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高寒盐渍土地区混凝土盐冻耦合条件下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5 06:41
   盐渍土是一种含盐量较高的特殊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强烈的侵蚀性。盐渍土侵蚀作用和冻融循环作用耦合后大大加速了混凝土结构的侵蚀破坏,危及结构的功能性和安全性,缩短了结构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结构的耐久性。本文采用单掺硅灰、单掺粉煤灰以及复掺硅灰和粉煤灰为参量,对盐渍土侵蚀的混凝土进行改性及其耐久性研究。(1)开展了单掺硅灰、单掺粉煤灰以及硅灰和粉煤灰复掺三种类型混凝土的快速冻融试验,以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为指标研究了混凝土的抗冻性,采用立方体抗压强度损失率和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评价了冻融损伤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为盐冻耦合作用分析奠定基础。(2)进行了单掺硅灰、单掺粉煤灰以及复掺硅灰和粉煤灰三种类型的混凝土在浓度分别为6%和12%两种硫酸钠溶液中的盐冻试验,以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为指标分析了三种混凝土的抗盐冻性,采用立方体抗压强度损失率和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对比了盐冻损伤后的混凝土力学性能,得出了三种混凝土的抗盐冻性和盐冻损伤后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3)对比总结了硅灰和粉煤灰对混凝土在水冻和盐冻环境下的抗冻耐久性和冻融后力学性能影响规律,分析了抗冻机理,给出了盐渍土地区服役于冻融环境的混凝土结构的配合比设计建议。本次课题共制备了水冻试件210个,盐冻试件168个,试验覆盖面较广,数据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528
【部分图文】:

示意图,盐渍土,示意图


- 2 -图 1-1 全国盐渍土分布示意图[2]盐渍土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地下部分结构腐蚀比较严重,具有三类腐蚀形态:分解型、结晶型以及两者复合型腐蚀。Cl-或 SO42-等盐渍土中常见的离子利用存在于空隙以及混凝土服役过程中产生的微裂缝中的自由水,进入混凝土内部,在盐溶液浓度随温度或湿度变化的过程中结晶膨胀,或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膨胀性的产物,破坏混凝土中的 C-S-H 凝胶和微结构,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其中,硫酸盐类物质会与水泥成分中的 C3A 成分反应从而形成混凝土的膨胀,当膨胀程度大于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最大形变时,会导致混凝土质量损失,从而降低混凝土强度乃至结构失效,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混凝土膨胀破坏。混凝土在高 Cl-浓度环境时,因侵入混凝土结构内的 Cl-会严重加速空气中氧气等成分对钢筋的腐蚀,造成结构应力状态改变,甚至失效,大大削弱了结构的安全性。在盐渍土地区,往往存在着恶劣的气候环境,比如硫酸盐及 Cl-渗透及冻融循环破坏等,同时考虑混凝土在一般条件下的碳化及收缩

基本流程,混凝土抗冻性,复掺,矿物掺合料


试验基本流程

矿物掺合料,骨料,细骨料,硅灰


骨料及矿物掺合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福章;于明国;胡瑾;;盐渍土中硫酸盐对混凝土造成侵蚀的机理综述[J];商品混凝土;2014年08期

2 苑立冬;牛荻涛;姜磊;孙迎召;费倩男;;硫酸盐侵蚀与冻融循环共同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3年06期

3 何小芳;卢军太;李小楠;卿培良;曹新鑫;;硅灰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3年03期

4 周纲;李少荣;王掌军;王冲锋;;盐渍土地区混凝土腐蚀状况调查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5 万旭荣;左晓宝;;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扩散反应过程的数值模拟[J];工业建筑;2010年S1期

6 袁晓露;李北星;崔巩;赵尚传;;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混凝土强度的经时变化模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3期

7 杨英姿;赵亚丁;巴恒静;;关于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的讨论[J];低温建筑技术;2006年05期

8 张宝胜;干伟忠;陈涛;;杭州湾跨海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解决方案[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9 谭克锋;;水灰比和掺合料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翁智财;余红发;孙伟;张金花;陈浩宇;;西部地区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因素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红发;盐湖地区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机理与使用寿命预测方法[D];东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苑立冬;硫酸盐侵蚀与冻融循环共同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2 刘永球;盐渍土地基及处理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55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2855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2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