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基于中转站DEA的Q市生活垃圾收运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6 22:5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呈加速上升趋势,垃圾处理效果对环境、社会都有很大影响,对于垃圾从产生→收集→运输→处理整个流程而言,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垃圾源头的控制和末端处理的方法,从收集运输角度关注的较少,生活垃圾处理属于逆向物流领域,而收运费用占据整个垃圾处理系统的60%-80%[1],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生活垃圾的收运环节。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Q市,对于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按照有无中转站,分为直接收运与间接收运,有中转站的收运目前普遍存在,但是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以及垃圾源头分类的推行,不同的中转站利用率也存在很大区别,所以对Q市现有不同中转站的投入产出进行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然后依据评价结果,相应考虑如何改进优化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其次,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使用DEA方法去评价不同中转站的相对效率,然后基于DEA结果,对于相对效率较高但未达到最优的中转站,说明其存在较大价值,需要查找制约因素然后改进,依据DEA分析及数据比对发现制约因素是垃圾车卸料时排队时间过长,本文采取增加卸料设备的排队论优化方案,利用排队论模型和经济学的费用效益模型,并使用边际算法...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城市生活垃圾收运量(2008-2017年)??Figurel-1?Number?of?municipal?solid?waste?collected?and?transported(2008-2017)??

图1-1城市生活垃圾收运量(2008-2017年)??Figurel-1?Number?of?municipal?solid?waste?collected?and?transported(2008-2017)??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图1-1城市生活垃圾收运量(2008-2017年)??Figurel-1?Number?of?municipal?solid?waste?collected?and?transported(2008-2017)??收运费用占比髙且研究垃圾分类....


图3-1有中转站模式的收运流程图??Figure?3-1?Collection?flow?chart?with?transfer?station?mode??

图3-1有中转站模式的收运流程图??Figure?3-1?Collection?flow?chart?with?transfer?station?mode??

目前采取的收运方式主要有两种模式,Q市的H区采取的是有中转站??的间接运输模式,Q市的K区采取的是无中转站的直接运输即流动运输模式。??有中转站的间接收运模式如图3-1所示,生活垃圾收运过程为垃圾收运车辆??从停车场出发,去往各个垃圾产生源点收集垃圾,经过短距离运输到达中转站转?....


图3-2垃圾收运车辆的收运路线图??Figure?3-2?Driving?route?map?of?garbage?collection?vehicles??

图3-2垃圾收运车辆的收运路线图??Figure?3-2?Driving?route?map?of?garbage?collection?vehicles??

??无中转站的直接收运模式如图3-2所示,生活垃圾收运过程为垃圾收运车辆??从停车场出发去往从垃圾产生源点(垃圾箱)收集垃圾后,不经过中转站转运直接??前往垃圾处理场。对于直接收运,收运路线是最为关键的,因为车辆在多个垃圾??产生点和处理场之间往返,且一般垃圾源点与处理场相距较远....


图3一H区中转站和垃圾源点布局图

图3一H区中转站和垃圾源点布局图

?曼巵行%?处理厂??图3-2垃圾收运车辆的收运路线图??Figure?3-2?Driving?route?map?of?garbage?collection?vehicles??.1.2?Q市生活垃圾中转站介绍??经过调研,目前Q市H区的中转站主要有7个,分别为乐山路垃圾中转站....



本文编号:3982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982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5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