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生活垃圾流化床热处置中重金属迁移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6 20:22

  本文关键词:生活垃圾流化床热处置中重金属迁移分布研究 出处:《燃料化学学报》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重金属 生活垃圾 流化床 氧化还原气氛 迁移分布


【摘要】:在流化床实验装置上研究模拟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等热处置过程中重金属Cd、Pb、Zn及Cu的迁移转化,分析氧化还原气氛及温度对重金属挥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及还原性条件促进了Cd、Pb及Zn的挥发;而氧化性气氛有利于Cu的迁移。热力学平衡模拟结果表明,金属在氧化和还原气氛下的转化途径不同。在还原性气氛下,金属主要以元素态单质或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其熔沸点高低决定了金属挥发程度。反之,CuCl_3等氯化物的生成促进了Cu在氧化性气氛下的挥发。金属基反应在氧化性气氛下得到加强,提高了Cd、Pb及Zn向气相产物转化的起始温度。进一步考察重金属在不同组分的分布及富集规律,大部分以气相形式挥发的重金属易在降温过程中冷凝并富集于飞灰。气流夹带亦是导致重金属迁移的重要原因,流化床的高气速特性对重金属分布有显著影响。
[Abstract]:The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d, Pb, Zn and Cu in heavy metals during pyrolysis, gasification and incineration were simulated on a fluidized bed experimental facility. The effects of redox atmospher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volati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high temperature and reductive conditions promote the volatilization of Cd, Pb and Zn, and the oxidizing atmosphere is beneficial to the migration of Cu. The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tal in the atmosphere of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is different. In the reduction atmosphere, the metal mainly exists in the form of elemental state or sulfide, and its boiling point determines the degree of metal volatil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formation of chlorides, such as CuCl_3, promotes the volatilization of Cu in the oxidizing atmosphere. The reaction of metal base is strengthened in the oxidizing atmosphere, which improves the starting temperature of the conversion of Cd, Pb and Zn into the gas phase. The distribution and enrichment rules of heavy metals in different components were further investigated. Most heavy metals volatilized in the form of gas were easily condensed and enriched in fly ash during cooling. The airflow entrainment is also an important cause of heavy metal migration. The high gas veloc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uidized bed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2011CB201506)资助项目~~
【分类号】:X799.3
【正文快照】: Received:2015-07-01;Revised:2015-09-03.焚烧法处理固体废弃物具有无害化程度高、减容效果显著及热能回收利用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许多国家处理城市生活垃圾(municipal solid waste,M SW)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焚烧易造成二次污染,尤其是二恶英等有毒污染物的排放,已成为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桢芬;苏有勇;王华;胡建杭;赵逸群;;气氛对垃圾焚烧中重金属迁移特性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2 王昕晔;黄亚继;仲兆平;牛淼淼;孙宇;张强;;炉内添加剂对垃圾焚烧过程中重金属捕集影响的试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3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春萍;刘阳生;杨飞华;郝利炜;;垃圾衍生燃料焚烧时重金属在气固两态的分布特性[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03期

2 李春萍;;垃圾RDF中重金属高温挥发特性[J];环境工程;2013年06期

3 严玉朋;黄亚继;王昕晔;邵志伟;张帅毅;刘长奇;陈波;;高岭土对焚烧烟气中Pb、Cd排放的控制特性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4年10期

4 吴沛东;张军营;赵永椿;袁媛;李小龙;郑楚光;;固体废弃物焚烧过程中铬的释放及脱除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08期

5 孙进;李清海;李国岫;周会;秦岭;张衍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中氯化物对铜迁移转化特性的影响[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08期

6 黄亚继;严玉朋;王昕晔;杨高强;邵志伟;刘长奇;;焚烧过程中铅在PM_(10)中的分布特性及以高岭土为吸附剂炉内捕集铅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14期

7 才兴;;试析固体废弃物焚烧过程中铬的释放及脱除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桂芳;煤在超临界水反应过程中的污染物迁移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培涛;印染污泥与木屑混燃特性及重金属排放特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2 高云涛;垃圾协同半干化市政改性污泥焚烧试运行掺烧比例分析[D];清华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学涛;金保升;仲兆平;李延兵;;垃圾焚烧飞灰熔融过程中重金属特性研究进展[J];锅炉技术;2008年03期

2 刘汉桥;魏国侠;张曙光;蔡九菊;;活性炭对医疗垃圾焚烧飞灰水泥固化的影响[J];过程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3 王涛;刘廷凤;高占U_;孙成;;城市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形态及酸浸出性研究[J];环境化学;2007年05期

4 陈勇;张衍国;李清海;禚玉群;陈昌和;;垃圾焚烧中氯化物对重金属Cd迁移转化特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8年05期

5 陈玲;;微波对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稳定影响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9期

6 杨艳芳,刘凤枝,蔡彦明;土壤样品的王水回流消解重金属测定方法的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年04期

7 Ichiro Naruse;;Using sorbents to control heavy metals and particulate matter emission during solid fuel combustion[J];Particuology;2009年06期

8 赵丽琴,何品晶,章骅;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灰渣酸消解方法的确定和优化[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02期

9 丁世敏;杨兴玲;封享华;胡武洪;;垃圾焚烧飞灰中典型重金属形态分布研究[J];无机盐工业;2009年11期

10 孙锐;费俊;张勇;梁立刚;吴少华;;城市固体垃圾床层内燃烧过程数值模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3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敖子强;严重玲;林文杰;瞿丽雅;窦扬扬;叶娟;;土法炼锌区废渣重金属固定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3期

2 沙维奇В.И.,华珞,特鲁宾娜Е.В.,乌久钦娜Н.А.;锌及其它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迁移性的调控[J];环境科学学报;1993年03期

3 黄小平;珠江磨刀门河口的重金属来源的初步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1993年01期

4 佘海燕;河湖沉积物对重金属吸附-解吸的研究概况[J];化学工程师;2005年07期

5 隋红建;吴璇;崔岩山;;土壤重金属迁移模拟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6 惠林;吴耀国;李想;张悦周;;水溶性有机物对土壤重金属迁移性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7 李宏艳;王金生;滕彦国;王振宇;;土壤中重金属迁移数值仿真与参数灵敏度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04期

8 胡瑞霞;高柏;胡宝群;冯继光;;某铀矿山尾矿堆积区周边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规律初探[J];铀矿冶;2009年01期

9 林文杰;周晚春;敖子强;肖唐付;;土法炼锌区土地复垦的重金属迁移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10 姚保垒;窦明;梁永会;吕小凡;;河流重金属迁移转化分相模型研究[J];人民黄河;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天元;袁旭音;赵学强;廖启林;周玲;;苏南典型污染区土壤重金属迁移与风险评估[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幸娅;王艳;刘羽;石妍妍;;重金属迁移转化模型及应用[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3 袁永强;项萌;刘丛强;;废弃冶炼厂附近土壤-蔬菜系统中的重金属迁移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4 孟庆强;黄国锋;吴启堂;徐照丽;;土壤中重金属迁移到水体的机理及预测研究[A];第七次“土壤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1年

5 高红莉;李洪涛;张硌;;沼肥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研究[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杨曦;王中良;朱青青;;蓟运河不同相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陆海军;栾茂田;张金利;于永鲜;;改良黏土衬里对重金属吸附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8 闫慧;罗盛旭;姚庆斌;贺杨洋;王婧;;海南石碌铁矿区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和转移特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9 吴耀国;惠林;;溶解性有机物对土壤中重金属迁移性影响的化学机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徐晓春;陈芳;王军;吴文涛;;铜陵相思河流域采矿活动中重金属迁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实习记者 王洋;手机 没那么“毒”![N];消费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顾继光;不同作物品种对重金属的积累特性及农产品品质安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3年

2 于常武;碱性钼尾矿及其影响水体中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金香;木本植物修复煤矿复垦区重金属迁移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4 保琦蓓;有机肥释放的水分散性胶体的性质特征及其对土壤重金属迁移活化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商书波;包气带中的土壤可移动胶体及对重金属迁移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蕾;重金属迁移的实验及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10年

2 丛t,

本文编号:1338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1338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a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