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废弃物酶解与Maillard反应及在烟草加香中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烟草废弃物酶解与Maillard反应及在烟草加香中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烟草废弃物 淀粉酶 美拉德反应 卷烟加香 气质联用
【摘要】:烟草属于一种重要的经济型农作物,且我国烟草总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于世界前列。每年在卷烟制作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烟草废弃物,若能将这些烟草废弃物加以合理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可以增加烟农的收入并且能够保持烟草行业的健康发展。另外,关于特定的糖类与氨基酸进行美拉德反应的报道较多,但以生物酶酶解液作为反应基料应用于美拉德反应的研究少见。本论文首先以河南洛宁、河南平顶山、福建南平的烟草废弃物为原料,分析了这三种烟草废弃物的基本组分及挥发性成分;其次,采用淀粉酶酶解将上述烟草废弃物降解为葡萄糖、麦芽糖等小分子化合物,经处理后得到酶解浓缩液,将其与特定的氨基酸进行美拉德反应(Maillard),并优化其酶解条件及美拉德反应工艺条件,利用添加美拉德反应产物达到卷烟增香的目的,再进一步探讨美拉德反应过程中风味特征形成的规律。本论文的主要内容:1、对河南洛宁、河南平顶山、福建南平三种烟草废弃物的化学相关成分测定研究:河南洛宁、河南平顶山和福建南平的烟草样品水溶性总糖含量分别为12.05%、11.44%和12.29%;烟碱含量分别为3.35%、3.51%和3.02%;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分别为6.14%、5.32%和5.78%;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依次为5.87%、5.49%和5.16%,石油醚提取物和水溶性总糖含量相对比较高;应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并结合GC/MS分析三种烟草废弃物中的挥发性致香物质的测定:河南洛宁36种,河南平顶山30种,福建南平31种,其中河南洛宁的挥发性致香物质相对较多。2、分别采用淀粉酶、β-淀粉酶及复合酶酶解废弃烟末,以还原糖的质量浓度为指标,优化得到的最佳酶配比为:0.2%淀粉酶+3%β-淀粉酶;分别对pH值、反应时间和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表明:在pH值为5.4、50℃时保持反应7 h,最终可得到质量浓度为25.46 mg/mL的还原糖,其酶解效果最佳。3、研究酶解浓缩液与L-丙氨酸的美拉德反应工艺,以评吸得分和产物的颜色强度为指标,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8、温度115℃、反应时间5 h、反应系含水率为15%。通过GC/MS分析美拉德反应产物共鉴定出100种物质,其中与烟草香味有关的化合物有57种,占总含量的71.277%,大部分为吡嗪、吡啶、吡咯等杂环类,对卷烟加香能够起到很好的修饰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S41;X7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赞平,候小改,孟丽;三种烟草属植物的核型分析[J];植物学通报;1997年S1期
2 李矿;;烟草行业发展的形势分析[J];民营科技;2008年03期
3 J、F.查普林;L、G.伯克;;烟草属种间杂交与基因转移——存在问题和解决的可能性[J];烟草科技通讯;1974年02期
4 王伯毅;李莲芬;;烟草的起源与演化[J];烟草科技;1981年02期
5 任学良;李继新;李明海;;美国烟草育种进展简况[J];中国烟草学报;2007年06期
6 王伯毅;李莲芬;;菸草世家[J];植物杂志;1980年02期
7 杨子家,冯继华;烟草资源综合利用初探[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0年Z1期
8 金抒,尚征贤;烟草杆化学组成的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7年03期
9 朱荣誉,于学玲,史劲松;烟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9年03期
10 张会娟;胡志超;谢焕雄;王海欧;陈有庆;;我国烟草的生产概况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儒顺;;打造诚信烟草是实现“两个维护”使行业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蔡长春;林国平;王毅;黄文昌;郑莉;;分子标记技术在烟草遗传育种中的应用[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元英;罗成刚;刘贯山;李永平;;烟草育种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A];2009-2010烟草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报告[C];2010年
4 徐安传;罗华元;杨应明;;烟草植物保护现状及前景展望[A];云南省烟草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5 ;前言[A];2009-2010烟草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报告[C];2010年
6 付景圆;窦彦霞;马冠华;陈国康;王勇;肖崇刚;;重庆地区烟草叶部真菌病害种类初步调查[A];“创新驱动与现代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徐安传;罗华元;杨应明;;烟草植物保护现状及前景展望[A];中国烟草学会“2020年的烟草科学与技术”发展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2006-2007烟草农业学科发展研究报告[A];2007年烟草学科发展报告[C];2012年
9 王凤龙;钱玉梅;王劲波;时焦;王允白;;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研究现状及防治对策[A];中国烟草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1997年年会文件和论文汇编[C];1997年
10 蔡长春;林国平;王毅;黄文昌;周永碧;毕庆文;章新军;汪健;;我国烟草种质资源的利用概况与展望[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烟草品牌的N种活法[N];中国质量报;2004年
2 新文;“烟草”史话[N];经理日报;2003年
3 本期专家为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陈伦寿;根据烟草缺素症合理施肥[N];农资导报;2007年
4 刘连军;浪潮烟草领域重发力[N];中国电子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郑林 万霞飞;以“小异”书写“大同”的杰作[N];经理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设;烟草尼古丁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杜传印;白肋型烟草叶色基因的分子标记与烟草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3 郭兆奎;烟草吸钾相关基因克隆与表达调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童治军;烟草微卫星标记的开发与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5 杨友才;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青枯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6 梁景霞;烟草种质ISSR标记及对氮素响应的生理遗传与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7 尹福强;烟草苗期干旱胁迫诱导根系mRNA和miRNA快速响应机理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8 Zahid Hussain;[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9 任民;烟草(N.tabacum L.)高香气特征性状的鉴定及其分子标记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10 孙玉合;烟草种间胞质杂种、对称体细胞杂种的获得及其分子标记鉴定[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低温条件下烟草活性氧代谢及花发育调控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胡九超;基于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的高原山区烟草识别方法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婷婷;转基因突变烟草雄性不育表型分析及分子基础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4 陈勇;烟草响应低钾胁迫的基因表达谱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5 张燕云;抗花叶病烟草种质资源的筛选[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6 郑钦;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在烟草根部的表达[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7 李盼;印度梨形孢对烟草蛋白质表达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8 龙妮;烟草属野生种转录组比较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9 刘彩红;烟草废弃物酶解与Maillard反应及在烟草加香中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10 袁文;南平市烟草种植业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218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218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