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巢湖沉积物孔隙结构研究与重金属污染评价

发布时间:2019-11-19 20:04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巢湖流域水环境质量恶化,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物成为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蓄积库。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沉积物中污染物会通过扩散、沉积物再悬浮、生物扰动等途径再次进入上覆水体中形成内源污染。污染物在沉积物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受到沉积物微观物理结构的影响,揭示沉积物的真实三维微孔结构,对于认识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以及评价内源污染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验证和改进了一套包含样品制备方法、数据获取方法、图像解译方法、参数计算方法的未成岩沉积物三维物理结构研究方法,在巢湖进行了应用,并结合巢湖沉积物粒径和重金属(镍、铜、锌、铅、铬和镉)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探讨了巢湖沉积物物理孔隙结构与化学污染物(重金属)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物理结构方面,巢湖沉积物的粒径组分含量总体上差别不大,基本由黏土与粉砂组成,但沉积条件及物质来源的不同导致巢湖不同湖区粒度参数和孔隙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东部湖区表层沉积物(1-2 cm内)孔隙连通程度高于中部和西部湖区,东部湖区孔隙度为0.75,连通体积占总体积67.47%,中部湖区仅为0.28。沉积物孔隙曲率在2.83-9.31之间,在不同方向上存在显著差异,西部湖区沉积物在Z方向上的曲率较大,中部和东部湖区沉积物在X和Y方向上的曲率相对较大。此外,孤立孔体积、连通性等孔隙参数也有所差别。在垂直剖面上,沉积物孔隙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小,0-10 cm内变化不大,在0.51-0.44之间,10 cm后变化幅度明显增大,17-18 cm深度的孔隙度降为0.01,说明沉积物与上覆水物质的交换主要集中在沉积物上层。S/V(孤立孔面积与体积之比)在剖面上的变化幅度较小,明显低于表层沉积物在不同湖区上的变化。孤立孔数量、体积与表面积随深度增加均呈现出减小的趋势,某些深度上出现的异常可能是受到当时底栖动物活动以及沉积条件改变的影响。(2)在污染物(重金属)分布上,巢湖表层沉积物的6种重金属中除Ni和Cr外,其他4种(Cu、Zn、Pb和Cd)都不同程度超过背景值,平均含量分别为背景值的1.40、2.09、1.37和4.46倍。在空间分布上,重金属污染程度总体呈现出东西部湖区高,中部湖区低的特点。西部湖区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为中等生态风险,其他区域RI(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值均低于150,为低潜在生态风险,短期内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威胁。沉积柱垂直剖面数据显示,巢湖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整体上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升高,重金属生态风险呈增加趋势,在表层沉积物(0-5 cm)中含量最高。6种重金属在沉积物中富集系数大小关系为:CdZnCu≈PbCrNi。Cd的富集系数在2.47~7.71之间,说明人为输入已经成为沉积物Cd的主要来源;Ni、Cr未发生富集(富集系数小于1.5),为自然来源;元素Cu、Pb、Zn富集主要集中在西部湖区。结合生态风险评价结果,防止Cd、Zn和Pb进一步累积是治理巢湖重金属污染的重要目标。(3)巢湖沉积物物理孔隙结构与化学污染物(重金属)的相关分析发现,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与孔隙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曲率极显著负相关(P0.01),说明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沉积物孔隙度增大和曲率降低,有利于促进沉积物与上覆水之间物质的迁移转化;粒径不同组分含量对孔隙度、曲率影响不大;沉积物Pb含量与曲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可能是因为沉积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较大的曲率会抑制Pb向上覆水中释放。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524;X8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刚;;巢湖几成臭“巢”[J];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06期

2 杨建军;张斗胜;;巢湖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J];安徽科技;2008年10期

3 米学芹;周怀宇;;巢湖生态历史变迁考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4 ;巢湖出现20平方公里蓝藻聚集 有局部暴发趋势[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10年08期

5 史春;;巢湖三分,是否有利于保护巢湖[J];环境教育;2011年10期

6 张辉;曹树青;;安徽力推巢湖治理良策[J];环境保护;2012年18期

7 谭德荣;卢光阳;方三丈;;巢湖在呼唤[J];华夏星火;1999年07期

8 张应松;;秀美巢湖何时归?[J];绿色视野;2008年05期

9 ;问诊巢湖“活水之路”[J];绿色视野;2008年07期

10 张鹏;徐尚勇;朱玉宽;;巢湖“蝶变”[J];绿色视野;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日亮;王传江;;浅谈巢湖治理重点与开发利用[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黄洁;王式成;;环巢湖经济圈的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范裕祥;金社军;刘刚;周培;王文本;季爱娟;;巢湖生态系统的变化和修复措施[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吴跃东;;巢湖流域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与建议[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5 汤菁;;“融城”与“融心”——“巢湖撤市”背景下“新城市共同体”的建构[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论文集[C];2012年

6 金庆海;;合肥地区含磷洗衣粉对巢湖水质影响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7 孙兴旺;马友华;石润圭;黄文星;王桂苓;赵艳萍;吴春蕾;;巢湖流域农村生活源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马方平;;巢湖水环境治理实践与探索[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刘洪剑;方建民;刘圣清;刘德胜;;巢湖流域湿地环境质量问题及其生态重建对策[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张业锁;;塑造大湖特色 打造大湖名城[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大鹏 白海星;水是如何“活”的[N];经济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苏大鹏 白海星;巢湖:蓄势待发谱新篇[N];经济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毛学农;巢湖一体化开发已成必然[N];江淮时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刘尧;“选择巢湖必将是最佳选择!”[N];巢湖日报;2010年

5 何小龙;巢湖市长向委员立下“军令状”[N];江淮时报;2008年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王荣森 吴涛 张勇;环巢湖观光大道应当立即停建[N];经济参考报;2012年

7 ;将“巢湖”打造成“生态强省”重要支点[N];安徽日报;2012年

8 合肥市社科联 宋雁冰 宣馨馨;巢湖保护、开发与利用研讨会综述[N];安徽日报;2012年

9 傅年丰;合肥投资500亿加快巢湖治理[N];江淮时报;2012年

10 王永亮;合肥大刀阔斧兴修水利呵护巢湖水[N];中华建筑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奚姗姗;巢湖水体氮、磷结构特征、环境效应与防控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李国莲;巢湖污染物赋存、来源及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贾铁飞;近千年以来巢湖环境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恩虎;明清时期巢湖流域农业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5 李如忠;地质环境与巢湖富营养化控制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6 过龙根;大型浅水富营养湖泊—巢湖的渔业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霞;巢湖周边地区农户施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2 周闪闪;明代巢湖流域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3 张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巢湖流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4 肖洒;巢湖沉积物孔隙结构研究与重金属污染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孟泽婧;巢湖蓝藻衰亡过程中颜色、形态变化分析及资源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6 任武;巢湖水环境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徐春明;巢湖污染及治理的人口因素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孙兴旺;巢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染源产排污特征与规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凤娟;巢湖东半湖浮游生物与水质状况及营养类型评价[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10 吴亚东(Yaketon Wu);巢湖流域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污染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63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563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9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