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液压作动器的密封磨粒磨损及寿命预测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7 15:10

  本文关键词:液压作动器的密封磨粒磨损及寿命预测若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年

液压作动器的密封磨粒磨损及寿命预测若干问题研究

吴琼  

【摘要】:液压伺服作动器是飞机飞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可靠性影响着飞机飞行姿态的灵敏性和准确性。液压作动器长期在高温高压的连续工作环境下,它的密封性能影响着正常工作。密封失效引起漏油会降低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更可能危及到整个飞机的安全。在作动器的工作环境中,空气中不免漂浮着固体颗粒,同时其他摩擦副的磨损也会形成磨屑,这些磨粒可能会进入密封圈和活塞杆之间的移动副引发磨粒磨损,这种磨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将以某飞机液压伺服作动器的密封圈-活塞杆移动副为研究对象,对密封性能和寿命预测进行研究。 首先,以Hertz接触模型为理论基础,建立密封结构磨损模型。将磨粒磨损分为两个阶段,即由三体磨粒磨损向二体磨粒磨损的过度,分别对两个磨损阶段建立理论模型。根据斜碰撞理论和Hertz阻尼接触理论,建立三体磨粒磨损模型。再参考磨粒犁削摩擦理论建立二体磨粒磨损模型和含油膜的磨粒磨损模型。 其次,综合考虑橡胶材料的特性,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密封圈和活塞杆之间的磨粒磨损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对作动器密封结构磨粒磨损的两个阶段分别做有限元分析,研究磨粒磨损发生的因素和影响关系。通过分析三体磨损发生与磨粒直径负相关,和运动速度正相关,得到发生三体磨粒磨损的临界条件,提出了判断三体磨粒磨损发生的方法。二体磨损的分析中得到了预测寿命中的最重要因素——接触应力,并分析证明理论模型中二体磨粒磨损的影响因素。 然后,用G-W统计模型将微观的磨粒接触应力转化为宏观的活塞杆表面受到的压应力,提出了磨粒磨损引发的额外应力的统计学计算方法。根据组合磨损计算方法,以磨损量为研究对象,提出预测密封结构磨粒磨损的寿命的方法。 最后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作动器的整体样机,模拟了磨粒磨损引发的额外接触应力下作动器的工作情况,分析了磨粒磨损在宏观上对磨损寿命的影响。并验证了微观磨粒接触的理论。 本文从理论模型,微观应力和宏观应力三方面研究磨粒磨损带来的额外接触应力对密封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在作动器下密封结构的寿命预测方法和磨粒磨损的判定条件。本文为密封结构的机构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提出了密封性判断新的角度,为密封寿命预测提出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V227.82;TB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斌;干煤粉条件下丁腈橡胶磨损规律的研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续海峰;;粘着磨损机理及其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07年S1期

3 林兵;许小村;;基于ANSYS的单磨粒与工件接触摩擦的研究[J];机械工程师;2006年12期

4 樊瑜瑾,杨晓京,李浙昆,刘剑雄;磨粒磨损中微观接触过程的有限元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5 岑启宏,孙琨,方亮,张晓锋,皇志富;二体磨料磨损犁沟及脊的三维有限元动态模拟[J];摩擦学学报;2004年03期

6 方亮,高义民,周庆德;磨粒磨损中磨粒几何外形参数的分析方法[J];摩擦学学报;1995年04期

7 费斌,蒋庄德;工程粗糙表面粘着磨损的分形学研究[J];摩擦学学报;1999年01期

8 杨晓京;陈子辰;樊瑜瑾;李浙昆;;磨粒磨损中微观切削过程分子动力学模拟[J];农业机械学报;2007年05期

9 杜道山,方亮,李从心;三体磨料磨损中磨料粒径分布测定试验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5年01期

10 杨晓京;陈子辰;樊瑜瑾;李浙昆;;磨粒微观滑动接触过程热效应的有限元分析[J];润滑与密封;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茵;龙春光;;苎麻增强聚醚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10年05期

2 崔勇;胡光远;;轧辊表面镀铬对冷轧变形区润滑的影响[J];鞍钢技术;2011年01期

3 秦丽柏;孙廷富;张树勇;任政;胡莲卡;黄文淑;李岩;张华;刘环恩;;高硅铝合金缸套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6期

4 苏红,毛军,薛琳;一种复合式滑动轴承的实验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吴晓兵,孙逢春,李晓雷,安永江;基于机理研究的柴油机活塞环-缸套磨损故障诊断[J];兵工学报;2000年S1期

6 殷军辉;郑坚;倪新华;贾长治;崔凯波;;弹丸膛内运动过程中弹带塑性变形的宏观与微观机理研究[J];兵工学报;2012年06期

7 李孝志;李耀文;周廷萱;谢永松;方为荣;陈济华;;氧-乙炔焰自熔合金粉末喷熔层的摩擦磨损性能[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8 王昱皓,张有忱;椭圆齿轮的弹流润滑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9 金鑫,张之敬;基于制造特性的微小型构件表面形貌数值模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张朝晖,王富耻,周新平,张恒;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点接触弹流润滑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亮;彭辉;甘敏;;医用微型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和螺旋槽参数优化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巴力颖;;热轧支承辊磨损模型的研究[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2年会暨能源计量与节能降耗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孙浩洋;;超大椭圆比工况点接触Dowson膜厚公式的适用性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熊秀娟;杨广彬;张平余;;烷基羟肟酸修饰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王渊渊;熊春华;乔小溪;徐金龙;赵巍;张向军;;基于SRV的润滑油高温润滑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钮建良;彭旭东;孟祥铠;白少先;;LaserFace液体润滑端面密封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王金燕;康瑛珂;张平余;;环氧树脂-SiO_2纳米复合超疏水薄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行为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佘直昌;姚萍屏;樊坤阳;丁莉;肖叶龙;贡太敏;;低温玻璃粉对风电机组用铜基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李观宇;陈朝晖;;滑坡作用下简支埋地管道的力学分析[A];重庆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郑毅;田树枫;赵亮;;主离合器分离弹子槽磨损失效分析[A];2007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广;金属粉末高致密化成形及其数值模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宋兵;桩侧摩阻力特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戈晓岚;SiC_p/Al复合材料摩擦学特性及其分形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林宝华;具有醇酯结构组成的低酸值抗磨剂提高加氢柴油润滑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丽娜;碳纳米管—双马来酰亚胺体系的摩擦磨损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张志刚;关于湿式离合器几个工作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逄淑一;面向主观评价的汽车动力学建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潘杰;非均匀微结构对Zr基块体非晶合金室温塑性及变形行为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孟庆军;木质材料间摩擦性能及其对木结构设计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10 尹必峰;内燃机关键摩擦副表面微织构润滑与摩擦机理及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立;液体粘性传动装置摩擦片元件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全;驱动滚筒仿生表面增摩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果林;WC-Co-Ni硬质合金模具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特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凯;微/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王学君;微细电火花加工表面的摩擦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王威;机床滚动直线传动部件的力学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孟耀武;软脆晶体碲锌镉超精密磨抛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坤;CVD金刚石膜化学机械抛光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段正君;陶瓷刀具干切削Inconel718实验研究及刀具磨损的离散元模拟[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邓仪煜;汽车发动机活塞销抗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殿印,王荣桥,任全彬,洪杰;橡胶O形圈密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赵杰,常俊英,陈家庆;ANSYS在求解带摩擦接触问题中的应用[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江亲瑜,王松年,陈谌闻;齿轮胶合中的磨粒效应研究[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4 唐祯安,王立鼎;关于微尺度理论[J];光学精密工程;2001年06期

5 刘占生,叶建槐,隋玉秋;航空发动机刷式密封结构的动力学特性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任全彬,陈汝训,杨卫国;橡胶O形密封圈的变形及应力分析[J];航空动力学报;1995年03期

7 柳季君;干气密封的工作机理及其典型结构[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2年04期

8 曹骏;胡佩俊;应济;;基于接触热阻的主轴热特性有限元分析[J];机电工程;2008年02期

9 陈国定,Haiser H,Haas W,Lechner G;O形密封圈的有限元力学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0年05期

10 樊瑜瑾,杨晓京,李浙昆,刘剑雄;磨粒磨损中微观接触过程的有限元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袁玮;刷式密封接触分析及磨损特性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2 巨军;干气密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3 王淑珍;磁性流体密封中关键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陈秀琴;T型槽干气密封性能研究[D];西华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培民;;铁基、镍基、碳化钨自熔合金粉末喷焊层的磨粒磨损特性研究[J];建筑机械;1990年10期

2 徐永红;匡纲要;章应;王勇;;含稀土Ag基换向器在微电机中的应用[J];微特电机;2009年07期

3 姚安佑;;磨粒对摩擦过程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1982年04期

4 马海华,李志章,,袁训;PMCC的磨粒磨损微观形态和机理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96年01期

5 雅菁,王丽,周彩楼,王岩;ZTM陶瓷磨粒磨损特性[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6 S.Dallaire,H.Levert;开发用于改善奥氏体不锈钢抗磨粒磨损的管状丝材[J];中国表面工程;1998年04期

7 张厚安,陈平,唐果宁,刘心宇;金属间化合物二硅化钼在干摩擦条件下的磨粒磨损特性[J];机械工程材料;2002年05期

8 杨昀;;发动机曲轴轴瓦损坏的原因及预防[J];叉车技术;2004年03期

9 孙晓龙;李晓延;朱有利;徐滨士;;重载车辆主离合器分离环的磨损失效分析[J];机械制造;2005年11期

10 王群;丁彰雄;陈振华;张世英;吴维冬;;HVOF制备亚微米结构WC-12Co涂层性能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海;韩景章;;磨粒形状对浸蚀磨损影响的初步探讨[A];摩擦学第三届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摩擦磨损部分(Ⅱ)[C];1982年

2 解挺;;非调质钢35MnVN磨粒磨损研究[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3 杨冬青;张华堂;佟晓辉;张志军;郑仲瑜;樊东黎;;纳米金刚石复合镀铬层磨粒磨损特性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会议论文集(一)[C];2002年

4 王群;丁彰雄;;高速电弧喷涂LX88涂层抗磨粒磨损性能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冯常勤;赵源;;含磨粒条件下缸套活塞环的配副选择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2年

6 刘惠文;薛群基;;TZP陶瓷的高温磨损机理研究[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7 丁彰雄;;提高螺旋输送机联接轴耐磨性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宋汝鸿;杨炳训;桂长林;;内燃机活塞环一缸套磨损问题的理论和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7年

9 刘佐民;刘竞生;;机耕船船体耐磨涂层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2年

10 张永生;王欣;;热电厂风机的耐磨修复[A];第五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中国石油报;2006年

2 ;[N];科技日报;2005年

3 杨友文 霍效忠;[N];安徽日报;2000年

4 穆格工业集团 Bernhard Zervas;[N];中国电力报;2007年

5 胡晓煜;[N];中国航空报;2007年

6 记者 张哲浩;[N];科技日报;2008年

7 永年县姚寨乡阎门寨农协 王贵仁;[N];河北科技报;2004年

8 吴蔚;[N];中国航空报;2006年

9 张晋平;[N];中国航空报;2005年

10 刘国昌;[N];今日信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群;热喷涂(焊)金属WC涂层组织、性能及抗磨粒磨损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2 杨可;氮合金化堆焊硬面合金及其冶金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郑书友;旋转超声加工机床的研制及实验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4 宋绪丁;高硼铁基系列铸造耐磨合金研制及其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周莉;高性能石墨高速铣削加工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6 李月英;表面强化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于天来;Y-TZP/Al_2O_3陶瓷磨削性能和耐磨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高清平;天然牙和牙科全瓷饰面瓷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黄云;核电高压容器强力高效砂带磨削方法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王振霞;钛合金表面Ni改性层韧性及耐磨性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琼;液压作动器的密封磨粒磨损及寿命预测若干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金霞;润滑油中磨粒对活塞环—缸套磨损影响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熊建;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制备及其高温磨损性能[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4 石瑛楠;挤压铸造锌铝合金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5 李长胜;新型奥氏体不锈钢磨损、腐蚀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6 李淑青;含TiB_2/Al_2O_3陶瓷的电孤喷涂粉芯线材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7 张鹤;铁对高铝青铜组织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8 王洋;核电高压容器壳体堆焊层高效砂带磨削基础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周新建;电弧喷涂金属基陶瓷复合涂层耐高温磨粒磨损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10 李纯涛;水泥输送链磨损机制及其温度场特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液压作动器的密封磨粒磨损及寿命预测若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8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28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3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