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改性及其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
本文关键词:石墨烯改性及其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
更多相关文章: 石墨烯 改性 水凝胶 介电 锂硫电池 复合材料
【摘要】: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紧密堆积而成的蜂窝状二维纳米材料,凭借其超大比表面积、高电导率及热导率、高强度等一系列独特性能,在电子电器、能源化工、生物医学等领域极具应用潜力,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一直备受广大科研工作者瞩目。为了充分利用石墨烯的优异性能,本论文拟通过对其进行修饰改性以制备性能良好的石墨烯复合材料,进一步拓宽石墨烯应用领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氧化石墨烯(GO)水凝胶复合材料,并采用化学还原法对其进行还原,获得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石墨烯复合水凝胶。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加入使凝胶的多孔结构增加,水释放通道增加。因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石墨烯复合水凝胶显示出更高的平衡溶胀率,更快的消溶胀速度以及更敏感的温度响应性。2、采用1-芘甲醇对石墨烯进行修饰改性,通过溶液浇铸及层叠热压法制备改性石墨烯(Gr-P)/聚四氟乙烯(PVDF)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经改性后的石墨烯能较好地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和PVDF基体中。同时,制备获得的Gr-P/PVDF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随石墨烯含量提高而提高。当复合材料中改性石墨烯的含量达到5wt%时,在1×10~7Hz条件下介电常数为47.6,约为PVDF纯样的10.6倍。3、采用还原石墨烯与Li_2S在NMP中充分混合制备了Li_2S/Gr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表征。研究结果表明:Li_2S/Gr复合材料在电化学测试中表现出优异性能。在0.1 A g~(-1)电流密度下,经过长达50次的循环后,复合材料的容量仍保持在528 mA h g~(-1),与第10次循环容量(529 mA h g~(-1))相比几乎没有衰减。同时,复合材料首次活化库伦效率为50.9%,经50次循环后达到了97.6%。
【关键词】:石墨烯 改性 水凝胶 介电 锂硫电池 复合材料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32;TQ127.1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31
- 1.1 石墨烯概述11-15
- 1.1.1 石墨烯的发现11-12
- 1.1.2 石墨烯的结构与性质12-13
- 1.1.3 石墨烯的制备13-15
- 1.2 石墨烯改性15-18
- 1.2.1 共价键改性15-16
- 1.2.2 非共价键改性16-18
- 1.3 石墨烯复合材料应用18-29
- 1.3.1 智能水凝胶材料18-23
- 1.3.2 介电材料23-27
- 1.3.3 锂硫电池27-29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及内容29-31
- 1.4.1 论文的主要目的及意义29-30
- 1.4.2 论文研究内容30-31
- 第二章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石墨烯复合水凝胶制备及其溶胀性能31-40
- 2.1 引言31-32
- 2.2 实验部分32-34
- 2.2.1 主要原料32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32-33
- 2.2.3 材料制备33-34
- 2.2.4 性能测试与表征34
- 2.3 结果与讨论34-39
- 2.4 本章小结39-40
- 第三章 1-芘甲醇改性石墨烯及其PVDF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40-53
- 3.1 引言40-41
- 3.2 实验部分41-44
- 3.2.1 主要原料41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41-42
- 3.2.3 材料制备42-43
- 3.2.4 性能测试与表征43-44
- 3.3 结果与讨论44-52
- 3.3.1 1-芘甲醇修饰改性石墨烯结构分析(Gr-P)44-50
- 3.3.2 Gr-P/PVDF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分析50-52
- 3.4 本章小结52-53
- 第四章 硫化锂/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53-67
- 4.1 引言53-54
- 4.2 实验部分54-57
- 4.2.1 主要原料54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54
- 4.2.3 材料制备54-56
- 4.2.4 性能测试及表征56-57
- 4.3 结果与讨论57-66
- 4.3.1 物相分析57-58
- 4.3.2 表面形貌与微结构分析58-60
- 4.3.3 元素分布分析60-61
- 4.3.4 电化学性能分析61-66
- 4.4 本章小结66-67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67-69
- 5.1 结论67-68
- 5.2 创新点68
- 5.3 展望68-69
- 参考文献69-82
- 致谢82-8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科学家首次用纳米管制造出石墨烯带[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06期
2 ;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06期
3 ;新材料石墨烯[J];材料工程;2009年08期
4 ;日本开发出在蓝宝石底板上制备石墨烯的技术[J];硅酸盐通报;2009年04期
5 马圣乾;裴立振;康英杰;;石墨烯研究进展[J];现代物理知识;2009年04期
6 傅强;包信和;;石墨烯的化学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09年18期
7 ;纳米中心石墨烯相变研究取得新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10期
8 徐秀娟;秦金贵;李振;;石墨烯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9年12期
9 张伟娜;何伟;张新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特性[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S1期
10 万勇;马廷灿;冯瑞华;黄健;潘懿;;石墨烯国际发展态势分析[J];科学观察;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会明;;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探索[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钱文;郝瑞;侯仰龙;;液相剥离制备高质量石墨烯及其功能化[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张甲;胡平安;王振龙;李乐;;石墨烯制备技术与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4 赵东林;白利忠;谢卫刚;沈曾民;;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5 沈志刚;李金芝;易敏;;射流空化方法制备石墨烯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冕;钱林茂;;石墨烯的微观摩擦行为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赵福刚;李维实;;树枝状结构功能化石墨烯[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孝松;;碳化硅表面的外延石墨烯[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周震;;后石墨烯和无机石墨烯材料:计算与实验的结合[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周琳;周璐珊;李波;吴迪;彭海琳;刘忠范;;石墨烯光化学修饰及尺寸效应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耀;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刘霞;韩用石墨烯制造出柔性透明触摸屏[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王艳红;“解密”石墨烯到底有多奇妙[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好宇 张們捷(实习) 特约记者 李季;石墨烯未来应用的十大猜想[N];电脑报;2010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向南;石墨烯贵过黄金15倍 生产不易炒作先行[N];证券时报;2010年
6 本报特约撰稿 吴康迪;石墨烯 何以结缘诺贝尔奖[N];计算机世界;2010年
7 记者 谢荣 通讯员 夏永祥 陈海泉 张光杰;石墨烯在泰实现产业化[N];泰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纪爱玲;石墨烯:市场未启 炒作先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周科竞;再说石墨烯的是与非[N];北京商报;2011年
10 王小龙;新型石墨烯材料薄如纸硬如钢[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敏;双层石墨烯的电和磁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罗大超;化学修饰石墨烯的分离与评价[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唐秀之;氧化石墨烯表面功能化修饰[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4 王崇;石墨烯中缺陷修复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盛凯旋;石墨烯组装体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6 伊丁;石墨烯吸附与自旋极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梁巍;基于石墨烯的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理论计算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8 王义;石墨烯的模板导向制备及在电化学储能和肿瘤靶向诊疗方面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9 刘明凯;带状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10 刘勇;智能化及掺杂改性石墨烯的研究及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晓伟;碳化硅外延石墨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苗伟;石墨烯制备及其缺陷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蔡宇凯;一种新型结构的石墨烯纳米器件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金丽玲;功能化石墨烯的酶学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黄凌燕;石墨烯拉伸性能与尺度效应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汝盟;石墨烯热振动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雷军;碳化硅上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于金海;石墨烯的非共价功能化修饰及载药系统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晶;高分散性石墨烯的制备[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25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82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