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工论文 >

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铝的条件探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19:11

  本文关键词: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铝的条件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氧化铝 KH 表面改性


【摘要】:采用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乙醇溶剂中对无机纳米氧化铝进行了湿法表面改性,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偶联剂用量对改性纳米氧化铝性能的影响,分别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表面基团分析,用分散性实验和场发射扫描电镜表征氧化铝在二甲基乙酰胺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优化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80℃,偶联剂用量为3%(以纳米氧化铝质量计)时,得到的改性纳米氧化铝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最好。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纳米氧化铝 KH 表面改性
【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SJLX-0340)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部分(BE2013128)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13-08)资助
【分类号】:TQ133.1;TB383.1
【正文快照】: 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纳米粒子因其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利用纳米材料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效应,实现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开发性能优异的新兴材料,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聪花,郭艳丽,吴永伟,王晶禹;制备纳米氧化铝的研究[J];应用化工;2005年02期

2 侯毅峰;刘锋;张美静;;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09年05期

3 覃秀凤;;浅谈纳米氧化铝的分类及制备方法[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汪多仁;;纳米氧化铝的开发与应用进展[J];现代技术陶瓷;2012年01期

5 张永刚,闫裴;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应用[J];无机盐工业;2001年03期

6 丁安平,饶拴民;“纳米氧化铝”的用途和制备方法初探[J];有色冶炼;2001年03期

7 唐海红,焦淑红,杨红菊,张爱贤;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应用[J];中国粉体技术;2002年06期

8 耿新玲,袁伟;纳米氧化铝的制备与应用进展[J];河北化工;2002年03期

9 李慧韫,张天胜,杨南;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及应用[J];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吴志鸿;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J];工业催化;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多仁;;纳米氧化铝的开发与应用进展[A];第十三届全国耐火材料青年学术报告会暨2012年六省市金属(冶金)学会耐火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尹荔松;;聚合物/纳米氧化铝复合纤维的表征[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商连弟;赵燕禹;俞杰;陈洪潮;刘毅;冯卓;马瑞;于媛媛;张雯;;干燥方法对纳米氧化铝性能的影响[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马菲;蒋园园;王国祥;杨浩;杨小弟;;光谱法研究纳米氧化铝与牛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5 郑敏;孙竹元;;纳米氧化铝/有机氟复合乳液的组装及其拒水耗油性[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6 黄志平;吕旭东;王连鸳;朱海燕;程振兴;;梭曼在纳米氧化铝中吸附和降解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磷化学化工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丁冬雁;王健农;;纳米氧化铝涂层与复合材料界面改性[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1年

8 张良苗;陆文聪;纪晓波;陈念贻;;纳米氧化铝制备中若干反应过程的研究[A];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4年

9 李冬云;杨辉;连加松;;热处理工艺对溶胶-凝胶法纳米氧化铝颗粒特性的影响[A];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纳米颗粒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赵媈;朱永亮;于建;郭朝霞;;巯基硅烷偶联剂偶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改性纳米氧化铝[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姜小毛 黄昌明;纳米氧化铝新工艺解工业化难题[N];中国化工报;2008年

2 记者 王丹 通讯员 郝成涛;纳米氧化铝成为耐药基因转移“帮凶”[N];健康报;2012年

3 记者 李琮;纳米氧化铝满足高端催化剂需求[N];中国化工报;2010年

4 罗海基;日开发生产纳米氧化铝的工业方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丁诚实;纳米氧化铝引起裸耐药基因转移至大肠杆菌K12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作山;模板介入法制备纳米氧化铝及其应用研究[D];华北工学院;2004年

3 李瑞勇;纳米氧化铝的爆轰合成及其晶型和尺寸的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李斌川;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勇;纳米氧化铝致小鼠神经发育毒性及其机制初探[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欢;纳米氧化铝颗粒对小鼠免疫系统调节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梅婷;典型土壤矿物对有机胂类药物吸附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孙若力;硝酸铝超重力沉淀法—微波场集成制备纳米氧化铝[D];湘潭大学;2011年

5 严婷;纳米氧化铝及其氧化铝空心球的制备[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6 夏雪梅;纳米氧化铝的制备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7 赵小玲;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改性工艺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8 李昌瑾;机械法制备纳米氧化铝颗粒并应用于纳米化学复合镀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郭卫伟;纳米氧化铝亚慢性染毒致小鼠神经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机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10 马继轩;纳米氧化铝导致的肺部损伤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95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gong/995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f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