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石墨烯与几种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发布时间:2016-12-08 09:48

  本文关键词:石墨烯与几种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理工大学》 2014年

石墨烯与几种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陈丽  

【摘要】:石墨烯是近几年来发现的碳基新材料,并且很快成为研究的热门话题。石墨烯具备许多优异的性能,如比表面积大、导电率高及机械强度高等。在储能、生物医药、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石墨烯的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物的可控制备及形成机理,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以CuO/GO (GO表示氧化石墨)为前驱体,采用乙二醇作为还原剂对其进行还原,在不同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下分别得到了Cu2O/G和Cu/G复合物。本实验仅仅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就能够成功制备出了基于石墨烯的具有不同组分的复合物,虽然由于材料自身的限制,制备的产物的比电容不高,但是可以运用该思路将研究重点放在其它电化学性能良好的化学材料上,这对于扩大石墨烯材料的应用前景具有一定的意义。 (2)考虑到GO和MnO2的导电性能均不好,二者复合物的电阻可能会较大。为了提高复合物的导电性能,用乙二醇对MnO2/GO复合物进行了还原,生成了MnOOH/石墨烯复合物。研究发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溶剂对MnOOH/G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影响较大。通过对比MnO2/GO,我们发现MnOOH/石墨烯的电化学性能确实较MnO2/GO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材料本身的缺陷,上述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都不高,说明了在制备基于石墨烯的锰基复合物电极材料时,需要进一步改善上述方法。 (3)为了获得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的复合物,采用Na2S为还原剂和沉淀剂,通过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Co3O4/Ni(OH)2/石墨烯复合物(CNG)。通过不同的表征手段对复合物进行了结构的表征,并且讨论了复合物的形成过程。同时考察了不同投料比对CNG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CNG2(氯化钴和硝酸镍的投料比为2:2时得到的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最好,比电容可以达到1448F/g。当投料比过大或者过小时,CNG的电化学性能都不能达到最优。对比后发现,CNG2的电化学性能明显高于Ni(OH)2/石墨烯和Co3O4/石墨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Q127.1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毅;陈永胜;;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相关应用[J];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9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言贞;NiO和RuO_2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容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2 陈胜;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形成机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慧珍;宋永海;张梅;刘丽;汪莉;;磷钼酸/壳聚糖功能化的石墨烯多层膜修饰电极及其电化学行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2 赵远;黄伟九;;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进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1年07期

3 王丽民;王延相;谢奔;刘玉兰;杨依真;王成国;;有机-无机转化法制备石墨烯薄膜带的探索研究[J];材料导报;2011年07期

4 王进晋;吴雪文;刘素琴;黄可龙;;石墨在钒电池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J];电源技术;2011年12期

5 何铁石;赵龙;刘志成;魏颖;金振兴;;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年12期

6 雷芸;张科;邹琴;潘裙;袁继祖;;氧化石墨及石墨烯材料的制备[J];非金属矿;2011年01期

7 王平华;王志刚;刘春华;唐龙祥;向康;;基于π-π相互作用合成星型聚丙烯腈-石墨烯复合材料[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0年04期

8 向继文;陈依民;徐成志;胡友旺;;声表面波NO_2传感器敏感膜研究进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2年09期

9 刘乐浩;李铁虎;赵廷凯;王大为;;石墨烯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年09期

10 余泉茂;王仁清;;石墨烯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J];材料导报;2012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洁;鲍健强;;低碳发展思路下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技术难题的突破——两种原理性实现快速充电的方法[A];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辉;功能性半导体纳米晶组装体系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响应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华兰;石墨烯/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新宇;超级电容器用新型电极材料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汪形艳;金属氧化物/碳微球复合材料超级电容特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覃吴;碳基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协同催化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徐超;基于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7 杨常玲;超级电容器炭基电极材料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建华;石墨烯纳米结构电子自旋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谢青;基于不同维度纳谏材料构筑第三代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10 刘召娜;新型纳米结构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丽娟;石墨烯的制备及其改性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周静;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制备、表征与应用[D];南京大学;2011年

3 苏芬芳;微波加热法制备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潘健;多孔炭材料的合成及在电化学电容器中的应用[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鲜;缺陷石墨烯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黄鹤;基于生物相容性复合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李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汪炜燕;新型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药物载体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韩啸;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杨帅;少层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制备和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峰,王永兰,金志浩;水热法制备纳米陶瓷粉体[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5年04期

2 王晓峰,王大志,梁吉;氧化钌/活性炭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3年06期

3 夏熙;纳米微粒作为电池活性材料的前景[J];电池;1998年06期

4 石士考;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J];大学化学;2001年02期

5 王晓峰,孔祥华,刘庆国,解晶莹;氧化镍超电容器的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0年05期

6 王晓峰,孔祥华,刘庆国,解晶莹;氧化钌/活性炭超电容器电极材料电化学特性[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2年03期

7 张治安,邓梅根,胡永达,杨邦朝;电化学电容器的特点及应用[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3年11期

8 闪星,张密林;纳米氧化镍在超大容量电容器中的应用[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2年01期

9 薛群基,徐康;纳米化学[J];化学进展;2000年04期

10 李清文,李娟,夏熙,曹雅丽;纳米Bi_2O_3微粒的固相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J];化学学报;199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献明;金属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真真;努丽燕娜;杨军;;导电含硫材料/聚苯胺复合物作为镁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J];物理化学学报;2007年03期

2 孙国华;唐志红;李开喜;宋艳;;离子液体在中孔炭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08年04期

3 于占军;戴英;陈文;;水热-热分解法制备纳米结构花状NiO及其电化学性能[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4 王文锦;聚丙烯的耐寒复合物水管的加工性能[J];塑料科技;1978年04期

5 张洪杰;苏锵;;Ca_2YSbO_6:RE~(3+)磷光体温度猝灭的研究(RE=Sm,Eu,Dy,H0,Er)[J];应用化学;1988年03期

6 王正祥;李春喜;刘文胜;;脂肪醇聚氧丙烯醚硫酸钠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7 ;SABIC推出汽车专用料[J];国外塑料;2006年01期

8 于海英;谢海明;张凌云;颜雪冬;杨桂玲;王荣顺;;硅/石墨复合物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7期

9 汤滢;王新华;肖学章;杜树立;雷永泉;;机械球磨Mg_2Ni_(0.95)Sn_(0.05)+x% Ni非晶复合物的微结构和电化学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08期

10 程东祥;李绪谦;李红艳;张爱国;郑苇;;固定化活性污泥与淡水藻复合物吸附水体中的Pb~(2+)[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红宇;张校刚;黄建书;叶向果;杨苏东;;微波法核-壳结构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4)[C];2007年

2 王亮;何光裕;陈海群;孙小强;汪信;;超声剥离石墨烯/二氧化锰复合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陈景;周钰明;;聚氨酯纳米TiO_2复合粒子的制备与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4 祁争健;李祥新;罗振扬;;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复合物的制备及反应动力学研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三次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纪南;孔海申;王春旭;杨立滨;石秀敏;阮伟东;赵冰;;柠檬酸钠还原制备ZnO/Ag纳米复合物及其SERS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琪;葛玲玲;郭荣;;离子液体基表面活性剂OOIM-Br与两亲嵌段共聚物F127的相互作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李子健;张幼怡;Haian Fu;;新信号复合物14-3-3/HIP-55介导细胞生存信号通路[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受体、肿瘤和免疫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曲章义;赵育莹;崔洪波;石浜明;谷鸿喜;;流感病毒RNA聚合酶的分离与纯化[A];庆祝黑龙江省免疫学会成立十周年(1993—2003)论文集[C];2003年

9 李芬;陆军;韩秋菊;张国平;黄百渠;;人Elongator复合体Elp3亚基在基因转录中功能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谢鸿峰;刘承果;杨琥;王治流;程镕时;;高性能环氧树脂/碳纳米管复合物的热分析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泉;[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年

2 华文;[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3 钱伯章;[N];中国化工报;2007年

4 麦迪信;[N];医药经济报;2002年

5 记者  张显峰 陈磊;[N];科技日报;2006年

6 王婷;[N];中国工业报;2006年

7 李金林;[N];中国石化报;2004年

8 白冰;[N];中国医药报;2007年

9 ;[N];健康报;2008年

10 余双人;[N];中国化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建惠;四氧化三铁/稀土钒酸钇多功能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李水明;基于二价铁歧化反应制备尖晶石铁氧体与金属的复合物及其磁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李为;若干生物聚合物/无机盐复合物的形貌调控及生长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杜嬛;天然植物基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史莉;纳米层状聚苯胺及其复合物的制备、性能和机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6 徐正侠;腐植酸碳化膜及石墨烯复合物的自组装和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7 林香凤;微纳氧化亚铜及其复合物的电子束辐照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8 温春叶;石墨烯基复合物在追踪反应方面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3年

9 陈有梅;微波辅助无机层状矿物-药物复合物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海波;基于石墨烯及其复合物电极的电容去离子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石墨烯与几种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2 魏从杰;聚苯胺基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3 周帅;Mn/C基复合物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包新军;锰氧化物及其复合物材料的合成与性能表征[D];中南大学;2011年

5 刘进程;石墨烯和石墨烯基四氧化三钴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阿米娜木·乌布力;固相法合成聚苯胺/碳纳米管、TiO_2复合物及其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7 李丽;基于酪蛋白美拉德改性产物构建辅酶Q_(10)/复合物胶束[D];江南大学;2010年

8 刘夏辉;石墨烯/聚酰胺—胺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细胞毒性和基因转染性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邵伟伟;聚苯胺类/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固相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10 袁菁菁;石墨烯基复合物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石墨烯与几种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7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207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a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