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多屏幕动态视点技术在直升机模拟器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4-09 20:15
【摘要】:直升机装备凭借其灵活的机动飞行特性、不受地形限制的垂直起降以及可在空中悬停作业等独特优势发展迅速,在军用和民用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直升机飞行时各方向的动力学耦合严重,操纵难度较大,在作业空间狭小的场合容易出现“舰面效应”和“陡壁效应”,导致其培训任务不完全适合采用真机实地训练的方式。近几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直升机模拟器成为了一种在专业领域培训驾驶人员的新型方式。它不仅能够培训飞行员常规的直升机操纵技能,还能够对特情训练和极端恶劣天气、飞机严重故障等特殊飞行场合进行模拟,具有安全、经济和高效的优点。本文依托于课题组搭建的BELL206型直升机飞行模拟器仿真平台,深入研究多屏幕视景拼接的动态视点技术,在提供大视场角虚拟视景的同时,使虚拟场景随学员头部位姿的变化而变化,进而提高模拟器的视觉临场感。直升机模拟器屏幕显示单元采用上下多块屏幕成弧形摆放,用于拼接所需的大视场角虚拟环境。动态视点技术相对固定视点技术改进而来。固定视点技术指显示屏幕的几何尺寸、摆放位置一旦确定,虚拟场景中视点投影矩阵的各个参数在仿真过程中保持不变。动态视点技术则使用传感器技术实时跟踪驾驶学员的头部位姿信息,用于动态更新虚拟场景中视点的位置与角度。该成像内容和成像效果类似真实条件下驾驶学员通过驾驶舱窗户观测外界环境的效果。本文利用Kinect传感器非接触方式采集驾驶学员头部的点云数据,实时估计学员的头部位姿信息。同时采用两台Kinect的布置方式,用于解决头部的自我遮挡问题。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搭建多屏幕动态视点系统整体框架。介绍直升机模拟器平台结构,分析RGB-D摄像头的选用原则、进行Kinect摄像机的内参标定以及外参标定,将Kinect坐标系进行统一,并给出有效的头部点云滤波算法。(2)设计头部位姿估计算法用于实现动态视点技术。首先选取实时性高、识别范围大的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头部位姿粗略估计,并进行特征选取、分类回归决策树训练。其次通过点云配准方案进行头部位姿精确估计,即寻找当前Kinect摄像头采集的点云和预定义头部模板点云的变换矩阵M。对标准ICP算法的最近点对选取策略,代价损失函数进行优化改进,并给出非线性旋转矩阵的近似求解方案。最后提出基于卡尔曼滤波增强的帧间实时跟踪系统,可在下一帧深度图像中迅速定位头部区域,缩小识别区域,提高随机森林算法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并为精确估计阶段提供良好的初始变换矩阵。(3)为了实现高度临场感的大视场角虚拟环境,相比于昂贵的球幕投影方式,本文采用上下八块高清液晶屏幕实现价格低廉的多屏幕视景拼接方案。在基于固定视点的多屏幕视景拼接方案基础上,通过全局坐标系建模,将获取到的头部位姿参数实时更新虚拟场景视点的位置和角度,实现基于动态视点的多屏幕视景拼接方案。同时基于Accela滤波,增强投影参数的稳定性,去除多屏幕视景拼接中可能出现的抖动。(4)搭建多屏幕动态视点系统平台与实验分析。头部位姿参数的获取是动态视点技术的核心,首先对基于卡尔曼滤波增强的粗略估计算法、点云配准精确估计算法、工作空间以及不同算法的运行速度进行实验及效果分析;然后对实现大视场角虚拟环境的多屏幕视景拼接技术进行可视化,同时对基于Accela滤波的投影参数稳定性增强算法进行实验分析。
【图文】:

直升机,模拟器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训练效果,同时规避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现如今,直升机模拟器从早期的机械仿制模型进化到了现在具有 360°球面视野、六自由度仿真功能、机械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先进模拟训练设备。图 1.1 是 CAE 公司研制的 3000 系列全自动飞行模拟器,具有高 220°、水平 80°的垂直视野直投式圆顶,提供超大视角,可实现天空、森林和不同天气的投影,逼真模拟海上紧急医疗服务、高空、营救等训练任务,并提供高分辨率数据库[4]。图 1.2 为 CAE 公司为美国海军研制的专项作战飞行训练器 MH-60S。

视觉系统,模拟器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训练效果,同时规避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现如今,,直升机模拟器从早期的机械仿制模型进化到了现在具有 360°球面视野、六自由度仿真功能、机械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先进模拟训练设备。图 1.1 是 CAE 公司研制的 3000 系列全自动飞行模拟器,具有高 220°、水平 80°的垂直视野直投式圆顶,提供超大视角,可实现天空、森林和不同天气的投影,逼真模拟海上紧急医疗服务、高空、营救等训练任务,并提供高分辨率数据库[4]。图 1.2 为 CAE 公司为美国海军研制的专项作战飞行训练器 MH-60S。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216.8;V27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韬;;直升机动作场面的拍摄[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2 程广新;邹勇;;高速直升机的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年08期

3 岳军;赵辉;;浅谈直升机指标的统计方法[J];中国设备工程;2019年12期

4 于宝成;仲伟红;王哲;何建政;董魁星;郑利星;岳宝玲;;陆航直升机飞行人员睡眠质量调查[J];空军医学杂志;2016年06期

5 王萌;;直升机飞行术语的特征及翻译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15年04期

6 贺小青;;汪滔:无人机载着梦想飞[J];求学;2016年47期

7 袁立明;;缔造绝美画面的航拍神器[J];地球;2017年06期

8 徐生伟;温翔宇;;直升机飞行员如何火线逃生?[J];时代报告;2017年03期

9 炮火;;“黑鹰”之前:中国直升机的首次进藏之旅[J];航空世界;2017年06期

10 冯敏超;;南征北战俊“山猫”[J];小哥白尼(军事科学);201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志春;;国产直升机维护的实战性分析[A];第八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8年

2 张国龙;王开辉;;直升机飞行人员损伤性脊柱疾病调查及预防对策[A];第九届全国软组织疼痛学术会议暨首届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软组织疼痛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李红金;李鲲;许丽人;徐幼平;;直升机飞行大气环境数据模型研究[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沈军;畅杰;高延达;吴蕾;;陆军直升机清洗防护需求及技术发展综述[A];2017第四届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大会论文集[C];2017年

5 董明荣;许学忠;施燕梅;;某型直升机飞行噪声传播规律研究[A];2004年全国物理声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罗雪丰;;直升机驾驶舱智能化及关键技术研究[A];2018年军工装备技术专刊论文集[C];2018年

7 胡传东;倪先平;孙健国;;直升机飞行与动力装置综合控制技术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余文斌;蒿东献;郑学文;;直升机飞行帽有源消声设备的研制[A];中国声学学会199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99]论文集[C];1999年

9 王浩;;基于统计分析法的直升机总体参数选择及性能分析模型[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8年

10 徐银贵;赵传杰;张帮喜;;某型直升机飞行中风扇故障的原因分析[A];航空装备保障技术及发展——航空装备保障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克杰;政府救险不宜轻言浪费和收费[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承载蓝天使命 让中国直升机耀舞苍穹[N];中国航空报;2019年

3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李阳;年费365元“呼”直升机急救 通航下血本培育市场[N];重庆商报;2018年

4 重庆商报-上游新闻记者 郑三波;重庆通航集团董事长黄勇:两款自主生产直升机将亮相西洽会[N];重庆商报;2019年

5 实习生 季天宇 记者 张晔;南京科技周:邀你探秘直升机实验室[N];科技日报;2019年

6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裴楠;蓝天上的忠诚卫士[N];中国青年报;2019年

7 宋烨;俄罗斯高速直升机项目回顾[N];中国航空报;2019年

8 通讯员 牛新海;昌飞直升机试飞监控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N];中国航空报;2019年

9 航空工业试飞中心 沈璐 田磊 崔钊;逐冰云天——直升机结冰试飞技术浅析[N];中国航空报;2018年

10 于琦;国外直升机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N];中国航空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吉洪蕾;直升机舰面起降风限图与驾驶员操纵负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2 周华志;直升机抗坠毁吸能结构设计、分析与优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3 陈仲生;直升机旋转部件故障特征提取的高阶统计量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4 沈国际;振动信号处理技术在直升机齿轮箱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陈文兵;仿生感知机器人实验平台相关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孙传伟;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与飞行品质评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7 李攀;旋翼非定常自由尾迹及高置信度直升机飞行力学建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胜;多屏幕动态视点技术在直升机模拟器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9年

2 李欣颖;《卡-26直升机维修章程》汉译实践报告[D];新疆大学;2019年

3 肖晗;直升机主减动力反共振隔振平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4 王超;直升机着舰过程的流场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5 岂常春;一种直升机下视雷达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何攀;直升机桨毂裂纹声发射信号特性仿真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9年

7 刘婷婷;基于升维处理的直升机传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9年

8 杨明;直升机电子飞行显示器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9 吴雪芬;直升机传动部件故障诊断与预测系统开发及特征提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10 徐逸;舰船艉流场的控制及对直升机着舰飞行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21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621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6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