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等效方法的飞机结构重量估算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V221.5
【图文】:
因此,重量控制程序的基本任务是重量估计。在飞机设计过程中论证方案、工程研制、设计定型、试生产以及飞机服役期的全生命周期计还服务于飞机参数选择、总体布置,以及飞机的性能、载荷、气动弹后计算得到的结果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飞机研制的成败。因此,在段,准确估计飞机的重量是至关重要的。重量的错误估算将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或者严重的后果。高估最将会导致所研制的飞机在市场上失去足够的竞争力。并且飞机重量的增爬升率下降、起飞和着陆距离增加,若想保持性能不变则必须减小飞机性能指标保持不变,结构重量增加将导致油耗增加,导致需要更大的发时需要更强的起落架以及较大的机翼面积和尾翼面积。而在设计过程的低估可能会导致制造商在生产阶段遭受财务处罚,这是由于在后期减重计未能达到目标造成的。 显示了重量如何影响螺旋桨驱动飞机的航程。举个例子,一架飞机,在 20%在可用范围内最多减少 10%。在商用飞机的情况下,这一价值可能少 20%可以使设计达到的最大范围增加 15%。
由于分析中涉及的变量数量众多,这些也是权重预测最具挑战性的两个领域[1]。图 1.2 飞机空载重量分解图1.2 重量估算研究现状重量估算自 20 世纪 30 年代作为一个单独的分析领域出现以来,在航空航天工业中获得了更大的相关性。近年来,对既具有成本效益又更有利于环境的设计的需求日益增加,也促使人们努力采用更有效和更精确的重量估计方法。因此,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航空航天工业已将其重点转向新的结构、节省重量的材料和替代的生产方法。因此,传统的重量估算方法在可靠性和准确性方面越来越受到限制。目前的大多数方法是经验性的,因为它们是基于从数据库中统计得出的公式。因此,它们的结果往往体现传统配置和设计的特点,以及已确立的技术,而不是新的趋势。因此,为了提高重量估计能力,经验公式方法已被更精确的分析和半分析公式所取代或与之结合,将载荷分析与统计技术结合起来,以便更详细地包含航空航天设计的性质,并减少重量预测的误差。最初,这些方法都是独立的过程,目的是生成最终的权重分解,以便进行性能评估。在过去的几年里,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权重推导的解析方程已经开始与结构分析和 CAD 建模程序相联系。然而,在整个设计周期中,这些方法从来没有单独使用过。经验公式和半解析公式在概念和初步阶段占主导地位,这些阶段的设计知识有限。在这个阶段,公式往往很简单,被分析的权重与有限数量的参数有关。这使得它们非常适合为不同配置提供快速的权重评估和设计空间的快速定义。但是另一方面,这也限制了这些方法分析的结果所能达到的精确度。目前现有的重量估算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统计学的经验公式方法,一类是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些段的最小数量能够表示整个配置。结构的内部特征在定义的段内建立模型。因此,单个板段可以用来建(即大量段)的 ELAPS 模型可以反映 FEA 模型的细节 ELAPS 的好处随着复杂模型的出现而迅速减少。然 FEA 更简单的模型,从而允许更短的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乃j;;超大潜深潜器结构重量控制措施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08年04期
2 石钢;姚卫星;;基于工程梁理论的联结翼结构重量特性[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郑清华;;总体设计阶段海上固定平台模块钻机结构重量计算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年02期
4 冯元生;利用补偿载荷来减轻结构重量的设计方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64年02期
5 李文博;邱峻峰;姜椺;周辉;;多元统计分析在平台上部组块主结构重量估算中的应用[J];海洋石油;2019年02期
6 周晓明;陈麟;刘红平;;205000DWT散货船货舱结构重量优化[J];船舶设计通讯;2016年01期
7 陈华;邓扬晨;;基于满应力优化与有限元分析的机翼结构重量估算法[J];航空计算技术;2006年03期
8 ;可减轻宇航结构重量的硼碳混合物[J];航空制造工程;1996年01期
9 ;我国含钒钢应用现状[J];涟钢科技与管理;2002年01期
10 陈敬之;国外工艺动态[J];航空工艺技术;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春晓;;一代材料技术 一代大型飞机[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徐波;;某型飞机连续大开口结构加强方案设计[A];2015Altair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5年
3 鲁大伟;阎勇;倪波;郭良民;;基于进化算法的隔框结构优化设计[A];结构及多学科优化工程应用与理论研讨会’2009(CSMO-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曹景斌;殷宏;徐志尧;;某型机复合材料垂尾设计技术研究[A];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性能表征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叶红玲;陈宁;隋允康;;板壳结构线性屈曲拓扑优化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6 牛东振;赵雅欣;晏明生;朱胜利;;飞机地板支持结构优化设计研究[A];探索 创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7 胡平;张兴金;孙拴利;陈磊;;滑轮结构的多工况拓扑优化[A];探索 创新 交流(第7集)——第七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上册)[C];2016年
8 王栋;;位移约束下平面刚架结构形状优化设计[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程家林;;层压复合材料连接接头设计及其在大飞机中的应用研究[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郑俊锋;姚卫星;;侧压载荷下加筋板的布局优化的等强度法[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马丽元 实习记者 欧洋;研发航空新材料 促进“绿色航空”发展[N];中国航空报;2014年
2 记者 周裕君;我国含钒钢应用年增10%[N];中国冶金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欧阳星;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的机翼重量计算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厉晨枭;基于等效方法的飞机结构重量估算[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周晶芳;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多目标优化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3 任玲玲;连续梁桥全断面支模预拱度分析与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康友平;52000吨成品油船/化学品船共同规范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禹仲;基于详细设计的船体结构重量预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69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2769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