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在带来海量的经济效益的同时,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大量开采与使用,土地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各种污染问题以及温室效应。在未来,这些问题将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阻碍。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候,需要平衡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让两者处于和谐发展的局面。本文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当量因子修正系数,对模型进行修正。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长江经济带整体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各省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分析,判断整体趋势。通过时间格局分析、平均格局分析和时间变化率来分析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分异特征。其次构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空间权重矩阵,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通过Moran's I指数判断在空间上是否存在自相关,并且分析局部地区是否存在集聚效应,为后文构建模型做好准备工作。最后构建空间面板模型。挑选可能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造成影响的指标,通过平稳性检验来判断数据是否是平稳序列。通过LM检验、LR检验、Wald检验和豪斯曼检验来选择合适的空间模型,并通过MLE估计来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分析,判断不同影响因素对于某一地区的影响和对邻近地区的影响有何区别。本文主要研究结论为(1)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2008~2017年之间呈现出先快速上升,然后略微下降,之后再上升的趋势。四川省和云南省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最多;上海市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最少;而江苏省、安徽省和重庆市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相对较低。每个省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趋势与长江经济带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2)长江经济带分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研究区域内部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在时间分布格局上,总体呈西部高、东部较低的分布格局。研究期间,长江经济带各个省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为稳定,等级未发生变化。在平均分布格局上,从不同区域来看,分布得较为集中,西部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远远高于东部地区。(3)长江经济带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正相关,具有全局空间集聚的现象。通过ESDA分析,四川省和云南省呈现高高集聚的现象;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和湖北省呈现低低集聚;重庆市和贵州省呈现低高集聚,湖南省和江西省呈现高低集聚。(4)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和人口密度这4个影响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显著影响。通过构建空间时间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的MLE估计的结果,经济增长因素和产业结构因素对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有促进作用;而城镇化因素和人口因素对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抑制作用。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角度分析,各个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均大于间接效应,各个因素的改变不仅仅会影响到某一省市,同时也会对邻近省市产生影响。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省市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探索跨区域之间的生态保护方法。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禁止农用地进行商业开发,禁止乱砍滥伐,保护好杜绝破环生态的行为。(2)开展区域合作,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机制。建立合理的保护与补偿机制,平衡各方的利益。区域之间展开合作,打击随意排放污染的行为,对于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勒令整改,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对于破坏生态零容忍。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3)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对于各省市经济发展,必须继续加强经济建设,省市与省市之间应该整合资源,优势互补。降低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发展第三产业,保持耕地和林地的生态安全,避免耕地和林地向建筑用地的转化。(4)合理规划城镇化建设,避免人口密度过大。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的时候,要合理规划,循序渐进。在城镇化建设时,可以采取小聚居的模式,即围绕主要城市建立多个小城市,划定城市增长的最大范围,控制建设用地无限制的蔓延,促进城市已有建设用地重复利用和改造更新,实现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学位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127;X171.1
【部分图文】:
长江经济带省级行政区域图

皮尔(Pearl)生长曲线

长江经济带2008-2017年各省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水平分布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松;安裕伦;马良瑞;;城市化背景下喀斯特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分异特征——以贵阳市南明河流域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09期
2 谢高地;张彩霞;张雷明;陈文辉;李士美;;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改进[J];自然资源学报;2015年08期
3 孙文博;苗泽华;孙文哲;;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生态经济;2015年08期
4 姚小薇;曾杰;李旺君;;武汉城市圈城镇化与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相关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09期
5 刘桂林;张落成;张倩;;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年12期
6 黄从红;杨军;张文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模型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3年12期
7 胡和兵;刘红玉;郝敬锋;安静;;城市化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异质性的影响——以南京市九乡河流域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1年10期
8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杨克;宋伟;;北京市土地利用生态分类方法[J];生态学报;2011年14期
9 蒋晶;田光进;;1988年至2005年北京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资源科学;2010年07期
10 姚成胜;刘耀彬;;福建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的敏感性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_g;湖北省土地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锁华;武汉城市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影响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
2 杨超;中原城市群土地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布及社会驱动因素差异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
2829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29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