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电解金属双极板表面流道的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 模板电解 微流道 金属双极板 电场模拟 出处:《机械设计与制造》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燃料电池微型化的发展趋势,金属材料制成的双极板成为未来双极板发展的主要方向。以加工双极板表面多通道蛇形流道为例,提出采用模板电解加工金属双极板上的微流道结构。建立模板电解加工间隙内电场的数学理论模型,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模板电解加工微流道的成形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加载电压对模板电解加工过程中阴阳极表面电场分布的影响。搭建模板电解试验平台,通过试验研究直流和脉冲加载电压对流道形貌和定域性的影响。模拟与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脉冲小电压可减小流道的杂散腐蚀,提高模板电解加工的定域性。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uel cell miniaturization, the bipolar plate made of metal materials will become the main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bipolar plate development. Take the processing of multi-channel serpentine flow channel on the surface of bipolar plat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esents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electric field in the gap of template electrolysis machining (ECM) by using the structure of microchannel on the metal bipolar plate.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e micro-channel in the template electrolysis machin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loading voltage on the surface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of the anode in the process of the template electrolysis machining was studied. A template electrolysis test platform was set up. The influence of DC and pulse loading voltage on the morphology and localization of flow channel was studied.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ay corrosion of flow channel can be reduced and the localization of ECM can be improved by using small pulse voltage.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5212)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3KJB460014)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TM911.4;TG662
【正文快照】: 1引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作为绿色高效氢能源的一种重要利用方式,PEMFC具有环境污染低、比特率高等优点,与其它燃料电池相比,具有在室温快速启动的巨大优势[1]。双极板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维民,梁振兴,张洪武,任素贞,王琪,孙公权,辛勤;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复合双极板材料性能测试[J];功能材料;2005年02期
2 孙斌;邹彦文;张杰;贺俊;郑永平;;热塑性树脂基碳素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研究[J];电源技术;2006年07期
3 钱鹏;张华民;陈剑;文越华;衣宝廉;;全钒液流电池用电极及双极板研究进展[J];能源工程;2007年01期
4 杨春;王金海;谢晓峰;尚玉明;王树博;毛宗强;;表面改性金属双极板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的应用[J];化工学报;2011年S1期
5 陈惠;刘洪波;涂文懋;杨荔;杨丽;何月德;;膨胀石墨/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双极板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6 王山领;隋升;陈守超;郭雪岩;;不锈钢冲压双极板及其实验验证和仿真[J];电源技术;2013年10期
7 沈春晖;潘牧;罗志平;袁润章;;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5年03期
8 沈春晖,潘牧,袁润章;聚偏氟乙烯与石墨导电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物理性能分析[J];化工新型材料;2005年03期
9 李建新;刘洪波;陈惠;;超声分散技术在燃料电池复合材料双极板制备中的应用[J];炭素技术;2010年04期
10 徐冬清;范永生;刘平;王保国;;全钒液流电池复合材料双极板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兰伟;崔艳华;李晓兵;;导电塑料双极板的制备及性能[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2 张志然;沈春晖;潘牧;袁润章;;石墨与高铝水泥基复合材料双极板的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张志然;沈春晖;潘牧;袁润章;;石墨与高铝水泥基复合材料双极板的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4 徐冬清;范永生;刘平;王保国;;全钒液流电池导电双极板材料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江;崔旭梅;;碳纤维对钒电池双极板的性能影响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6 黄明宇;倪红军;朱昱;李飞;骆兵;;中间相碳微球/石墨材料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黄明宇;倪红军;朱昱;李飞;骆兵;;中间相碳微球/石墨材料燃料电池双极板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8 李x┤,
本文编号:1462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462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