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风洞单分量应力波天平测力技术
本文关键词:脉冲风洞单分量应力波天平测力技术
【摘要】:针对脉冲风洞强振动、极短有效试验时间的测试环境,提出一种采用压电材料作为敏感元件,尾端具有反射应力波耗散能力的单分量应力波天平结构。详细介绍了天平的运行原理,结构设计公式,内悬挂保护罩结构,以及校准方法,最后以半球为模型,在CARDCΦ0.6米激波风洞上进行了验证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作者单位】: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风洞测力技术 脉冲风洞 应力波天平 反卷积
【分类号】:V211.74
【正文快照】: 0引言飞行器高马赫再入/滑翔过程中,极高的飞行速度将在飞行器的头部形成强烈的弓形激波,飞行器周围的空气将被这道激波加热至几千度的高温,导致空气分子的振动激发、离解、化合甚至电离,使普通空气变成一种不断进行热化学反应的复杂介质。这些微观物理化学现象通过热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羽宽;;软钢和铝合金的应力波放射的基础研究[J];工程与试验;1976年05期
2 周光泉,刘孝敏;应力波放大器二维数值分析[J];应用数学和力学;1985年09期
3 L·D·奥尔森;C·怀特;K·H·斯托科;赵海生;;应力波无损检测的进展[J];建筑机械化;1992年01期
4 高尔新,王越;利用对称云纹法研究应力波对空孔的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2年03期
5 吕文涛,张继栋;应力波实时实验技术的若干问题[J];爆炸与冲击;1993年03期
6 王祥林,王立平,卢东红;应力波在不同介质界面上反射的动光弹实验[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3年06期
7 刘镇清,刘江韦,李成林;用于评定复合材料质量的应力波方法[J];无损探伤;1996年03期
8 Y.K.Chow ,傅铁铭;通过应力波测量预估桩的承载力[J];国外桥梁;1990年02期
9 陶华,佘公藩,盛熙;应力波安装干涉配合紧固件[J];航空学报;1993年08期
10 陶华;佘公藩;;干涉配合紧固件的应力波安装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镇清;;用于评定复合材料质量的应力波系数方法[A];第十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2 杨国平;谢滨;崔京浩;吴俊郊;邢秋顺;;空气冲击下松散砂体中应力波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3年
3 李光辉;尹建新;;基于应力波的木材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A];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六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田刚;马琨;黄锋;毕谦;;应力波在不同界面中传播规律的动光弹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颜莎;乐小云;赵渭江;韩宝玺;向伟;王宇钢;薛建明;;强脉冲离子束在金属中引起的应力波效应[A];'2001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徐健;;应力波在砼桩中传播规律及工程应用[A];第八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秦小平;廖敬波;唐光武;陈平;;桩身几何和材料间耦合效应对应力波弥散特性的影响[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8 曹铮;黄颖;张凯;贺强;剧锦三;;应力波在钢管混凝土柱中传递过程的数值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李斌潮;赵桂平;卢天健;;闭孔金属泡沫中应力波的传播特性分析[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王绪财;彭刚;冯家臣;刘原栋;;弹道冲击下复合材料层合板中应力波波速测定[A];第六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国政;“一年等于一百年”[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力波”新推清爽型加钙啤酒[N];联合时报;2000年
3 ;最佳钻岩方法[N];中国水利报;2001年
4 明华;“力波”唱响喜爱上海的理由[N];联合时报;2003年
5 王诚诚;力波昨起全面涨价 平均增幅15%[N];东方早报;2008年
6 记者 张愎;北京基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力波: 看好轨交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应用领域[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7 通讯员 王运刚 记者 习少颖;港洲村成我省首个“信用村”[N];湖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恒乐;煤岩电脉冲应力波致裂增渗行为与机理[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冯俊军;应力波产生机制及对冲击地压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张宇航;耦合仿生抗冲蚀的试验研究及其应力波传导机制与规律的模拟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4 安源;基于应力波的木材缺陷二维成像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5 张青成;应力波作用下花岗岩损伤演化的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6 杨学春;基于应力波原木内部腐朽检测理论及试验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7 刘昊;基于应力波的木材含水率检测理论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8 王贻明;应力波强化堆浸渗流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韩志军;直杆的撞击屈曲及其应力波效应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10 董志宏;强流脉冲离子束特性优化及辐照力学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景晓;基于扩频理论的固体结构多传感应力波通信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林;应力波在粘弹性杆中传播的小波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陈方翔;木材内部缺陷三维应力波成像方法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4 马海涛;天然气管道泄漏应力波波速估计[D];燕山大学;2016年
5 孙诗惠;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应力波检测及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6 郑艳;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的薄板应力波检测技术[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7 闫在兴;基于应力波原木内部缺陷二维图像重建的初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于子绚;应力波检测古建旧木缺陷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苏娟;应力波在活立木中传播波形的构建与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高彬;干涉配合紧固件的应力波安装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07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807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