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在李村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在李村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选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李村河水质进行评价。2010—2015年,李村河308国道桥和入海口断面水质均未达到景观娱乐用水要求。5项指标中,氨氮污染最重,其次为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溶解氧污染较轻。
【作者单位】: 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关键词】: 单因子 标识指数 水质评价 应用
【分类号】:X824
【正文快照】: 目前,国内对河流、湖库水质评价多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方法。单因子评价又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某断面参评指标的实测值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标准进行比较,根据参评指标类别最高的一项确定断面的水质类别;二是采用单项污染指数进行评价,将各评价指标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伟光;邢佳;马云;叶珍;宋利臣;周军;;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在某流域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11期
2 徐祖信;我国河流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静;周春雷;;开州汉丰湖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与水质相关性分析[J];四川环境;2017年01期
2 王秀;王振祥;潘宝;周春财;刘桂建;;南淝河表层水中重金属空间分布、污染评价及来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年02期
3 马腾飞;;水质标识指数法在鉴江流域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年02期
4 李晶莹;曹升乐;杨裕恒;;沂沭泗流域降解系数及纳污能力测算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7年01期
5 董星宇;鲍鸣;杨瑞;;万佛湖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及评价[J];河北渔业;2017年01期
6 徐盛洪;程全国;;辽宁某地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评价[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7 王瑞东;君珊;李魁;白凯;王腾;;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以海拉尔河为例[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年12期
8 王小娇;胡国成;张丽娟;杨剑;陈棉彪;黄楚珊;;广西刁江流域主要河流水质评价[J];生态科学;2016年06期
9 吕美婷;叶春;李春华;王亚空;干磊;;三角模糊数优化的贝叶斯水质模型评价方法研究——以太湖竺山湾缓冲带湿地水质评价为例[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6年11期
10 林鹏;陈余道;夏源;;漓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水体污染类型与成因[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祖信;我国河流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徐祖信;我国河流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3 蒋火华,朱建平,梁德华,吴贞丽;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与水质类别判定的关系[J];中国环境监测;1999年06期
4 郭劲松,王红,龙腾锐;水资源水质评价方法分析与进展[J];重庆环境科学;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琳;张江山;;W值水质评价法的改进与应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2 任传栋;王志真;高佳;刘成良;;加权优序法在地下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年05期
3 刘昕;刘开第;李春杰;庞彦军;栗文国;;水质评价中的指标权重与隶属度转换算法[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章新;贺石磊;张雍照;陈思;高军省;;水质评价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5 王怀柏;李跃奇;李儒道;;关于水质评价问题的探讨[J];水利技术监督;2011年04期
6 王维;纪枚;苏亚楠;;水质评价研究进展及水质评价方法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年13期
7 郑英铭;在长江水质评价中某些方法的探讨[J];环境科学丛刊;1981年10期
8 赵纪先;高云翔;;广东省1979~1980年部分地区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J];广东卫生防疫资料;1984年02期
9 阎伍玖;模糊数学应用于水质评价的研究——以长江马鞍山段为例[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1年02期
10 李振亮;水质距离评价法及其在红水河、黔江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监测;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正军;;欧几里德贴近度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中南地区模糊数学与系统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2 战培荣;赵吉伟;刘永;卢玲;赵彩霞;王海涛;王崇;董崇智;;兴凯湖鱼类及水质评价[A];中国水产学会第七届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04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王林;王兴泽;;水质标识指数法在太子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解中辉;;基于熵权法对辽河口湿地的水质评价[A];水与水技术(第3辑)[C];2013年
5 李晓粤;周炳辰;;沧州市入海河流水水质评价与防治对策[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蔡清海;杜琦;卢振彬;钱小明;方民杰;许翠娅;;福建主要港湾的水质评价[A];中国水产学会第七届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04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辛益群;史强;蔡云飞;;济南泉水藻类及水质评价[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孟俊;杨海燕;张治国;;基于模糊数学法的矿井水质评价[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9 胡斌武;;模糊模式识别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10 李兰;叶守泽;;三峡工程施工期坝下游河段水质评价与自净规律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学民;长江沿程河湖及城市内河水质评价与模拟研究[D];北京大学;2000年
2 马太玲;湖库水质评价及水质模拟预测方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3 郭劲松;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的水质评价与水质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4 王小云;流域环境泥沙氮、磷平衡吸附与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龙;杭州西湖龙泓涧多级生态净化塘水质评价与水环境解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贾龙凤;保定府河典型污染因子变化规律及水质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3 郑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库环境监测系统[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4 张莹;基于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法的松花江哈尔滨段水质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5 杨飞;松花江哈尔滨段水质评价模拟与可视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6 赵明伟;辽河水域水库浮游生物调查研究及水质评价[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7 王申;基于WSN的智能养殖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8 陈荣;东江湖流域水质变化趋势分析与水质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9 杨日剑;典型村镇水质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D];湖南大学;2016年
10 吴旌滔;贵州三岔河流域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贵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54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654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