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基于功能化掺杂碳点构建三种新型传感方法

发布时间:2021-09-04 10:29
  碳点(CDs)是一种新型的零维荧光纳米材料。自从2004年首次发现CDs以来,过去十几年见证了CDs在多模式生物成像、传感、光化学能量存储和催化方面的蓬勃发展。CDs具有优良的光稳定性、可调谐的发射波长、良好的水溶性和低的毒副作用,已被广泛用作荧光探针。本论文通过水热法合成功能化碳点,基于CDs与分析物之间相互作用产生“ON-OFF-ON”或“ON-OFF”体系响应,建立了三种新型传感方法,成功应用于对苯二酚(HQ)、香草醛和5-氨基水杨酸(5-ASA)的检测。本论文工作包括三个部分:1.基于蓝色发光氮硫磷共掺杂碳点荧光法测定对苯二酚我们利用乙二醛和水胺硫磷为原料,合成了具有明亮蓝色荧光的NPSCDs,并进一步探索了使用NPSCDs-Fe3+体系用于HQ的高效检测。在间苯二酚(RC)和邻苯二酚(CC)存在的情况下,该策略对HQ的检测也是有效的,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以乙二醛和水胺硫磷为前驱体,在140℃水热处理4小时制备了NPSCDs。该方法以乙二醛为碳源,以水胺硫磷为氮源、硫源、磷源。由于NPSCDs表面覆盖了丰富的官能团,NPSCDs很容易与Fe3+

【文章来源】:聊城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功能化掺杂碳点构建三种新型传感方法


CDs的(a)TEM图像,镶

插图,图像,香草醛,猝灭常数


其中 F0和 F 分别表示没有和具有猝指猝灭剂浓度,KSV是猝灭常数。如图 3有良好的线性,表明香草醛对 NCDs 的猝图 3-2. NCDs-香草醛体系在 0 20 405001000150020005oC25oC45oCF0-F[Vana

合成原理,药品,溶采,硫酸奎宁


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 NPCDs 溶液的积分荧光强度,η 是溶剂的折射率。为了降低干扰,在 340 nm波长下,硫酸奎宁标准品和 NPCDs 的吸光度均被调低到 0.05,以避免内部过滤4.2.2.3 5-ASA 的荧光分析在聚丙烯微离心管中加入 10 μL 的 NPCDs 和 985 μL 的三次水(pH=7.0)入 5 μL 不同浓度的 5-ASA。在室温下温育 1 分钟后,在 340 nm 激发波长下检光发射信号。为了对实际药品进行分析,将药品颗粒碾碎,加入 10 mL 纯水溶采用 0.22 μm 膜对样品进行过滤,去除颗粒。用不同浓度的 5-ASA 标准溶液对进行加标处理。


本文编号:3383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3383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8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