全局最优解,后期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细致局部搜索,在模型修正过程中有较高的搜索效率和精度,修正后模型可以模拟实际结构作进一步的分析计算,这对于结构修改计算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分类号】:V229.7
【正文快照】:

1日l雀.1 Jl‘二刁蜂窝板是航天工业设计中一种相当理想的热防护结构。它重量轻,导热系数小,非常适合作为未来航空航天器的围壁结构,因而受到广泛的研究11’。蜂窝板结构动力学特性可以用有限元进行分析,但是由于建模和参数误差等因素的影响,.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延年,刘斌,董锦坤,郭鹏飞;改进遗传算法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7期

2 孙木楠,史志俊;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结构模型修改[J];振动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鹤;刘斌;张延年;韩桂武;;结构优化设计中的组合遗传算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刘剑平;朱浮声;王宏伟;;深基坑土钉支护的参数优化设计[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1期

3 淳庆,邱洪兴;钢桁梁桥基于模型修正方法的损伤程度识别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2期

4 孙正华;李兆霞;;润扬斜拉桥有限元模拟及模态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2期

5 丁幼亮;李爱群;缪长青;李兆霞;韩晓林;;大跨桥梁结构损伤诊断与安全评估的多尺度有限元模拟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2期

6 张延年;李宏男;;双向耦合地震作用下滑移隔震结构振动控制及其优化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1期

7 罗日成,李卫国,李成榕,熊浩,畅广辉;基于改进PSO算法的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声定位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18期

8 朱劲松;肖汝诚;;桥梁损伤识别的实用模型修正方法研究[J];工业建筑;2006年S1期

9 郭勤涛;张令弥;费庆国;;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的发展——模型确认[J];力学进展;2006年01期

10 张延年;董锦坤;朱朝艳;范鹤;李艺;;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振动控制及其优化研究[J];力学与实践;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吉林;夏国星;欧庆保;孙正华;李兆霞;缪长青;;润扬斜拉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模态分析[A];2004北京国际桥梁结构评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费庆国;张令弥;;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结构动态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荣国;楔环连接结构静力接触行为与动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4年

2 田明俊;智能反演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杜思义;基于频率变化与单元矩阵摄动理论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4 马维金;轧机自激振动诊断与结构动力学修改[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5 袁爱民;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孙宁;人工免疫优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赵翔;拉索损伤对斜拉桥结构性能影响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施洲;基于动力测试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及性能评定理论与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王应军;大型斜拉桥长期健康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苏华;指尖密封结构和性能的设计分析与试验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毅;既有混凝土独塔斜拉桥承载力评估[D];福州大学;2004年

2 彭雪林;基于健康监测的大跨度斜拉桥基准有限元模型[D];福州大学;2004年

3 田军;有限元模型静力—模态协同修正技术[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4 董辉;马桑溪长江大桥变形动态监测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尚鑫;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斜拉桥健康状态评估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6 钱晓斌;行走作用下结构振动的响应谱分析方法及人群作用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7 肖俊;基于粒子群算法的GM(1,1)模型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闫翔宇;新型斜拉桥和摩天轮组合结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熊刚;独塔无背索斜拉桥主梁受载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栗燕娜;面向健康诊断的悬索桥有限元模型误差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延年,刘斌,郭鹏飞;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建筑结构优化设计[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0期

2 郭鹏飞,韩英仕,魏英姿;离散变量结构优化的拟满应力设计方法[J];工程力学;2000年01期

3 郭鹏飞,韩英仕;离散变量结构优化设计的拟满应力遗传算法[J];工程力学;2003年02期

4 朱宏平,徐斌,黄玉盈;结构动力模型修正方法的比较研究及评估[J];力学进展;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玉灵;孔宪仁;罗文波;;基于响应面方法的碳纤维蜂窝板有限元模型修正[J];振动与冲击;2011年07期

2 ;国内可再生能源新闻[J];太阳能;2011年05期

3 王晓英;;新型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上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年2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宪仁;秦玉灵;罗文波;;蜂窝板GA-PSO模型修正[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2 孔宪仁;秦玉灵;罗文波;;带飞行因子的粒子群算法的铝蜂窝板模型修正[A];结构及多学科优化工程应用与理论研讨会’2009(CSMO-2009)论文集[C];2009年

3 姜益军;戴宜全;顾成军;石教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用于蜂窝夹芯板的弯曲破坏形态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梁伟;李雪;刘振祺;;MTPS蜂窝板热防护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刘海如;杨立龙;;深圳保利剧院外挂装饰铝板施工技术[A];2008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海如;杨立龙;周锦婷;;深圳保利剧院外挂装饰铝板施工技术[A];’2008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石亦平;韩兰;刘群利;关世伟;;蜂窝夹层板自由振动参数影响分析及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8 潘江;田杰;;卫星蜂窝夹层结构板减重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谭金华;;轻型复合超薄天然石板材的复合技术及未来前景[A];新型建筑材料技术与发展——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新型建筑材料论文集[C];2003年

10 赵楠;薛璞;李玉龙;;鸟体撞击蜂窝夹层板的动力响应分析研究[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翠林;[N];中国建材报;2001年

2 尤其;[N];中华建筑报;2002年

3 彭政国;[N];中华建筑报;2001年

4 张光蓉 四川长虹包装印务有限公司设计所 资深包装设计项目经理 设计室主任;[N];中国包装报;2007年

5 王文明;[N];中国包装报;2001年

6 ;[N];房地产时报;2004年

7 显云;[N];信息时报;2000年

8 ;[N];中华建筑报;2001年

9 江建;[N];经理日报;2004年

10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何晶 张文娟;[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宋虎堂;蜂窝紧凑结构螺旋板换热器[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2 孟黎清;飞机蜂窝结构动态冲击下的破坏机理及吸收能量分配机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道静;家具五金发展及无框蜂窝板家具专用五金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余克志;立式敞开式集中送风式陈列柜模拟与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秦玉灵;基于响应面建模和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鄂玉萍;湿度和应变率对纸质缓冲材料能量吸收特性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0年

7 栾旭;金属蜂窝夹芯板疲劳和冲击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芦颉;金属蜂窝夹芯结构的疲劳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9 李响;承载夹层复合材料的轻量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琳;镁合金蜂窝板和镁—铝蜂窝板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2 陈欢;蜂窝板换热器内部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冯照和;纸基蜂窝固持系统的设计[D];浙江大学;2012年

4 姜逢章;蜂窝板传热元件的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孔照丹;基于DBM方法的铝蜂窝夹层结构非线性参数识别[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王刚;吸能结构动态大变形检测及其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7 陈士哲;蜂窝夹层梁结构在低速冲击下的动力响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武燕;中低速荷载作用下NOMEX蜂窝结构的塑性变形模式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司琳琳;新型轻质家具材料[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10 吴正心;竹环蜂窝板托盘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有限元模型静力—模态协同修正技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2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22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c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