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活性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对掺入不同活性掺合料的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天然骨料混凝土为基准,分析掺入不同活性掺合料后对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低于天然骨料混凝土,掺入活性掺合料后可明显改善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且不同掺合料对降低氯离子渗透的效果不同,其中以硅粉效果最为显著。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掺合料 耐久性 氯离子渗透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325)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垃圾迅速增多,其中废弃混凝土约占建筑垃圾34%,因此将废弃混凝土作为再生骨料循环利用成为国内外许多科学家研究热点之一。当前,国内科学界对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相比而言对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建庄,李佳彬,孙振平,郝眩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2期
2 刘斯凤;氯离子扩散测试方法演变和理论研究背景[J];混凝土;200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乙涵;刘卫东;葛乃剑;张晓勇;危鼎;;裹浆形式对再生混凝土性能及界面过渡区的影响分析[J];建筑施工;2016年11期
2 李东洋;高国芳;马萧霞;;再生混凝土在黄河堤防中的应用[J];山东水利;2016年11期
3 郭樟根;陈晨;范秉杰;肖文广;郑松林;;再生粗细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6年S2期
4 李文贵;龙初;罗智予;黄政宇;龙炳煌;任杰强;;再生骨料混凝土破坏机理与改性研究综述[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年06期
5 李丹;张云莲;邓媛媛;Charles Feys;;再生细骨料逐级取代对再生砂浆强度和微观形貌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6年11期
6 张卫东;王振波;王成武;;GFRP筋与再生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6年09期
7 袁磊;杨欣达;孙泽宇;顾星园;;可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J];价值工程;2016年24期
8 闫春岭;赵韩菲;田彦歌;;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正交试验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9 曹万林;曹红蕾;姜玮;陈桂林;张建伟;申宏权;;足尺再生混凝土柱偏压受力性能计算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6年03期
10 秦拥军;严文龙;于江;;掺锂渣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及应力-应变曲线试验[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1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建庄,李佳彬,兰阳;再生混凝土技术研究最新进展与评述[J];混凝土;2003年10期
2 史美伦,张雄,吴科如;微粒矿渣掺合料对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影响的电化学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超;;再生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2 滕艳;;基于再生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其性能评价[J];中国建材科技;2011年02期
3 罗超;秦拥军;王冬梅;;探析新疆地区再生混凝土的发展应用前景[J];中国建材科技;2012年01期
4 王兴国;李力;王文华;;再生混凝土性能特点及应用前景[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5 许靖裕;施养杭;;新型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应用评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4期
6 卢俞升;严捍东;;再生混凝土及其在建筑梁柱构件中应用和研究现状[J];福建建筑;2012年09期
7 薛勇;郝永池;;预拌再生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3年01期
8 姜华;;试诉再生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07期
9 邢振贤;用粉煤灰生产再生混凝土[J];粉煤灰综合利用;1998年03期
10 秦荷成;;再生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科技;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建庄;黄啸;;再生混凝土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应用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2 曹万林;张建伟;尹海鹏;陈家珑;;再生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研究与应用[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3 施养杭;彭冲;;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发展析议[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4 傅晓剑;吕爱增;雒斌;李福海;;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福海;叶跃忠;赵人达;;再生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肖建庄;;前言[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传增;肖建庄;雷斌;;德国再生混凝土应用概述[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赵U
本文编号:967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967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