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空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相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11:15

  本文关键词:空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相关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空域资源 有偿使用 改革 制度构建 保障措施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格局在改革开放之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在选择出行方式上人民也更偏向于方便、快捷的民航航班交通工具。根据民航局公布的《2015年全国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显示,我国2015年全国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9147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完成货邮吞吐量1409.4万吨,比上年增长3.9%。航空业的飞速发展,航线和航班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我国空域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空域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空域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对我国在民航领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空域资源的无偿使用使其一直处于一种低效率的配置状态。由于空域资源无价值观点的长期影响,我国在空域资源管理中存着严重的浪费。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本文认为,空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将成为未来我国航空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这样一种现实背景下,本文侧重于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的分析,对我国与空域资源相关收费制度的现状进行梳理、归纳,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政府规制理论、自然资源定价理论及自然资源价值补偿的相关理论,结合文本分析、定性分析及价值分析的方法,在借鉴国外发达航空国家航空性收费制度及国内其他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经验基础上,将空域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进行有偿使用改革的研究,并探讨推动此项改革需要考虑的问题。最后,论文从国家财政改革的总体要求和航空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我国空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出了“四位一体”改革模式,并对改革的方案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与此同时,为给改革提供健康、高效运作良好外部治理环境,本文在完善空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同时构建了与其相配套的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空域资源的管理水平,促进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空域资源 有偿使用 改革 制度构建 保障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62.3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引言11-20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3 文献综述13-17
  • 1.3.1 国外研究文献回顾13-14
  • 1.3.2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14-17
  • 1.4 研究内容17-19
  • 1.5 研究方法19
  • 1.6 本文创新点19-20
  • 2 理论基础20-25
  • 2.1 公共产品理论20
  • 2.2 市场失灵理论20-21
  • 2.3 政府规制理论21
  • 2.4 自然资源的定价理论21-23
  • 2.5 自然资源价值补偿理论23
  • 2.6 理论基础的应用23-25
  • 3 我国空域资源及相关收费的现状25-35
  • 3.1 我国空域资源基本情况25-28
  • 3.1.1 空域资源的性质及其特点25-26
  • 3.1.2 我国空域资源的分布和使用情况26
  • 3.1.3 我国空域管理体制沿革及未来发展方向26-28
  • 3.2 我国空域资源相关收费情况28-35
  • 3.2.1 我国空管服务收费制度情况29-32
  • 3.2.2 我国民航发展基金情况32-33
  • 3.2.3 存在问题33-35
  • 4 国外航空相关税费政策及其经验35-46
  • 4.1 国外航空相关税费政策35-44
  • 4.1.1 国外空管收费情况35-40
  • 4.1.2 国外其他航空相关税费政策40-44
  • 4.2 国外航空相关税费政策的经验44-46
  • 5 我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现状及其改革方向46-54
  • 5.1 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概述46-48
  • 5.1.1 资源与资源有偿使用制度46-47
  • 5.1.2 我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发展情况47-48
  • 5.2 我国部分自然资源税费制度现状48-51
  • 5.2.1 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48-49
  • 5.2.2 我国土地资源税费情况49-50
  • 5.2.3 我国水资源收费情况50-51
  • 5.3 存在问题51-52
  • 5.4 改革方向52-54
  • 6 空域资源的有偿使用分析54-58
  • 6.1 空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依据54-55
  • 6.2 空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目标55-56
  • 6.3 空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四位一体”模式56-58
  • 7 空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方案58-64
  • 7.1 具体改革方案58
  • 7.2 改革方案优缺点分析58-59
  • 7.3 改革方案的选择59-61
  • 7.4 改革方案的设计61-64
  • 8 结论与建议64-66
  • 参考文献66-68
  • 作者简历68-70
  • 学位论文数据集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米传民;;空域资源的经济学分析[J];商业时代;2008年05期

2 李晓津;王志强;邓戬;;空域资源经济价值研究与应用[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年12期

3 茅顺平;改革与创新并举 充分利用空域资源──对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建设的思考[J];国际航空;2000年04期

4 徐肖豪;王莉莉;;关于改善我国当前国家空域资源使用政策的建议[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张宁;;优化空域资源是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途径[J];综合运输;2009年02期

6 赵民合;;“十二五”我国空域资源优化配置及开发对策[J];综合运输;2011年02期

7 黑妍茹;胡明华;;空域资源优化配置及调整策略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熊小勇;;我国空域资源管理相关问题法律分析[J];中国民用航空;2012年10期

9 王伟;刘鲁江;;关于建立国家空域资源灵活使用机制的研究[J];中国民用航空;2010年06期

10 袁乐平;;天津地区空域资源优化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新;王霞;;我国通用航空空域资源发展问题浅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2分会场-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木佳 傅春荣 石俊;放宽民航空域资源[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赵继岚;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通飞公司总经理 孟祥凯:空域资源应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N];中国民航报;2011年

3 记者 王文嫣;民用空域资源待增加 目前仅占20%[N];上海证券报;2011年

4 ;增加空域资源中的民航使用比例[N];联合时报;2011年

5 李富永;机场扩建热潮兴起 空域资源限制显现[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6 米华;我国空域资源明起翻倍 每年可省燃油费约4亿元[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7 记者 徐业刚;缓解空域紧张 实现持续发展[N];中国民航报;2009年

8 记者 甘勃 闫松;航空界代表委员:空域资源紧张状况日益突出[N];大众科技报;2011年

9 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 李家祥;实现民航持续安全要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N];中国民航报;2012年

10 记者 赵继岚;临时航线“主动释放”机制试行[N];中国民航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印凤;复杂机场终端区空域资源配置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辛勤;空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相关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06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706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6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