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交通工程论文 >

铺前大桥主桥近断层地震响应及减震设计

发布时间:2017-11-28 14:32

  本文关键词:铺前大桥主桥近断层地震响应及减震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斜拉桥 近断层地震 脉冲效应 地震响应 半飘浮体系 阻尼器 减震设计


【摘要】:海南铺前大桥主桥为跨度(230+230)m的独塔扁平钢箱梁斜拉桥。鉴于工程场地近场发生过7.5级的大地震,需进行近断层地震响应分析。在PEER数据库选取4组近断层场地震动,进行调幅使之匹配设计目标反应谱。采用MIDAS Civil建立主桥有限元模型,分析主桥在4组地震动输入下的响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减震设计。该桥纵向采用半飘浮体系,主梁纵向均设活动支座,在桥塔、主梁间设置纵向粘滞阻尼器及横向E型钢阻尼器,同时在主梁、边墩间设置横向E型钢阻尼器。采用数值分析和模型振动台试验对减震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设置阻尼器后有效减小了主桥的地震响应,主桥的抗震性能满足要求。
【作者单位】: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42.55
【正文快照】: 1工程概况海南铺前大桥连接海口和文昌两市,其主桥为跨度(230+230)m独塔斜拉桥,主梁采用扁平钢箱梁,梁高3.3m,全宽37.3m,桥塔采用倒“文”字形塔,大桥采用一级公路标准。铺前大桥跨越铺前-清澜断裂带,该断裂带为全新世活动断层,主桥位于断裂带东侧(下盘),桥塔距活动断层约380m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创第,陈俊忠;基础平动结构随机地震响应的解析解[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孙诗文;杜元增;;单双层球面网壳结构多点随机地震响应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揭志羽;卫星;李亚东;顾颖;;不同设计参数下刚构-连续组合曲线梁桥地震响应敏感性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4 贺民;刘聪隆;;晃动分量对储罐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陈鑫;李爱群;张志强;;某大型复杂结构地震响应与控制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6 胡贺;;随机结构与确定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的比较[J];科技与企业;2011年16期

7 宋金峰,何玉敖;中央电视塔结构模型的空间地震响应与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8 陈启飞;李爱群;王浩;李建慧;;淮安大桥主桥的地震响应时程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年05期

9 刘鹏;郑凯锋;杨雷;吴臻旺;;考虑梁体—挡块碰撞效应的桥梁地震响应数值计算[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04期

10 程桂胜;降低高层建筑地震响应的控制设计研究[J];工业建筑;199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俊文;赵章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地震响应和减震分析[A];物流工程三十年技术创新发展之道[C];2010年

2 罗列;陈水生;;隔震桥墩梁柔度对地震响应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杜元增;魏德敏;;周边双层中部单层球面网壳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4 马千里;程光煜;叶列平;陆新征;;屈服后刚度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马千里;程光煜;叶列平;陆新征;;屈服后刚度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林涛;魏泳涛;于建华;;顶置水箱对高层建筑地震响应的影响[A];四川省振动工程学会2002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薛素铎;潘云;;地震输入空间变化效应对大跨度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韩青;赵凯红;张毅刚;;预应力拱架结构多维地震响应的动力时程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鸿儒;陈英俊;;桩-土-结构系统的随机地震响应[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10 孙卓;阎贵平;;高速铁路刚构式高架桥延性地震响应研究[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江洋;大跨建筑结构多点输入地震响应计算与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刘振宇;深水桥梁的地震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李贞新;基于推倒分析法的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简化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蒋东旗;远场地震作用下桩基的横向地震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闫晓宇;多点激励下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桥梁地震响应振动台阵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6 樊珂;大跨度结构多维多点地震响应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7 杨孟刚;磁流变阻尼器在大跨度桥梁上的减震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8 杨颜志;土体-复杂结构耦合系统地震响应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新玲;考虑桩土效应的波纹钢腹板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雷春煦;大跨度高低墩斜拉桥地震响应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钟钰;大跨斜拉桥抗震性能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梅俊伟;大跨曲线连续梁桥地震响应及参数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5 许庆霞;地震动空间变化对大跨度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王勇;浅埋双洞隧道地震响应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7 熊长鑫;库底淤沙对混凝土坝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8 江涛;大型双曲冷却塔的地震响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张坤;高墩桥梁地震响应计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10 吕朝坤;高层建筑地震响应的ITMD控制[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34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234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0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