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宏观基本图的路网控制子区划分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宏观基本图的路网控制子区划分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宏观基本图 交通仿真 控制子区划分 图论 分割算法
【摘要】:随着机动车的快速增长,交通拥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路网中的部分道路,而是从点到面逐步演变为区域性的交通问题。已有的理论已经证明分区边界控制是解决大范围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而作为分区控制的重要基础,科学合理的路网控制子区划分方法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时空检测的拥堵交通网络本征提取及快速疏散算法研究(No.61304195)”,通过仿真分析影响宏观基本图(简称MFD)分布的因素及其规律,建立了基于MFD的路网控制子区划分体系,最后基于实际路网进行了验证分析。本文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matlab和vissim软件建立了大型仿真路网,通过单变量仿真实验,确定了路网MFD存在的必要条件及影响其曲线形态的各个因素,确定了各因素对MFD曲线分布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划分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基于各个影响因素制定了一套层层递进的控制子区划分体系。首先,以控制子区内部车流密度相似性最大、子区间相似性最小为目标制订了划分结果判别标准;其次,基于最小生成树理论建立了路网初始划分方法;再次,基于Ncut理论建立了路网深度划分方法,包括正向分割与反向合并两个过程;最后,阐述了基于交通管理需求的后续子区动态合并方法。(3)以合肥市二环路以内真实路网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数据,通过仿真对本文划分体系与其他学者提出的划分方法进行了比较,判别结果表明本文所述子区划分方法在划分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上,都明显优于已有划分方法。
【关键词】:宏观基本图 交通仿真 控制子区划分 图论 分割算法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91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5
- 第一章 绪论15-2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5-16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6-18
- 1.2.1 MFD研究现状16-17
- 1.2.2 路网控制子区划分研究现状17-18
- 1.3 研究内容18-19
- 1.4 组织结构19-21
- 第二章 MFD及其特性21-26
- 2.1 MFD存在性21-22
- 2.2 MFD特性及应用22-23
- 2.3 MFD影响因素23-25
- 2.4 本章小结25-26
- 第三章 MFD影响因素仿真分析26-44
- 3.1 影响因素的选取及仿真路网的建立26-30
- 3.1.1 影响因素的选取26-28
- 3.1.2 仿真路网的建立28-30
- 3.2 路网交通参数对MFD影响的仿真分析30-34
- 3.2.1 路网密度因素30-33
- 3.2.2 路网流量因素33-34
- 3.3 路网物理属性对MFD影响的仿真分析34-38
- 3.3.1 路网形态因素34-35
- 3.3.2 路网级配因素35-38
- 3.4 路网运行机制对MFD影响的仿真分析38-41
- 3.5 路网突发事件对MFD影响的仿真分析41-42
- 3.6 各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42-43
- 3.7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路网控制子区划分方法44-73
- 4.1 控制子区划分的建模思路与基本流程44-51
- 4.1.1 图论的相关概念45-48
- 4.1.2 路网建模及参数定义48-50
- 4.1.3 路网控制子区划分的基本流程50-51
- 4.2 控制子区最优划分的判别标准51-54
- 4.2.1 判别标准52-53
- 4.2.2 判别流程53-54
- 4.3 基于最小生成树的控制子区初始划分54-59
- 4.3.1 最小生成树55-56
- 4.3.2 基于最小生成树的划分模型56-57
- 4.3.3 边的权值计算57-58
- 4.3.4 初始划分案例58-59
- 4.4 基于归一化分割的控制子区深度划分59-69
- 4.4.1 最小分割准则59-60
- 4.4.2 归一化分割准则60-61
- 4.4.3 基于归一化割的划分模型61-65
- 4.4.4 反向合并方法及其过程65-66
- 4.4.5 深度划分案例66-69
- 4.5 基于管理需求的路网子区动态合并69-71
- 4.6 本章小结71-73
- 第五章 MFD控制子区划分实例分析73-83
- 5.1 控制子区划分实验方案设计73-75
- 5.2 控制子区划分实验结果75-81
- 5.2.1 归一化分割划分结果75-78
- 5.2.2 本文方法划分结果78-81
- 5.3 控制子区划分实验结果分析81-82
- 5.4 本章小结82-83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83-85
- 6.1 论文总结83-84
- 6.2 研究展望84-85
- 参考文献85-8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义虎;李狄;喻伟;喻丹;;基于快速疏散控制的城市道路偶发性交通拥堵区域动态界定及控制子区划分[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2 邱晓丽;;控制子站稳控装置的功能及运行维护的探讨[J];硅谷;2012年17期
3 卢凯;徐建闽;李轶舜;;基于关联度分析的协调控制子区划分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7期
4 杨庆芳;陈林;;交通控制子区动态划分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S2期
5 首艳芳;徐建闽;;基于群体动力学的协调控制子区划分[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6 尚德申;车广侠;杨敏;;关于控制子区与VMS结合的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年13期
7 尚德申;车广侠;杨敏;;关于控制子区与VMS结合的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年14期
8 王力;陈智;刘小明;李正熙;;基于社区发现的交通控制子区优化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2年06期
9 段后利;李志恒;张毅;胡坚明;;交通控制子区动态划分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S2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景佳;吴宜灿;李国丽;林辉;吴爱东;;MLC静态控制子野划分算法的比较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慧兵;杨兆升;杨晓光;;基于距离+周期原则的控制子区划分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李刚奇;赵娅丽;;基于宏观交通理论的交通控制子区划分方法[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寒月;基于宏观基本图的路网控制子区划分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2 陈晓明;交通控制子区动态划分指标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91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091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